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常见问题

2017-11-04熊伟

中华建设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抗震设计趋势问题

熊伟

【摘 要】由于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区,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是工程设计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对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主要分析了我国高层建筑抗震设 计中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最后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抗震分析与设计的新趋势。以供建筑 结构抗震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问题;趋势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Common Problems of Seismic Design of High - rise Building Structures

Xiong Wei

(Hangzhou Jingwei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Xi'an Branch Xi'an Shaanxi 710000)

【Abstract】As China is in earthquake-prone areas, high-rise building seismic design is the urgent task facing engineering design. In this paper, the main contents of seismic analysis and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s are briefly introduced.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seismic design in high-rise buildings are analyzed. Finally, the new trend of seismic analysis and design is introduced. For building structural seismic design personnel reference.

【Key words】And Rhitheric composition compositions;Decision Us Results Avitherigma walks;Decision32ETs.

1. 前言

高層建筑的结构体系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高层建筑 不仅在材料和结构体系上逐渐多样化,而且在高度上也大幅度增长。进入上世纪 90 年代后, 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已提到各国建筑设计的日程。特别是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区,高层建筑抗 震设防更是工程设计面临的迫切任务。作为工程抗震设计的依据,高层建筑抗震分析处于非 常重要的地位。

2. 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

高层建筑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竖向悬臂结构,垂直荷载主要使结构产生轴向力与建筑物高 度大体为线性关系;水平荷载使结构产生弯矩。从受力特性看,垂直荷载方向不变,随建筑 物的增高仅引起量的增加;而水平荷载可来自任何方向,当为均布荷载时,弯矩与建筑物高 度呈二次方变化。从侧移特性看,竖向荷载引起的侧移很小,而水平荷载当为均布荷载高层 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析陈天华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一院 471039 时,侧 移与高度成四次方变化。由此可以看出,在高层结构中,水平荷载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垂直荷 载的影响,水平荷载是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结构抵抗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剪力以及拉应 力和压应力应有较大的强度外,同时要求结构要有足够的刚度,使随着高随着高度增加所引 起的侧向变形限制在结构允许范围内。

3. 高层的结构体系选择

(1)高层建筑结构应根据建筑使用功能、房屋高度和高宽比、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 场地类别、地基情况、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等因素,综合分析比较,选择适宜的结构体系。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采用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筒体和板柱——剪力墙结构体 系。 框架结构可为建筑提供灵活布置的室内空间。当建筑物层数较少时,水平荷载对结构的 影响较小,采用框架结构体系比较合理;框架结构属于以剪切变形为主的柔性结构,使用高 度受到限制,主要用于非抗震设计和层数相对较少的建筑中。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沿横向、 纵向正交布置或多轴线斜交布置,由钢筋砼墙体承受全部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属于以弯 曲变形为主的刚性结构。该种结构的抗侧力刚度大,在水平力作用下侧向变形小,空间整体 性好。但剪力墙结构自重大,建筑平面布置局限性大,难以满足建筑内部大空间的要求。因 此更多地用于墙体布置较多,房间面积要求不太大的建筑物中,既减少了非承重隔墙的数量, 也可使室内无外露梁柱,达到整体美观。

(2)框架——剪力墙结构是指在框架结构中的适当部位增设一些剪力墙,是刚柔相结合的结 构体系,能提供建筑大开间的使用空间,是由若干道单片剪力墙与框架组成。在这种结构体 系中,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担水平力,但由于两者刚度相差很大,变形形状也不相同,必须 通过各层楼板使其变形一致,达到框架和剪力墙的协同工作。从受力特点看,剪力墙是以弯 曲变形为主,框架是以剪切变形为主,由于变位协调,在顶部框架协助剪力墙抗震,在底部 剪力墙协助框架抗震,其抗震性能由于较好地发挥了各自的优点而大为提高。因此可以适用 于各种不同高度建筑物的要求而被广泛采用。

板柱——剪力墙结构,由于在板柱框架体系中加入了剪力墙或井筒,主要由剪力墙构件承 受侧向力,侧向刚度也有很大的提高。这种结构目前在 7、8 度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中有较 多的应用,但其适用高度宜低于一般框架——剪力墙结构。

4. 高层结构的布置

在高层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内,宜使结构平面形状简单、规则、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 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结构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 化,不应采用竖向布置严重不规则的结构。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

(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体系丧失承受重力、风荷载和地震 作用的能力;

(3)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有效措施;

(4)结构的竖向和水平布置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突变和扭转效 益具有多道抗震设防。

(5)宜有多道抗震防线。

5. 现行规范抗震分析与设计的内容

(1)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要求高层建筑的抗震计算主要是在多遇地震作用下, 按反应谱理论 计算地震作用, 用弹性方法计算内力及位移, 并用极限状态方法设计构件。对于重要建筑或 有特殊要求时, 要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 并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 大震) 的变形验算。这 种先用多遇地震作用进行结构设计, 再校核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变形的方法, 即二 阶段设计方法。同时规范还规定了结构在罕遇

(2)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的结构弹塑性分析方法。

(3)结构弹塑性分析可分为弹塑性动力分析和弹塑性静力分析两大类。弹塑性动力分析, 采 用杆模型和层模型等简化的结构计算模型。杆模型计算的优点是可以得到杆件状态随时间的 变化过程, 也可得到各楼层的反应。但耗时多、费用昂贵、结果数据量大且分析比较繁冗, 在 国外也极少采用。层模型计算能得到各楼层的反应, 例如层剪力、楼层侧移和层间转角、层 间位移延性比等, 它主要是从宏观上即层间变形检验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层模型计 算的数据相对较少, 适宜于进行宏观检验, 也便于计算多条地震波作用。但无论是采用杆模 型还是层模型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 计算结果受地震波的影响较大且不存在唯一答案, 有 时难以判断。

6. 我国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1)高度问题。

按我国现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 2010)规定,在一定设防烈度和一定 结构型式下,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都有一个适宜的高度。这个高度是我国目前建筑科研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下,较为稳妥的,也是与目前整个土建规范体系相协调的。可 实际上,已有许多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的高度超过了这个限制。对于超高限建筑物,应当采 取科学谨慎的态度:一要有专家论证,二要有模型振动台试验。 在地震力作用下,超高限建筑物的变形破坏性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随着建筑物高 度的增加,许多影响因素将发生质变,即有些参数本身超出了现有规范的适宜范围,如安全 指标、延性要求、材料性能、荷载取值、力学模型选取等。

(2)较低的抗震设防烈度。

现在许多专家学者提出,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已不能适应国情的需要,认为我国 “取用了可能是世界上最低的结构设计安全度”,并主张“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度水平应该 大幅度提高”。此外,对于“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个抗震设计原则,在新形 势下也有重新审核的必要。我国现行抗震设防标准是比较低的,中震相当于在规定的设计基 准期内(50 年)超越概率为 10%的地震烈度。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除了设防烈度较低外, 具体抗震计算方法和构造规定的安全度也不如国外,在配筋率、轴压比、梁柱承载力匹配等 一系列保证抗震延性的要求上远不如国外严格。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结构失效带来的损失 愈来愈大,加之结构造价在整个投资中的比例下降,因而有人主张结构在设防烈度下应该采 用弹性设计。

(3)材料的选用和结构体系问题。

在地震多发区,采用何种建筑材料或结构体系较为合理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 150m 以上的建筑,采用的三种主要结构体系(框——筒、筒中筒和框架——支撑体系),都是其他国 家高层建筑采用的主要体系。但国外,特别在地震区,是以钢结构为主,而在我国钢筋混凝 土结构及混合结构占了 90%。如此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混合结构,国内外都还没有经受较 大地震作用的考验。在高层建筑中采用框架——核心筒体系,因其比钢结构的用钢量少, 又可减少柱子断面,故常被业主所看中。混合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内简往往要承受 80%以上 的震层剪力,有的高达 90%以上。由于结构以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为主,变形控制要以钢筋混 凝土结构的位移限值为基准。但因其弯曲变形的侧移较大,靠刚度很小的钢框架协同工作减 小侧移,不仅增大了钢结构的负担,且效果不大,有时不得不加大混凝土筒的刚度或设置伸 臂结构,形成加强层才能满足规范侧移限值;此外,在结构体系或柱距变化时,需要设置结 构转换层。加強层和转换层都在本层形成大刚度而导致结构刚度突变,常常会使与加强层或 转换层相邻的柱构件剪力突然加大,加强层伸臂构件或转换层构件与外框架柱连接处很难实 现强柱弱梁。因此在需要设置加强层及转换层时,要慎重选择其结构模式,尽量减小其本身 刚度,减小其不利影响。 在高层建筑中,应注意结构体系及材料的优选。现在我国钢材生产数量已较大,建筑钢 材的类型及品种也在逐步增多,钢结构的加工制造能力已有了很大提高,因此在有条件的地 方,建议尽可能采用钢骨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柱)结构或钢结构,以减小柱断面尺寸, 并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在超过一定高度后,由于钢结构质量较小而且较柔,为减小风振而 需要采用混凝土材料,钢骨(钢管)混凝土,通常作为首选。日本阪神地震震害说盟,在钢 骨混凝土构件中,采用格构式的型钢时,震害严重,采用实腹式的大型型钢或焊接工字钢的, 则震害轻微。因此,在高层建筑结构中,若用钢骨混凝土构件,建议采用后者。

(4)轴压比与短柱问题。

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中,往往为了控制柱的轴压比两使柱的断面很大,而柱的纵 向钢筋却为构造配筋。即使采用高强混凝土,柱断面尺寸也不能明显减小。限制柱的轴压比 是为了使柱子处于大偏压状态,防 IE 受拉钢筋未达屈服而混凝土被压碎,柱的塑性变形能 力小,则结构的延性就差。当遭遇地震时,耗散和吸收地震能量少,结构容易被破坏。但是 在框架中若能保证强柱弱梁设计,且梁具有良好延性,则柱子进入屈服的可能缝就大大减少, 此时可放松轴压比限值。另外,许多高层建筑底部几层柱虽然长细比小于 4,但并不一定是 短柱。因为确定是不是短柱的参数是柱的剪跨比,只有剪跨比≤2 的柱才是短柱。 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除了设防烈度较低外,具体抗震计算方法和构造规定的安全度也 不如国外,在配筋率、轴压比、梁柱承载力匹配等一系列保证抗震延性的要求上远不如国外 严格。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 结构失效带来的损失愈来愈大, 加之结构造价在整个投资中的 比例下降,因而有人主张结构在设防烈度下应该采用弹性设计。

7. 抗震分析与设计的新趋势

(1)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现场理论 PBD(Performance- based Design) 方法。

上世纪 90 年代美国学者 Bertero.R 和 Bertero.V.V 等研究人员首先明确提出了基于性 能的抗震设计概念, 这种方法主要是将结构的性能目标转化为破损指标和位移需求, 并且 对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进行了持续的研究, 并将其作为新一代的抗震设计方法。

(2) 材料参数随机性的抗震模糊可靠度分析。

该方法从结构整体性能出发, 改变过去对结构抗震可靠度的研究只考虑荷载的不确定 性而忽略了其他多种不确定因素, 综合考虑了材料参数的变异性, 地震烈度的随机性, 烈 度等级界限的随机性与模糊性对结构抗震可靠度的影响。研究成果可用于对现有的结构进行 抗震可靠度评估, 并可用于指导基于可靠度理论的结构抗震设计。

(3) 動力时程响应分析的状态空间迭代法。

这种方法把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空间理论应用到高层建筑结构动力响应问题。根据结 构动力方程, 引入位移与速度为状态变量, 导出状态方程, 给出非齐次状态方程的解, 进 而建立状态空间迭代计算格式。经工程实例验算, 具有较高精度。特别对多自由度体系的多 输入、多输出等问题的动力响应解法, 效率较高。

(4)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推广和应用

目前我国和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传统抗震结构体系是“延性结构体系”,即适当控制结 构物的刚度,但容许结构构件(如梁、柱、墙、节点等)在地震时进入非弹性状态,并目具 有较大的延性,以消耗地震能量,减轻地震反应,使结构物“裂而不倒”。这种体系,在很 多情况下是有效的,但也存在很多局限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 抗震减震要求越来越高,使“延性结构体系”的应用日益受到限制,传统的抗震结构体系和 理论越来越难以满足要求,而由于隔震消能和各种减震控制体系具有传统抗震体系所难以比 拟的优越性,在未来的建筑结构中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8. 结语

经济与安全的关系,是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技术政策。从长远观点看,如何从我国高层 建筑抗震设计现状及国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发展的趋势出发,探求一种实用可行的二步或三 步设防的合理抗震分析设计方法,应该成为地震区高层建筑发展的新方向。

猜你喜欢

抗震设计趋势问题
趋势
初秋唇妆趋势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探析
楼梯间的抗震设计问题
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分析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