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诗歌意蕴之美产生的教学启示

2017-11-03张庆华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鉴赏诗歌语文

张庆华

摘 要:针对现阶段中学生诗歌学习方法的总结与归纳,教师应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掘诗歌中蕴含的美,更加科学高效地提高中学生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促进高效学习。

关键词:语文;诗歌;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3-00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3.050

初中语文教学最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学生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课堂的内容上,而是选择自己在课上做一些别的事情自娱自乐,如听歌、看课外书;二是学生在课堂上活跃程度过高,教师主导的课堂被捣乱的学生破坏,令大部分的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与课堂无关的内容。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听、说、读、写的训练要求更为仔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获取信息,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与欣赏水平,提高综合素质和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体系急需新的改革才能让课堂的魅力重新焕发,使学生真正地投入课堂中去。

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总会有一种背诵的心理,只是一味地去背诵,缺乏一种对于知识的自己的理解,更没有办法对新内容进行融会贯通的应用。背诵,只会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机械化,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去背诵,没有真正领感受到古诗词字里行间的美,因此也没有办法提高自己的古诗词欣赏水平。因此为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历,我提出以下的方法。

一、建立对比

教科书里的文章,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是古往今来的好文章。学生每天都在学习好文章。诚如所言,这个时候,“好”的标准是模糊的。因此,在讲授诗词时,不仅讲定篇的好诗词,同时也拿出一些其他的诗词作对比。这样,就能让学生明白“好”在那里。

例如,在山水诗这一类的欣赏时,在对盛唐时代王维和孟浩然所作的山水诗和中唐韦应物和柳宗元所创作的山水诗之间的不同点与相同点所对比时,教师应该学会指导学生对唐朝的时代背景加以了解,让学生能够理解盛唐与中唐之间不同的时代背景,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盛唐时期的时代背景,王维和孟浩然所作的山水诗中更多是诠释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而在中唐时期,韦应物和柳宗元所作的山水诗则表达出了作者悲哀和伤感的无奈之情,同时也表明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远志向。

二、填字

古诗词的精妙之处在于字字珠玑。那么,我们可以删掉珠玑之词,让学生自己来填。比如,老生常谈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抹去“绿”字,让学生自己来填,借由他们自己的想象,来构建诗词意境。也许学生面对“绿”字感难,填不出的情况很常见;或者即使填出,好像也勉力为之。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就可以发挥能动性。比如,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这里改为“红”字,你觉着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改为“红”之后,你觉着这首诗可以怎样写?然后借由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大胆进行填字,体会文字的力量,施展自己的文学才华。

三、文学素养联动

对于教材的正确使用,教师要和学生共同探讨,我们尝试对于教材进行新内容的填充,其中包含了一些名人传记、朝代背景、文学鉴赏、思想教育材料等,因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才是教育的初衷。学生对于诗歌理解这一环节总是薄弱,教师要抓住这方面的重点进行加深教导,从知识积累之余深化文意认知。比如,阅读《孔雀东南飞》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便会对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恋情悲剧,对封建社会中家长制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此同时也能理解这个故事的发生是起源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对于诗歌的感悟也更进一步。

四、意象再现

教师可以将古诗词原有的意向进行当时境况的再重现。很久以前,诗人是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诗歌创造的源泉,对意向进行推敲与加工之后,把意向变化为包含着诗人内心情感的艺术形象代表。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理解诗词创作这一理念,重视对于学生理解能力的开发,让学生自主对古诗词意境的重现,高效地指导学生从诗人想表达的意境中理解更深层次的情感,通过了解具体的物象,让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来体会诗词所蕴藏的情感,让日常的诗歌阅读不断提高学生意象再现的能力,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诗歌本身想要表达的情感。当然,教师还应将意象进行概括,解析不同意象在不同的背景所表达的不同含义,才能正确指导学生对诗歌所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情感进行感悟。只有经过学生自己思考的过程,才能让学生领会到诗歌中所蕴含的意向之美,以此为基础才能将为学生打好诗词理解的基础。

五、整体把握诗歌背景

学生在进行诗文的赏析时,应从全面的角度出发理解诗歌的内容,与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相对应、政治因素以及其自身的生活境况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浅到深地了解和赏析诗词所隐含的意蕴以及作者创作这篇作品的主旨。比如在教学王维《山居秋暝》这一篇诗歌时,教员可把握文章中所呈体现出的意象以及诗歌本身的特点,凭借创新型联想以及人物性格的解释,让学生借用散文式的文字来进行表达,使学生能够真正领悟到王维诗歌中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概念。

《毛诗》序里说,诗歌是“情动于中而言于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钟嵘在《诗品》里说,诗歌是“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诗歌都是人内心里种种感情的触发,虽然时代变迁,我们与古人所感未必一样,但是,总有能引起我们共同感受的东西,如喜春光之好,伤友人别离等。我觉得能讲出诗歌、文章的真善美,讲出那些千百年来能引起我们共同感叹的东西就好。另外,在分析用词造句上,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同样是描述一件东西,这个人为什么这么写,那个人为什么这么写,都是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即便抛弃那些学生可能没有经历过的,但是那些词句优美的唐诗宋词,也能让人读之满口生津。

参考文献:

[1] 赵维森.中国古典诗歌音韵的象征功能及其成因初探[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01-106.

[2] 史琳.論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反思与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 王静.试论诗歌开放型阅读教学中的“话语权”下放[D].湖南师范大学,2010.

[4] 张琴.中学诗歌鉴赏细读方法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11.

[5] 邵薇.诗歌教学中的文本解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6] 王芳.诗教的课堂艺术[D].苏州大学,2006.

猜你喜欢

鉴赏诗歌语文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