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影响因素与改进策略研究

2017-11-03陈波

青年时代 2017年27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陈波

摘 要: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仍存在相应不足,由此制约大学生健康成长。对此,就需要从“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养的全面提升、“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平台的有效拓展、“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自我教育的有效推进、“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介监督机制的不断健全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实效,助推当代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一、前言

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上最为积极、活跃的群体,既是互联网技术运用的主体,又深受互联网技术的负面影响。当前,处于“互联网+”时代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状况以及教育状况令人堪忧,如何规避“互联网+”给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不足的原因

(一)“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内容具有多样性与复杂化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是媒介主体大众化与平等性的传播。处于“互联网+”时代民众之间是平等的,即每个人都可以依托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介自主表达个人观点,参与时事热点事件的讨论。但是,由于主体受教育背景、个人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他们在审视同一问题时往往有不同的观点,这种观点的多元化反映至网络上,便形成“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同时,“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监管以及管理工作存在诸多漏洞,为虚假性、片面性的信息泛滥提供了丰厚土壤,进一步加剧了“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内容的多元化与复杂性。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内容具有多元化与复杂性,各种不良信息往往依托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传播,严重影响了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带来诸多消极影响。当代青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尚处于形塑期,难以有效判断网络上多样、复杂的信息,由此常常出现理想信念动摇的危险。同时,网络上肆意传播的落后价值观念,往往也会引发大学生产生贪图物质享受、行为日趋功利的倾向。比如,在消费主义与功利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下,部分青年学生将物质享受与人生奋斗目标相等同,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获取一份好的工作,就是为了挣钱享受生活,从而使得学习、工作充满功利主义色彩,过度注重个人物质生活的享受,忽视了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由此制约了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技能亟待提升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不仅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带来诸多挑战,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综合素质提出诸多要求,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处于“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确立依托网络媒介开展教育工作的主动意识,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利用网络媒介获取教育素材、筛选媒介信息、强化教育效果、总结教育经验的能力与技能。

但是,处于“互联网+”时代的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未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一方面未重视互联网技术对于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从个人网络技术应用技能的角度来说,未培养与时代发展诉求相统一的专业技术素养,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微平台操作技能与信息筛选技能。正是由于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未能將互联网技术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统一,未能依托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介创新教育方法,助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全面提升,导致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日益单一,即主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加以引导;教育内容枯燥乏味,未能依托微信、微博等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教育工作趋于同质性,缺乏对大学生个性的关注,难以做到对大学生个体思想观念与心理特征的有效把握,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色彩不足等。这些问题的滋生,与当前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综合素养未能契合“互联网+”时代发展诉求紧密相关。

(三)“互联网+”时代青年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相对较低

“互联网+”时代信息内容复杂多样、传播速度极快、媒介主体呈现大众化态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满足了广大青年学生的个性化诉求,使得广大青年学生乐于依托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实时更新个人生活动态、自主发表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导致他们往往在微信、微博上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过度关注微信与微博上更新的信息。当代青年学生往往又呈现出身心发展不均衡、心理发展不成熟、道德判断能力相对较低的特征,他们在面对“互联网+”时代复杂多样的信息时,难以判断与科学取舍。

正是由于“互联网+”时代部分青年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相对较低,往往导致他们在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下,过度强调衣物、零食等物质的享受,在生活理想上忽视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由此导致个人物质欲念与精神追求呈现失衡状态。例如,受互联网上关于“老人摔倒”事件的负面报道的影响,在面临扶不扶等道德抉择问题时,常常出现道德冷漠主义,使得个人道德理想层面呈现出推崇崇高与践行平庸并存的态势。最终导致部分青年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出现眼高手低、未能依照务实的观念进行个人职业规划与选择,从而走向过度谋求优异职位的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改进策略探究

(一)全面提升“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养

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政治素养。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实效性,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政治素养的提升,对此,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强化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牢牢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做到真学、真信、真情传播社会主义理想,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水平。在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爱岗敬业,将自己的教育热情与整个理想信念教育过程相统一,以自我对正确理想信念的坚守感染学生、引导学生。endprint

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科学文化素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并非一项孤立的工作,而是与其他各项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此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理论素养,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吸引力与感染力奠定知识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在精通政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跨学科、跨专业掌握多个学科知识,实现多个专业知识的融汇贯通,不断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趣味性与深刻性,使得教育工作丰富多彩。

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互联网+”时代是新兴媒介快速发展的时代,提高“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实效,离不开教育者媒介素养的全面提升。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培育媒介素养意识,转变旧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积极主动利用新兴媒介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利用新兴媒介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实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多样化、内容新颖活泼,不断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效果。

(二)有效拓展“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平台

依托微博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微博为人们人际交往与信息传输提供了有效平台,有效满足了大学生日益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对此,充分发挥微博的积极作用、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十分必要。需要转变对微博的认识,牢牢确立微博育人的教育理念,从而在思想上重视微博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微博教育的正面价值;依托微博积极打造理想信念教育新平台,通过微博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需求。

依托微信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作为微时代重要的教育平台,微信与微博一样,信息发布的快捷性与互动性优势明显,因此,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同样是积极打造理想信念教育平台的重要举措。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依托校园官微、公众号,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对于学生正确理想信念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

(三)有效推进“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自我教育

不断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的自我教育。处于“互联网+”时代的当代青年学生,往往会在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动摇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信任与认同。对此,广大青年学生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引導下,自觉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中国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以及改革开放历程。实现政治理论学习与自我反省的有效统一,反思自我思想行为,与其他同学加以比较,纠正自我偏差行为。

不断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自我教育。“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广大青年学生往往需要在丰富的网络信息中进行甄别,对此,广大青年学生需要在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与专业素养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个人的媒介素养,助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实效的提升。对此,广大青年学生需要不断提高自我媒介信息的分析与评价能力,由此就需要有效了解媒介传播信息,提高自身抵抗不良媒介信息的能力。广大青年学生在面对网络消费主义、功利主义时,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避免在无止境的物质追逐中丧失自我的精神追求,牢牢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周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网络舆论引导[J].教育评论,2012(1).

[2]刘超.网络文化建设视阈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研究[J].理论观察,2012(3).

[3]吕旻.基于网络传播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2).

[4]夏道玉,戴海东,左雪松.网络生存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认识偏差与逻辑矫正[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2).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