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居住隔离模式研究

2017-11-04郑宸

城市地理 2016年5期

郑宸

摘要:通过对于已有文献的梳理和归纳,研究了全球化时代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特点,并对学界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空间隔离发展模式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基于实证角度和不同尺度的新隔离模式。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一系列缓解我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思路与理念。

关键词:社会极化;居住隔离模式;分化控制政策

1.社会极化与空间隔离

全球化所帶来的是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与较量,也必然存在着两极分化,这导致了社会阶层分化的加剧。这一过程被西方学者称为“社会极化(social polarization)”。

社会极化是对于城市内社会阶层连续等级分布断裂的描述,指的是位于社会阶层顶部与底部的人群分布日益增长,而中间部分日益减少。

空间隔离(spatial segregation)被认为是城市社会分异的空间表现形式,指的是团体间在城市环境的不同部分各自独立生活的程度,和一个群体或阶层中与其他群体或阶层没有社会接触的成员的比例。而居住隔离是最主要的城市隔离形式,这种分散集居状态会导致集团间产生歧视或敌对的态度。

2.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尺度的城市空间隔离模式

2.1宏观城市尺度的理论形态

城市内部的空间隔离研究始于对都市土地空间结构的模型研究,芝加哥学派以整个城市为研究尺度,提出可以使用一系列重要的特征来概括这一系列空间分异的演化趋势。这便是经济地位(eeonomiestatus),家庭类型(familystams)和种族背景(ethniestatus)。

从家庭特征的角度研究发现,城市内部不同家庭结构的人群居住分布呈同心圆状,人口多的家庭位于城市外圈,而人口少的则位于城市内圈,因人群不同年龄和家庭组织方式形成空间隔离。

从经济地位的特征因素考察,城市内部空间的分布主要是受到高收入家庭竞逐更好住宅区位倾向,城市中社会经济特征类似的家庭聚集在同一扇形地带,而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阶层则呈现扇形分布。

从种族背景加以分析,在多种族和多民族的城市中,同一种族为了特殊的利益或偏好,也因为对抗歧视的存在,在城市中某一区域形成团状聚集。

2.2中观地区尺度上的具体模式

2.2.1绅士化现象——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滤进与替代

在城市的更新改造过程中,常常对于某些土地,特别是较为衰败的地区进行一系列的更新与建设活动,包括建筑物的修复,功能置换,景观改造与再开发等等。而在这个过程中,物质形态的转变往往会引起地区社会结构的变化,其中最典型的便是绅士化现象。

绅士化(gentification)最早来源于英国,最早指的是中产阶级家庭进入城市某些区域,造成财产价值增加,并随之而来导致贫穷家庭迁出的效应,随后泛指一切因旧城更新活动而导致的阶层由上而下的滤进。

绅士化过程往往会将被改造地区构建成为一个新的地区核心,吸引更多的资金与政策的投入。与传统的居住隔离模式相比,其最大的差异在于往往并不一定是城市中心的商业和CBD聚集区,而很有可能是非中心的某些历史文化保护区,艺术家聚集区等休闲文化基地,也有可能是某些改造后绿地景观核心,如纽约SOHO和上海新天地等。

绅士化运动本身并不是居住隔离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城市的更新改造通常无法做到整体与连续渐进,从而导致改造地区相对于周边衰败环境产生了居住隔离。绅士化区域周边通常是几十年没有经过更新改造的衰败地区,这必然带来尖锐的社会冲突与矛盾。

2.2.2马赛克现象——城市扩张中的不均衡发展

现代的城市扩张发展中,铁路轨道线网的建设,使得城市中心可达性对于距离的敏感f生显著下降。一个位于地铁站点附近的郊区住户,完全可能比拥堵在市内地面道路上的住户更早到达目的地。这就导致地铁轨道线路建设初期就可能带动城市新区周边土地的升值,结合站点形成分散和跳跃式的开发。这个时期通常是一些中低收入的住宅区建设,主要提供给无法承受市区内高价住宅的工薪阶层。而随着地铁建设的深入和周边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大量的住宅区填充到站点周围,而随着新区道路系统和商业、文化、景观等设施的完善,一些高档次的住宅开始进入。整个区域的地价开始整体上升,住宅区定位逐步升高,这样初期的中低收入住宅区与后来的中高收入住宅区就呈现出马赛克式的镶嵌状隔离。

这种现象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首先是轨道交通建设周期很长,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导致周边土地的价格是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为早期的中低收入住宅区建设创造了条件。另外新区通常会规划较好的环境和景观,对于高档住宅落地有一定的吸引力,这为不同经济水平的住宅区共存提供了基础。

2.2.3城中村现象——都市蔓延导致的位向隔离

城中村现象是我国城市扩张过程中的—种特殊现象,主要指我国城市在空间扩展过程中避开或绕过难以拆迁征用的近郊农村居民点,利用开发成本相对较低的农地、空地进行城市新区开发,结果形成城市包围农村,城乡混杂的二元城市景观和空间结构。这种地区往往成为较贫穷的外来租户的聚集地。而这些外来人员通常也来自于农村。这就导致这些地区成为物质景观上城市与乡村犬牙交错,社会层面上半城市化人口聚集的地区。

中国城中村内最主要的居民是外来租住者,这些人群与通常的城市内部典型的贫困人群相比,不仅仅在居住条件与居住权利上都还有差距,而且还面临着文化观念,身份认同等方面的障碍。因此相比典型的贫民窟,更容易形成更强的封闭性和自我隔离。全球化背景下城市过快扩张从而对于城乡边界地带的侵蚀和挤压,是导致这一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而中国特有的土地所有制和城乡二元管理制度,是这一隔离模式形成的必备条件。

2.3微观社区尺度上的极化表征

具体到社区这一个人感知尺度上,隔离社区则是最为典型的全球城市与社会极化背景下的空间隔离符号。endprint

隔离社区是一种限制进入、公共空间私有化的居住区,这一空间形态非常完整的阐述了城市空间隔离的物质景观特征,即对于较好的住宅,景观,基础设施的占有和对于外人的排斥。

隔离社区是城市居住隔离的一种极端表象,学者在研究其对城市隔绝影响时认为,隔离社区导致了社区成为一种群体“亚文化区”,形成了同质聚集和异质隔离的城市马赛克拼贴现象,增加了居民对于陌生人的恐惧,以及强化居民交往的心理障碍,最终隔绝接触。由于隔离社区并不需要政府提供的大众化公共服务,因此某些隔离社区可能会拒绝纳税并发展成为封闭隔离的“城市”。

城市居住隔离的负面作用也集中体现在隔离社区之上,如加剧了城市内部的社会分裂,导致居住空间的进一步聚集和隔离和城市公共政策的失败。而其对贫困区域的隔绝会造成社会阶层刚性化和马太效应,并最终导致地区失业率和犯罪率提升。

3.启示与借鉴

我国城市,特别是沿海大城市的发展,在全球化的动力推动下,正呈现出一系列与西方相似的特征,如城市整体结构呈现分明的内外圈层隔离,板块式隔离,中心城区马赛克化,郊区进程非均衡破碎化等。这为我国借鉴国外居住隔离的理论与政策经验提供了基础。

但是,虽然全球化是一个世界普遍性的现象,但是在其影响下各国家和地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如相较于美国失业率上升的极化表象,欧洲更多的呈现出收入差距与就业岗位同时上升的“专业化”现象,而我国则尚未明显表现出以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的极化分化。此外,成功的公共政策也不可能是普适的,如在香港和新加坡,为加大居住混合度而实行的公屋体系和公共空间共享政策被证明十分有效,但是在法国,公屋建设却往往加劇了贫困人口的聚集。

但可以肯定的是,单纯的社会或空间政策都不可能有效缓解隔离现状。我国目前居住隔离主要发生在城乡结合地区的私人出租屋内,受到经济水平与现行制度的双重屏蔽。如果单纯进行地区改造与设施投放的话,则很有可能导致类似绅士化的社会群体演替;而如果单纯的靠租金补贴和廉租房建设的话,则边缘群体可能仅仅在居住隔离地区横向流动。因此,只有在逐步消除制度屏障的前提下,一方面扩大地区的就业机会,环境质量,提升区域活力;另一方面促进不同人群的混合居住,改善社会流动性和社会空间多样性,才是当前极化与全球化双重背景下我国城市控制居住隔离与社会分化的正确举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