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与社会健康成本
2017-11-04栾绍东
栾绍东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的经济水平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在经济迅猛发展时,却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压力。文章从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健康三个方面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分析近几年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环境的污染以及人们面临的社会健康等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并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让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好的为人民与社会服务。
关键词: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社会健康成本
一、研究背景
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人们进行社会生产活动的前提。环境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的资源,也是各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高速上升的态势,但是高投入、高消耗为主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让国内的生态环境恶化,更是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也加大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成本。在相关的环境报告统计中,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区域中,中国占据了7个,而国内的500个大型城市中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城市只有1%,这足以说明,国内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状态,也成为我国当前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根据当前的经济模式以及环境的现状,各个地区的政府机构以及社会的各界人士都应当树立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转变过去粗放型的生产的方式,往绿色、低碳等方向发展。各个领域的学者也应当致力于对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研究,针对当前人口、环境 、经济等方面的现状做好深入的调查,才能为中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经济增长与环境和社会健康的关系
(一)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
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关系的探讨,归根究底就是对人与自然的研究。正确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是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关键,只有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才能够打破其带来的伤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应当同时进行,不分先后。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环境保护则失去了相应的资金支持,环境保护的措施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實。同样的,如果没有环境的保护,经济也无法得到长足的发展。近几年,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等理念逐渐成为多个领域中的发展目标,而经济结构的转型更是当前生产模式改变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明白,保护环境与实现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必须做好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经济增长与社会健康的关系
人类的生命受到了威胁,自然便会形成对健康的追求。经济的发展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为人们的健康提供重要的保障。但是目前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的质量而形成的,这将会直接威胁到人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必须注意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让社会的健康状态与经济发展的状况能够相辅相成,利用积极的发展维护社会健康的稳定,而同样的社会健康也可以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两者的关系紧密不分,才能为人们营造更好的生活空间。
三、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社会健康成本的实证分析
所谓环境成本,即人们的经济活动的开展受到了环境污染的限制,而环境的污染将会直接导致环境为人们提供的资源急剧下降,这种代价便是环境的成本。环境成本进行细分的话可以分成环境退化的成本以及因保护环境支出。前者是由于环境污染而付出的代价,而后者则是为了保护环境而付出的成本价值。社会健康是人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即人类作为个体对外界自然环境生活所需要的能力。
(一)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分析
环境的成本主要包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周围环境的污染以及生态的退化等方面。首先,资源消耗成本是社会经济活动中自然资源被利用以及消耗所形成的价值。从资源特征的角度来看,资源可以分为一次性资源和再生性资源。比如西北地区的水资源便是一次性的消耗资源,而土地资源等则是可再生性的资源。
2013年中国的GDP达到了568845亿元,相比于2012年增长了7.7%,其中第一、二、三、四季度同比增长分别为7.7%、7.5%、7.8%、7.7%。而从产业结构上来看,国内第一产业的增长率为4.0%,而第二三产业的增长较多,分别为7.8%、8.3%。除此之外,环比的数据上四季度的增长比例为1.8%。根据当年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京津冀等74个重点区域的调查报告显示,新标准初始阶段实施中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只有4.1%的比例,达标的城市只有3个。而对全国470个城市的降水进行检测,我们发现,酸雨城市所占据的比率高达29.8%,而酸雨产生 的频率平均可以到17.4%。从废水排放的角度上看,2013年全国总共排放量为695.4亿吨,其中二氧化碳为2043.9万吨。从全国工业企业的调查状况来看,147600多家企业中火电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碳便能达到787万吨。在2011年,我国在社会环保方面的投入有7114亿元,随后到2012年为8253亿元,这在GDP中的占比只有1.59%,到了2013年则为2%。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共计投资了5200度亿元,排水建设为1055亿元,废水项目为124亿元等。
(二)经济增长的社会健康成本分析
经济增长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首先,经济水平的增长可以直接反映到居民的生活当中,它有效的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各项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社会保障政策的完善都让人们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益处。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影响到了环境的质量,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在高度发展的城市中屡见不鲜,这也直接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在经济腾飞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节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但是相应的生活、工作方面的压力也在急剧上升,很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消除了经济条件的富足所带来的福利,使得人们整体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endprint
四、经济增长与环境、社会健康发展的建议
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状况,必须及时有效的采取科学的措施来进行调整,才能为人们的生存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资源消耗所带来的损失在GDP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式对资源消耗的依赖性极高,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导致了以能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经济模式得到了普遍的采纳,但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带来的经济进步很难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基于此,各个区域必须转变过去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积极发展绿色环保的低碳经济,尤其是一些污染严重的地区加强监管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来鼓励改革。另外,在企业方面,可以对企业征收相应比例的污染治理税来平衡当前的生态环境,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具体的征收比例可以依靠各个区域环境污染损失来进行核算,尽可能的将环境治理的成本做内部化的弥补。
(二)对西部进行生态补偿
西部地区是我国长江、黄河等主流域的发源地,处于河流的上游,因此,西部地区的环境状况将会对下游地区产生极大的影响。西部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其生态环境一直处于脆弱的状态。国家必须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平衡好各个地区的发展格局,对处于弱势的西部区域给与适当的经济补贴。比如联系东西部地区的生态保护链,将东部地区受益的部分作出评估,并以货币补偿的形式来交给西部地区的人们,用这笔资金来转變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尽可能的减少对经济环境的破坏和索取,让西部地区的人民也可以在这样的条件下获取更多生存与发展的权利,通过与东部地区的联系带动本地区的经济转型,从技术、人才、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提高自身的经济发展实力,拉近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五、结语
经济的发展是为了让社会能够更加的富足,一个国家经济体量的增长自然会提高其整体社会发展的竞争实力。通过经济增长的模式来回馈社会和人民,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最初动力。而目前出现的环境污染、健康威胁等问题都有悖于当初经济发展的初衷,目前国内的经济发展态势仍然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模式严重的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改变当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及时止损,树立好环境保护的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才是当前主要发展的目标。只有与生态环境、社会健康的维系挂钩,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社会与环境的支撑,而环境与社会的进步更需要经济增长的支持,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不是矛盾对立的,我们必须转变过去形成的观念,协调经济增长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寻找到新的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新路径。
参考文献:
[1]杨继生,徐娟,吴相俊.经济增长与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J].经济研究,2013(12).
[2]李名良. 我国经济增长的社会健康成本测算与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5(09).
[3]张玲玲,华天昕.经济增长与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9).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烟草公司七台河市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