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析张璐在2017年总理记者会上的翻译

2017-11-03吴赛

青年时代 2017年27期
关键词:翻译技巧

吴赛

摘 要:2017年两会结束后,张璐这个名字又一度出现在了网络热搜榜单上。网友将张璐在为前任总理温家宝做翻译时的精彩片段制作成视频,进行了大量的转发。毫无疑问,张璐现已成为优秀译员的代名词。本文从翻译技巧、专业素养和临场反应三个方面赏析张璐的翻译,并总结交替传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旨在让广大翻译专业的学生及翻译爱好者更好地借鉴张璐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交替传译;职业译员;翻译技巧

一、引言

笔者在听完记录2017年总理记者会全程经过的音频后,对其进行了交替传译,然后将之与张璐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出了张璐在翻译技巧、专业素养和临场反应三个方面的表现。

二、赏析

(一)翻译技巧

翻译技巧可以从词汇和句法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由于总理答记者问是一个十分正式严肃的场合,因此张璐翻译的用词较正式,经常使用“with respect to”“address and resolve”“it is true that…”,以及“hence”等较为正式的表达。同时,张璐熟练地运用丰富的英文词汇表达同一种中文说法,如她在表述“坚定”时,分别将其译为“staunch”“with full determination”,以及“steadfastly”,使得译入语听起来更地道,也更能引发听众的兴趣。此外,张璐在中译英时灵活进行词性转换,将“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中心地位作用”译为“its centrality in regional cooperation”,将动词转换为名词,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在句法方面,张璐翻译的句式结构逻辑清晰,语法准确,表述完整。如“提高中国产品的质量,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必然要更大地打开开放的大门,更多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产品”。张璐将其译为“Quite reversely,the requirement of raising our own productsquality and upgrading our own industries to a medium-high level would actually needs us to open even wider to the outside world by introducing more advanced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首先,她恰当地增译了一个表对比关系的副词,使逻辑更加严密。她提炼出隐含的主语“the requirement of”,并将源语前面的两个句子处理为并列的介词宾语,这样一来,句子的主语完整,层次清晰。接着她又增译了宾语“us”,并将最后一句译为“by”引导的方式状语,避免了句子头重脚轻,使句子结构更紧凑。

(二)专业素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职业译员,张璐在传译过程中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首先,她的反应时间短,起译快。她的听辨能力极强,能够准确辨别不同口音的英文。例如,在泰国《经理报》记者提问时,这位女记者浓重的英文口音让人听了感觉一头雾水,但张璐却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准确地听辨出,并恰当地翻译成了中文。同时,张璐知识面广,熟悉不同领域的术语表达,且译前准备充分。她不光熟知各个媒体的名称,并对涉及行业术语的表达也进行了准确的传译,如将“财政赤字率”“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分别翻译为“deficit to GDP ratio”“the capital adequacy ratio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以及“provision coverage ratio”,体现了她对财政金融领域常见术语的熟练把握。此外,张璐的俗语翻译十分到位,例如将“政府就要过紧日子”译为“the government must tighten its belt”;“扶上马、送一程”译为“give them a leg-up”;“有恒产者有恒心”译为“one shall have his peace of mind when he possesses a piece of land”;“越俎代庖“译为“overreach itself”,等等。最后,张璐的发音清晰、声音沉稳、语速适中,一个人坚持

全程。

(三)临场反应

在整个交替传译过程中,张璐展现出了令人叫绝的临场反应能力。笔者注意到,总理在回答彭博社记者提问时说了一句“关起门来以邻为壑,解决不了问题”,而张璐当下忘记了传译这句话,但随后在紧接着的回答里,张璐毫无痕迹地补充了一句“We believe that to take a closed-door policy or a beggar-thy-neighbor approach would not make anyone a winner in this process”,不可谓不是一次绝妙的补救。另外,在总理误将“深港通”说成“沪港通”时,张璐也在自己的传译中进行了纠正,她说的是“the Shenzhen-Hong Kong Stock Connect”,有效地避免了外媒的误解。此外,张璐在政治立场和敏感问题上表达毫不含糊,如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译为“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belong to one and the same China”。她没有直接用“one China”,而加了一个“same”,起到了较好的强调作用,更加凸显了源语的意思。

三、问题

尽管张璐的翻译水平和她的专业素养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层次,但在长达130多分钟的传译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数字翻译的失误,例如将“50万”误译为“fifty thousand”(5万),将“137 billion euros ”误译为“1亿3700万欧元”。二是小部分细节和信息点的遗漏,如“新增城镇就业1100万人以上”“四年来增速波动也就是1个百分点左右”等信息点没有翻译。第三个是传译与官方译本不符,如将《中国制造2025》译为China Manufacturing 2025 strategy,而国务院发布的译本是Made in China 2025 strategy。此外,可能是由于时间过长,在后半段的翻译中,口语词(filler)出现的频率明显变高。

四、结语

基于以上发现,笔者认为任何人如果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译员,应该在翻译技巧、专业素养和临场反应等多个方面向张璐学习。具體包括多学习张璐、孙宁等优秀译者的翻译,不断练习,把固定表达记下来;增强表达能力,注重表达的逻辑性;学习常见的笔记符号,形成自己的笔记体系;多听英语新闻,了解时事相关的中英文表达;扩大知识面,避免犯常识性错误;译前做好充足准备;增强听辨能力,学会辨别不同口音;培养英语思维,增强双语转换能力。翻译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懈坚持的行业。如果说翻译有路,那“勤”一定就是那条路;如果说译海无涯,那么“勤”一定是海中前行的那叶舟,唯有乘着这片舟才能在译海里走得更远。endprint

猜你喜欢

翻译技巧
基于商务英语语言特色的翻译技巧研究
海事英语汉译技巧例析
浅谈中国特色经济词汇翻译特点及技巧
目的论视角下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材料化学专业英语中长难句翻译技巧及解析
论电影字幕的翻译特点及其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