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艺术理论课抬头率方法的研究
2017-11-04李永青张子威
李永青 张子威
摘 要:部分当代中国大学生对理论课学习的热情不高,这个现象确实存在,提高理论课抬头率一直都是高校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问题。艺术理论课学理性强、教材内容抽象,多数学生理解困难以至于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关于提高艺术理论课听课率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试图将新时期大学生具体课堂状态研究与艺术哲学理论相结合,运用美学视角,创设一种新型的理论课教学模式,以期为后续艺术理论课的教学工作者们提供一些有用素材。
关键词:S-T-T模式;时代模式;精准教材模式
1 艺术理论课抬头率低的原因
抬头率,是用来衡量学生听课效果的尺度。不可否认现在一部分大学生并不喜欢大学的所有课程,尤其是理论课。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专业的特殊性、个人对大学的期望、尽早工作的愿望以及大学生情感生活问题等等。所以在大学里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比如“又要上理论课啊?理论课太催眠了。”、“手机充满电,带上充电宝。”、“理论课期末考什么?我完全没听。”等等。很多教育者看到这里自然而然要皱起眉头,我们的理论课为什么会被学生如此忽视怠慢呢?有哲人说存在即是合理,那么理论课教师在讲台上的授课与学生在讲台下玩手机不听课的存在哪个更合理呢?如果没有学生捧场的课程是否是不合理的存在呢?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象,大部分的学生不爱听理论课。原因如下:首先,理论课的自身特点。艺术理论课学理性较强,题材更加严肃,需要记忆的理论知识更多而且晦涩难懂;其次,教师因素。以往的研究习惯把学生不听课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教师。例如教师对教材不熟,教师没有认真备课,教师的讲课过于死板,教师与学生沟通少等等原因,尤其是艺术类理论课的教师,如果没有积极备课课堂上可能会非常被动;再次,学生自身因素。文科生与理科生对理论课的接受程度不同。但是具体情况也非常复杂。此外艺术生也有自己的特点。艺术类的学生实践性较强,并且大部分的艺术生追求个性、爱自由,所以理论课的学习过程可能相对来说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是枯燥乏味的。
综上,要提升艺术理论课的抬头率,就要打破传统的研究方法,从新视角新现象出发。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提高艺术理论课抬头率的重要意义;第二,解决抬头率问题的基本原则;第三,解决抬头率问题的基本方法;第四,提高抬头率的对策建议。
2 艺术理论课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艺术课应该被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经常是关注这个课程的理论意义。比较普遍的有两个:第一,人才素质培养的意义;第二,课本教材编写中学术的严谨性。比如说我们要弄懂什么是艺术理论,如何认识艺术理论的内在本质,新时期学习艺术理论的真实意义是什么。以上这些问题是我们在艺术理论课学习时面对的基础性问题。
然而艺术类的课程如果脱离了实践、脱离了时代,就会成为看得见摸不着的空中楼阁,行军交火时的纸上谈兵。笔者认为艺术理论教育的意义,应该是时代特征与人文情怀的双重体现。第一,服务时代。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艺术品中蕴含的人文思想表达的更加清晰、诠释的更为全面通透;第二,扩展境界。在原有艺术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理论知识,开拓新的艺术境界。对艺术理论课的创新是推动高校理论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这项工作对于提高艺术生理论教育水平有很好的帮助,同时加快艺术理论教育时代化的发展,进而使我国的艺术教育再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我们在研究艺术理论课的重要意义时要尽量的贴近学生的看法和观点,只有学生认为这个课程有意义很重要,他们才会抬起头来听这个课程。可以说在以往的研究过程中艺术理论课的学习意义无论是学理还是实践层面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但是也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第一,每门课程教材理论课所占比重的大小不一致。比如编排设计课中理论课所占比重高于实践课比重,而艺术设计类课程则整体偏向实践。因此编排设计的教材对基本元素的解读学理性更强更抽象。教师在解读教材概念元素时离现实较远。更多的时候被学生误以为是无聊的课程,无论这门课程讲的道理是否正确,抵触情绪已经在未学习就产生了。现代网络技术水平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到来自国内外的优秀案例和先进的技术介绍,教材中的很多基础概念过于宏观,离实践较远,学生想要了解却无头绪。因此本文将视角定位在艺术课程对于每个大学生的具体现实意义上,从而提出解决抬头率问题的建议。
3 解决抬头率问题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运用艺术学方法解决艺术理论课问题
中国有句俗语叫“原汤化原食”,本文拟用艺术理论中的方法来提高艺术理论课抬头率的问题。第一个是非形式与纯形式相结合的课堂艺术,第二个是基础理论激发灵感的引导式教学。
我们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客观的精神呈现,当然现代也有纯形式艺术品的构造。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艺术品的构造。本文试图在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创造吸引学生的课堂形式。例如宏观上形式化的课堂可以创设一些创意情景,确保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有吸引人的模式。微观细节方面在每个形式点内都要融入一定的内涵,确保课堂上的每个环节都有价值和意義。这就是将形式化与非形式化结合的艺术。是本文解决抬头率问题的第一个原则和方法。
助产术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这种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反复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在艺术学课堂上,可以通过对基础理论的提问,引导学生激发灵感,从而解决抬头率问题。
2.紧密结合实践,杜绝纸上谈兵
本文认为提升艺术理论课魅力的实现路径有二:即实现现实化和通俗化,使理论掌握于群众。理论课之所以难于实践课简单来说是两点造成的,即“时间的距离感”和“现实的距离感”。这两点影响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认同度。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张力表明,提高课程质量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内容更新是一个宏大的课题,从对其中一些重要概念的梳理、重构起步,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围绕概念梳理和重构展开多视角的系统研究,不仅能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有效提高”原理”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还可以为艺术学理论创新作出贡献。概念的梳理和重构本质上是一个理论创新过程,需要有丰富的思想资源为基础。endprint
4 提高抬头率的对策建议
综合以上研究,本文针对目前高校艺术理论课抬头率低的现象,拟构建三种模式:
1.S-T-T授课模式
实际上这是一种多元协同模式,我们想到更多的可能是技术上的协同,比如板书、多媒体以及新兴的二维码技术等,这是多元的第一个元素即技术元素,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后你讲的内容如果也被学生所喜欢所需要,那么多元协同就会成为事半功倍的一个模式。所以,多元的第二个元素是实用元素。STT模式是指三个模式的多元协同。第一是学生到教师到学生的追根溯源模式S,第二是教师到学生到教师反馈模式T,第三是教师到教师到学生的经验模式T。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个老师所承担的学生专业均有不同,根据学生专业需要调整理論课知识的讲授内容。这一点对于教师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年轻教师,但是如果能够做到,对于听课率的提高绝对是好事。例如,想要在大学毕业时做老师的学生往往会考教师资格证,那么在艺术理论课的讲授中给这部分学生讲关于人类情感、生理、自我实现等需要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讲授。多元的第三个元素就是现在社会非常需要的创新元素。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合理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时代模式
厚厚的一本编排设计教材,许多学生看到的第一反应是不喜欢。那么如何使这本教材的内容吸引学生,打破学生先入为主的观念呢?本文拟建立的模式是时代理论模式。实际上现在的很多综艺节目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一些学者希望实现幕课教学。目的是让资源优化,但是这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学生上课遇到问题如何提问,学生如何应对考试。所以时代模式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而是在新时期下,在教材中引入时代内容,更新教材例子。
3.精准教材模式
实际上艺术教育是仅仅贴近实践的,不存在完全脱离实践的理论,无论是多么抽象的知识都不会存在这种情况,因此在教材中实现由点及面的精准模式,对于提高理论课抬头率将会有非常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的个人努力,比如说,讲授编排设计的中外历史时,教师应该在每一个知识点设置一些小的环节,问答环节或者是模拟环节,从而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的吸收知识。相对抽象难懂的概念可以引进一些学生易懂的例子来解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学生可能不理解色彩和谐与色彩冲突的问题,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用一些实例来让学生了解。
最后,教师幽默的培养。教师幽默属于教师个人魅力中的其中一项,为什么把培养教师幽默列出来作为本文的压轴的对策建议呢?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老师本身的性格是比较严肃严谨的,因此自己认为自己的性格是幽默不起来的,可以用其他方法来提升自己的魅力值。第二,学生的快乐学习观念,大学生跟中学生不同,他们更追求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5 总结
教育是国民艺术大众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但是很多人认为艺术是远离生活的,艺术不能满足我们物质生活。今天的高校中许多大学生人心浮躁,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盛行。一幅积极向上的丹青、一张悠扬的唱片,它们也许并不“值钱”,但是艺术中蕴涵的情怀是最打动人心,最令人感动的。它可以指引失去梦想的人找回初心。而艺术理论是艺术学习的精髓,提高艺术理论课的抬头率对于时代的意义是重大的、不可忽视的。本文提出的多元协同STT模式、精准教材模式、以及时代模式是在艺术哲学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希望对未来这方面的教育研究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导论》,高青兰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2.《苏格拉底问答法在教育学中的意义评价》,杨静,《金田》,2015年10期
3.《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实效性研究》,王明会,扬州大学,硕士论文
4.《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质量重在内容更新》
5.《快乐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朱运朝,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6.《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潘玉平;常正朋,《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期
作者简介
李永青(1987-),男,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广东理工学院外语系教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张子威(1990-),女,辽宁阜新人,硕士研究生,广东理工学院思政部教师,研究方向历史哲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