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天立和他的“新三百千”

2017-11-03谢惠

师道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两本书典籍书稿

谢惠

与曲天立老师认识算起来还不到三年,而一切都是从一个电话开始的。

2015年7月的一个工作日,作为出版编辑的我正在办公室忙得七荤八素,突然一个陌生的电话打过来询问是否可以出版传统文化方面的书,而这个电话的主人就是曲天立老师。

在曲老师对书稿强有力的陈述之下,我经过再三考虑之后答应先看看书稿样张再决定,就这样开始了以书稿为纽带的“频繁”联系。很快,曲老师便发来了书稿的选题构想、样张和目录,果然有让人为之眼前一亮的东西,其形式和内容于传统文化的学用以及传承都是一个很好的方案样本,而这部书稿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新三百千系列”。于是,这样的选题自然在稍后的选题环节中就一路绿灯了,剩下的就是我们合作为这部书稿的编辑出版奔忙了。

其实,当我看到书稿的时候还是颇多感慨的,要知道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可是浩如烟海,其中的文化名人更是数不胜数,能从一个新的经纬度上将那些典籍和那些人重新打捞上来,而又在形式上推陈出新、在内容上学用结合,实在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此也可看出曲老师在中华传统文化上所下的功夫绝非一般,而我也相信这样用心的好书能为读者所喜欢。

工夫不负有心人。曲老师的“中华传统文化‘新三百千系列”之《读百家 诵千言》《读百书 志千载》在三个月的紧锣密鼓的出版流程之后,于2015年9月与读者见面了。虽然我们在策划选题时就认为本书会有一定的市场,但其后的销售情况还是出乎我们的预料。本书首印也很快全部售罄了,到今年9月,這两本书已经是第5次印刷,累计发行达到4万册,简直成了畅销书。更让人开心的是,这两本书还被推荐参加了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阿布扎比国际书展。作为本书的编辑,我当然是与有荣焉。

这两本书在独特的编选思路上是最为人称道的。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个中经史典籍不胜枚举,但正因繁多而让人无从下手,所以作者才另辟路径以“百家”“百书”为经纬,辑录了中华历史三千多年间,从孔子到康有为,对中华文化有着重要贡献的100位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的名言名句,以及对中华历史和文化有重要影响的100本经典著作中的佳篇名句,内容涵盖古代哲学、思想、政治、文学、军事等多个方面。用曲天立自己的话说,“一册在手,可与百名千古贤哲心灵对话;一册在手,可与百部经典精神沟通”。

与市面上大多“文选式”传统文化读物不同,曲老师披沙拣金,从千万册的典籍之中,将先哲们的名言名句和优秀典籍中的名篇名言重新梳理辑录,采用语录体的方式呈现给大家,从而形成了一个分门别类、条分缕析的活地图和资料库,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记忆、检索和运用,不失为一套适用于青少年读者的传统文化资料用书和经典诵读本。同时,这套书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传统文化典籍的资料线索,也有很多人把它们当成了床头书。没有海量的阅读、独到的眼光和深厚的积累是无法独立完成这样巨大工程的。

虽然我们在出版过程中有过很多的沟通和交流,但作为责编的我和作为作者的曲老师却还没有真正地“认识”呢,如果只有见面才算真正认识的话。于是,在这两本书出版后的2016年1月,既熟悉又陌生的作者和责编终于见面了,这一次见到的是真人而不只是声音和文字,不过大家都有些惊诧——他,本以为我这个责编是个五十多的老太太,而实际是一个年轻的姑娘;而我,以为研究传统文化的他应该是个老学者,到眼前一看原来是一位中年有为的老师。如此,我们一见面都乐得笑弯了腰,当然不得不说能得这一乐还得归功于现代科技呢。

曲老师对传统文化既有学者层面的研究,又有个人内心真实的热爱,所以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总是不遗余力,以至于在我认识他的这两年里就知道他多次参加了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和传统文化推广活动,甚至他的网络签名都是“志在卷起推广传统文化的狂风”。而他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从来不是照单全收的,更不是一古脑儿的,也不是蜻蜓点水似的轻轻一掠,而是全身心地融入到了其中,并始终践行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以让传统文化的精华真正为我们所用,为当下所用。

这就是曲天立和他的“新三百千”。

(作者单位:语文出版社)

责任编辑 李 淳endprint

猜你喜欢

两本书典籍书稿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数学说理,怎么说
有趣的“拔河”比赛
一口“仙气”
两本书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出版的探索与思考
连连看
古代典籍分类中之事物分类法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