APP下载

翻译美学在专科类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2017-11-04单小凤

智富时代 2017年9期
关键词:翻译美学大学英语

单小凤

【摘 要】专科类大学英语教学目前面临诸多困境,学生普遍英语语言基础薄弱,课堂兴趣不足,学习动机欠缺,给教学的展开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课堂效率难以保证。为了优化课堂教学质量,针对专科类大学生推崇语法翻译法教学,并将翻译美学引入课堂实践,希望以此带给学生美的英语感受,增大学习兴趣和动机,改善当前专科类大学英语教学的处境。

【关键词】专科教学;大学英语;翻译美学

一、翻译美学与大学英语教学

翻译作为一种艺术活动与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翻译教学法作为众多英语教学流派的主流之一,翻译在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会起到促进作用。翻译的美学视角多见于各类文体的翻译之中,鲜少应用于教学实践。考虑到专科类大学生自身情况,利用他们的猎奇心和好美之心,现研究翻译美学理论在专科类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从美学视角探讨问题,在国外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我国的翻译思想中,几乎所有学说都有其美学渊源。翻译美学从首部理论专著《实用美学翻译》(傅仲选)的问世到高校课程的设置(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皆有),翻译美学研究的历史在我国可以说只有短短20年的历史。

翻译美学的任务,就是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探讨美学对译学的特殊意义,分析、阐释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在充分认识翻译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的基础上,分析审美客体的构成,体现美的能动性。就大学学英语教学而言,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就翻译活动而言,译者是主体,读者是客体。若把翻译美学融入教学之中,教师与学生则同为审美主体,教学所用材料为审美客体,主体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对客体的改造,实现英语学习美的体验。

《新时代大学英语》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山东省高职高专统编用英语教材,也是我校专科专业采用的英语教材。现用该系列教材的第三版第三册,以其中课文句词翻译为例,探讨翻译美学在专科类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二、翻译美学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本文所研究的,与其说是在教学中融入翻译,不如说是在翻译中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审美情趣。综合国内外目前的研究成果,翻译审美在文本的审美系统中包括语音层审美信息、字形层审美信息、句子层审美信息和篇章层审美信息,在文本的内容系统中则主要包括情志审美信息和意象审美信息。大学英语教学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为最终目的,在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基于翻译的双语转换理解是根本途径,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是决定教学成果的主观因素。现从句子层面分析翻译美学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例句的原译摘自配套教师用书的参考译文,改译为笔者结合翻译美学思想所推荐的讲给学生的译法。

例1:

原文:From time to time we all face hardships, problems, accidents, afflictions and difficulties. Some are of our making but many confront us through no fault of our own.(Unit 2)

原译:我们时不时地都会遇到艰难、问题、事故、折磨和困难。某些问题可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但许多问题的出现却不是我们的过错。

改译:我们时不时地都会遇到困苦、问题、事故、烦恼和磨难。有些是我们咎由自取,有些却凭空出现,与己无尤。

分析:原文中并列五个近义单词,绝不仅仅是同意复用这么简单,单词拼写构成无一重复,这就对译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争取译成的汉语也不重复。其中hardships、problems、afflictions和difficulties这几个词都是“痛苦、苦难、难题”的意思,翻译美学应多角度、多层次、立体性地呈现原文风貌,避免重复用字。原文后半句用泛指代词some和many指代前面五种遭遇,原译却具化翻译成“问题”,硬生生缩减为只有“problems”这次意思的“问题”,而且译得毫无美感,就像是平时聊天的大白话。有时,书面化一点的“四字格”正是译文美感的来源,故作如上改译。大学英语课堂上,通过带领学生们用洋溢着美学色彩的语言讲解课文,能让他们逐渐有意識地自己琢磨用字、遣词,因为翻译美学而爱上学习英语。

例2:

原文:I have a smug smile of satisfaction as I reach the top of the hill. (Unit 2)

原译:我就会心满意足、沾沾自喜,一路骑车冲到山顶。

分析:原文smug smile of satisfaction运用了英语中独有的修辞手法——押头韵,在这方面,汉语翻译没法实现对等,但是能通过翻译美学弥补修辞不对等的缺憾,即采用上文提到的“四字格法”,原译处理得恰到好处。学生通过汉语译文能充分体会原文作者的心情,汉语译文与英语原文一样朗朗上口,这时候课文就鲜活了起来。

课文的鲜活能够便于学生紧随教师讲课节奏,最大限度地保证注意力集中。为了更好地将翻译美学运用于课文的翻译和讲解中,要保证译入语流畅、自然、地道。

例3:

原文:I told my friend Graham that I often cycle the two miles from my house to the town centre...(Unit 2)

原译:我告诉我的朋友格雷厄姆说,我经常从家骑自行车两英里到镇中心。

改译:我跟朋友格雷厄姆说,我经常从家里骑自行车去镇中心,路程为2英里。

分析:原文用词简单,句式一目了然,意思显而易见,可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时精心组织语言。

原译虽说意思表达完整,但翻译腔浓重,只是词汇的堆叠,并非自然流畅的语言。如果教师照原译讲给学生听,势必导致课堂昏昏欲睡,生硬的语言难以唤起听众的兴趣。改译后,“告诉……说”变为“跟……说”,长句拆成短句,既能自然地实现语际转换,还能顺便讲解英译汉的“归化”翻译技巧,翻译美学在教学中实现从意到形的转变。endprint

可是翻译美学并非无限度地向“形”靠拢,“意”依然是重中之重,脱离了“意”的“形”在翻译中毫无意义,更何谈美感。

例4:

原文:When the teacher was leaving, he said, “Look, Monty, I can tell you this now. When I was your teacher, I was something of a dream stealer. During those years I stole a lot of kids dreams. Fortunately you had enough gumption not to give up on yours.” (Unit 1)

原译:老师离开之前,他对我说:“蒙蒂,说来有些惭愧。当年我教你时,曾泼过你冷水。这些年来,我也对不少学生说过相同的话。幸亏你有这个毅力坚持了自己的梦想。”

改译:老师在离开前对我说:“蒙蒂,说来有些惭愧。当年我教你时,自己就像是个盗梦者。这些年来,我窃取了很多孩子的梦想。好在你当年有勇气,坚持了自己的梦想。”

分析:从词汇和句法看,“I can tell you this now”十分易懂,若据此翻译,则为“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了”,此译显然不能产生“关联性语境融合”,不能揭示特定事件与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就不能表现出其触发的多维的审美意义。文章中这位老师最开始否定了学生时代的作者的梦想,后来作者圆梦,且老师也是受益者之一,故有这段话。原译中“说来有些惭愧”巧妙地向读者传递了这位老师当时复杂且矛盾的心理,使抽象和隐晦的内涵意义得以凸显。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师生通过主观能动性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刻剖析并再度呈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加,而且这种主观互动性的翻译美学建构过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普遍性,尤其对专科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积极影响。

不过原译在这一点上有些过犹不及,后文中出现的“dream stealer”、“stole”、“gumption”全都进行了模糊处理,失去了原文的根本意思,所以翻译美学在专科类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也要有度的考量。

三、總结

创新之处:翻译美学的研究成果多半是针对文学翻译而开展,极少与其他研究方向挂钩,本文将翻译美学脱离翻译本身,应用于基于翻译教学法的大学英语教学之中。

局限所在: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包括语言学、文学、翻译、商务等多个方向,因此担任大学英语课程的英语老师自身翻译素质参差不齐,同时,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难以预知。

理想效果:借助母语翻译使专科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变得相对轻松且有吸引力,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的思考中来,通过汉语带给他们的美感,激发专科类大学生学习英语、研究英语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党争胜. 从翻译美学看文学翻译审美再现的三个原则[J]. 外语教学,2010(5)

[2]傅仲选. 实用翻译美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3] 曾利沙. 论《翻译美学》的理论与方法论特征[J]. 上海翻译,2006(3)endprint

猜你喜欢

翻译美学大学英语
从《红楼梦》翻译谈模糊语美学意蕴的艺术?再现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从翻译美学角度比较《风筝》的两个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