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思考

2017-11-04董秋月

智富时代 2017年9期
关键词:考核制度安全意识

董秋月

【摘 要】近年来,经济不断的发展促使我们越来越重视安全生产,为了使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和谐有序、互相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在我国逐渐得到推广并不断创新进步。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中存在的行政管理环节问题以及企业自身问题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借此进一步探索我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优化策略,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提升我国企业生产安全管理水平,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安全意识;考核制度;考评标准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领域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指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通过利用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确保生产环节中的工作人员能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生产。企业通过在内部构建出完整的管理体系,将相关制度和管理规范纳入其中,从而确保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现存问题

(一)企业自身问题

1、企业重视力度不够

除了行政领域存在一定的问题之外,我国大部分地区企业自身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重视力度也有待提高。例如,我国某地地区在全面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之前,已经采用了相关的HSE管理体系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但是始终采用同一套体系,未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及时进行更新换代,部分地区的企业认为此类管理体系经过实践的检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认为与新型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具有同等管理效果,直接导致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推行受到阻碍[2]。

2、员工安全意识疏忽

我国部分地区企业在进行生产安全教育环节,对于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未能有效提升,导致部分企业内部的员工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识不清,在日常生产操作环节也未能将其纳入企业安全管理和生产日程当中。由于员工对于安全生产意识的疏忽,导致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和建设工作受到严重阻碍。企业内部的员工生产环节也不能保证全员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模式,制约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本质的提升。并且,还有部分企业内部信息化工具的缺失,导致企业内部的生产设备、生产人员以及物流储备和生产环境等方面的要素沟通不畅,致使企业内部生产部门协同配合能力降低。

3、安全生产基础薄弱

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推行过程中,容易因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而造成企业进行统一部署工作困难等问题。加之企业在生产环节的安全投入力度不足、效益较低以及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都会直接影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与落实。同时,企业对于获取与本行业生产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安全制度条例不积极,是企业在实际生产和操作环节容易出现同现行法律法规相悖的问题,会对企业安全生产造成沉重的打击,也会影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模式的落实。

(二)行政管理环节问题

1、安全评审标准不统一

现阶段国家不同地区对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力度重视力度不足,同时相关领域的评审人员也为形成统一的评审标准,直接导致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关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能力低下。并且还有一些企业的监管部门重视力度不够,导致了评审人员水平较低的地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推进速度较慢,难以适应迅猛发展的时代需求。例如,涉及到重点危险工艺以及一些化学制品等环节,由于缺乏统一的评审标准,致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生產温度、液压等环节容易出现问题[1]。

2、考核标准过于单一

据调查显示,我国部分地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在对企业生产环节进行监管过程中,还未区分危险化工制品的安全生产等级,由此导致生产和制造一、二、三级的危险化工制品的企业所使用的安全生产标准以及相应的考核标准相同。使用同一套考核评价标准使企实际考核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备受质疑。虽然相关领域部分对于企业安全生产作出了基本规划,并且现有的标准中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效果以及总体要求进行了规定,并为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环节的细节作出具体要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效率。

3、考评标准过于宽泛

在对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考评环节,对于特殊行业中尤其是危险化工品生产和制造企业在油漆类、气体类、石油类以及树脂类等产品的特殊性未能全面考虑,因此制定出了考评标准过于宽泛,使其在推广和落实环节难以得到企业的认同。例如,对我国某地区的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环节,考评中涉及到了12种要素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并且对于不同成分和元素的产品的考评也未能实现标准细化,从而使考评效果未能有效发挥。因此,详细规范的考评标准需要得到相关领域部门的重视,专业有效的考评标准和制度能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和管理的能力。

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优化策略

(一)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是企业在推广和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的中心思想与核心内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建设,需要大力依靠宣传教育的力量,强化企业内部员工在思想层面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认识。例如,我国某地区的企业在推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环节中,积极利用大众传媒中国的报纸、电视新闻以及网络媒体,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优势。此外,该地区企业还根据时代的特征以及员工获取信息的习惯,综合利用线下讲座以及线上培训等方式,提升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线上培训环节主要通过微信、QQ与微博等媒介,向员工全面普及关于安全生产领域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生产条例。通过结合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使企业员工自觉产生安全生产意识,潜移默化地向员工传输安全生产操作规范,提升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自觉性与安全性,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全面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安全生产环节,提高员工对于不同工作方案的选择能力,结合实际生产环境和产品的特性,选择性能最优且最安全的生产方案。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能提升生产环节的安全系数,优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的应用效果[3]。endprint

(二)增强考核力度推动创建工作

企业若想稳定持续发展,必须要将安全生产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安全生产也能为企业发展提供较为坚实的发展动力。因此企业若想构建出系统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需要增强考核力度的创建工作,并且将其逐渐渗透到企业日常生产工作的安全管理当中,在日常工作中全面落实和推进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对员工工作的操作规范、安全意识以及其他相关项目的指标进行全面考核,从而有效制约员工在生产环节中的各项行为。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生产安全工作的有效落实。

例如,我国某地区在2016年迎接“十三五”开局之际,全面加强落实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监督工作,在面对当前经济形式较为复杂并且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全面应对。同时,该地区的食品生产企业对内部员工在食品生产环节中的安全消毒、隔离杀菌等环节工作进行全面监管与考核,以提高食品生产的安全系数,为老百姓提供放心食品。并且该食品生产企业还积极参与了安全食品创建示范工程,充分发挥了自身在该领域中的带头作用,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在全行业中的影响[4]。

(三)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企业通过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的影响力。在实际生产环节,通过结合产品生产要求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以便妥善解决企业在安全生产环节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全面支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推广与落实。

例如,我国某地区的企业在进行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过程中,重视加强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并且随着近年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对企业员工安全教育以及安全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培训工作加强。该地区企业通过了校企联合的模式,将具有优秀的安全生产教学理论的高校教师邀请到企业内部,为员工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同时也派遣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代表深入到当地高等院校当中,学习先进的安全生产操作原则以及安全管理理论知识,改变了传统企业内部安全教育模式单一且有效性差状况。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构建出符合企业生产模式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仅如此,该地区企业还通过购进相应的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利用高效合理的手段与措施,对于企业内部生产环节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逐一进行排查,结合科学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企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安全隐患,并且及时进行处理。企业全面落实工作人员管理责任,从根本上杜绝安全生产问题的产生。

(四)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现阶段,我国各领域的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建设过程中,对于企业的管理、技术以及工作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在整体的标准体系当中,企业将技术标准作为企業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中的重点环节,从而有效确保企业能在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环境之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与竞争能力。

例如,我国某县级地区采用多措并举的方式,积极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升级创建工作,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列为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将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组织机构与责任、安全生产投入、教育培训、作业安全、生产设备设施、员工职业健康以及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办法等方面纳入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当中。同时,该地区还在以往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基础上,多措并举开展相应的升级创建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条例》和《安全生产法》,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升级成功的企业作为典型代表,带动区域内其他企业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标准化管理的升级创建工作,夯实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基础、落实企业内部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三、总结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础,企业安全生产能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对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员工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能有效构建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广和落实并且进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考核,能有效避免企业生产环节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黄紫洋,陈维龄,林杰,杨思伟.基于PDCA管理模式的“氯气”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J].广州化工,2017,45(15):224-226.

[2]方璐.论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建设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7(40):136-137.

[3]鲁行.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及分析[J].低碳世界,2017(15):270-271.

[4]郝莉.关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企业安全生产影响分析[J].科技展望,2017,27(17):292.endprint

猜你喜欢

考核制度安全意识
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考核制度改革研究
高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实施现状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
在电类实践操作课程中对士官学员安全及规范操作意识的培养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现代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