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儒商文化(连载)
2017-11-03张桂平林锋王作言
张桂平+林锋+王作言
(接上期)
儒商文化的核心基石:德
《论语》是讲什么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论语》中有一个字拿出来就可以治天下,这个字就是“德”。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只要将自己的德行修炼好了,人们自然会像天上的众星环绕北极星那样对你顶礼膜拜。
道德的作用胜过刑罚的作用,西方寓言中有太阳和北风比赛拿掉人头顶上帽子的例子,老子也教导过孔子柔弱战胜刚强的道理,中国的太极拳术将这一哲理发挥到了极致。世人只知道盲目地崇拜“力量”,却不知道“德”才是天下最柔软的,也是无坚不摧的最强大力量。
所以说,德性的修炼,是整个儒家文化的中心,所谓“内圣外王”,内圣,就是将个人内在的道德修炼到极致。整个的儒家文化,说到底就是一个“善”的文化。人之初,性本善。人所以和禽兽不一样,就在于人生下来,在生命中就包含着“善”的种子。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后天的教育,给这颗种子浇水、施肥,促使其发芽、成长,最后就会成为一棵参天大树。一个人的“善”在弱小的时候,只能给予自己这个生命以照拂;但是当他的“善”壮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荫庇周围的邻居、朋友,乡里乡亲;如果他的“善”强大到无与伦比的地步,那么,整个天下都将得到他的恩惠,都将从他的个人修行中得到滋润和供养。
善,是所有德性的总称。德性,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的层次:
首先是欲性。人生而具有欲望,这个欲望是动物性的,最简单的欲望就是生存下去的欲望。生存下去需要提供足够的食物,当食物的提供得到保障以后,还有繁衍接续这个生命的欲望。这种最原始的、最初的欲望,被孔子概括为“食”和“色”。在这个最基本的层面上,可以表示为:欲=利。这里的“利”,是完全的自利、自私、自爱,是最纯粹意义上的“利己主义”。一个人的本能欲望,一定是以对自己有利为出发点的,一定是纯粹的“利己”,而没有任何的“利他”成分。当然了,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在这种“利己主义”的驱动下,产生了“逐利”、“求富”的商业行为。所以才有一句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商人逐利,和鸟兽去觅食是一样的,只是受到本能欲望的驱使而已。倘若彻底否定这种“逐利”的本能冲动,那么就不会存在商人,也就不会有人去追求“财富”、创造“财富”了。
其次是仁性。“仁”是孔子一生都在宣讲、大力提倡的。仁,就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什么叫做“立”?就是在社会上拥有自己的稳固地位,从而受到别人的尊敬。什么叫做“达”?就是飞黄腾达,抵达社会等级的金字塔的高层。不管是前者取得社会地位,还是后者得到别人羡叹,都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满足,而这种满足是无法自我实现的,必须得到外部社会的承认,也就是说,必须从“自然人”成为“社会人”。人不能没有欲望,但是一个人的欲望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内。用公式表示就是:小利=欲=利己;大利=义=利他。欲是先己后人,义是先人后己。
再次是智性。“智性”,是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而成就的一种高級德性。“仁性”主要是向人的内心求索,而“智性”则必须向外界拓展。孔子以“学而不厌”著称,学习的目的,不在于从书本上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知识用于个人的生命实践中。孔子所以能够成为圣人,靠的就是一生永不停歇的学习和实践。所以,用公式表示就是:智慧=学习+实践。
那么,一个人如果要从“欲性”开始修炼,一直到“智性”,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呢?
对此,孟子指出了具体的方法:一是存心养性。人人都具备四心:恻隐之心,这叫做仁;羞耻之心,这叫做义;恭敬之心,这叫做礼;是非之心,这叫做智。这四心是人心中的“善”的种子的四端,也就是将来的四个发展方向。存心,就是要保养好这颗具备四种发展可能的“善心”,也叫做“赤子之心”。圣人和普通人的差别就在于圣人很好地保存了自己的“赤子之心”,而普通人却粗心大意,在后天的过程中将其弄丢了。存心,就好像保养了一片青翠葱郁的山林,养性则是对这片山林进行精心浇灌与呵护。其秘诀只有四个字:专心致志。孟子将存心养性分为六个境界:1、善。一个人让人觉得可爱,就叫做善。2、信。一个人不是徒有虚名,而是确实有值得称道的、令人信服的优点。3、美。如果一个人将自己的优点不断地加以充实,那么这些优点就会散发出夺目的光辉。4、大。一个人的光辉不但给自己增添了美丽,而且照耀到了别人,令别人也受到他的荫庇。5、圣。大而化之之谓圣。一个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德业,使得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从而使得人心都受到滋润,就叫做圣。6、神。圣人的做法,由于包藏着普通人所无法理解的深意,所以经常被误解。然而圣人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只要合乎于道的事情,就一定去做;不合于道的,一定不会去做。
二是先立其大。存心养性的目的,只是发展了自己的本心,或者叫做“良心”。孟子认为,人的食色欲望,是小;人的本心良心,是大。一个人如果不吃东西会饿死,不繁衍生息后代,生命会一代而终。但是,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自己的本心、良心,那么这个人作为“人”的存在意义也就失去了。因此说,用“大”的来制约“小”的,优先确立“大”的主要地位,而将“小”的放在次要地位。“小”只是决定你能否作为一个生命而存在,而“大”则决定了你的生命存在的价值。
三是无愧于心。生命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对此孔子和孟子都给出了回答:当然是乐!孔子一生过得很快乐,并且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身居陋室,而回也不改其乐!”这是学习之乐。他称赞曾点:暮春时节,和一群少年人去沂水中沐浴,然后在高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这是生命之乐。孟子也提出了“君子之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家人都无病无灾,和睦地生活在一起,这是一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心中无邪,“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坦坦荡荡,清清白白,一身轻松,这是二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教学相长,这是三乐。
四是知之必行。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内在是否已经具备了“真知”?对此孟子给出的方法是:观其行。如果一个人是“真知”,则必然有“真行”;反之,一个人如果未曾达到“真知”,则不会有相应的“真行”。属于内,而必发于外。孟子主张,看一个人要先看他的眸子。如果眸子是明亮的,那么内心一定充满了正气;反之,如果眸子是昏暗的,那么内心一定充满了邪恶的念头。属于知,必见于行。对于一个内心充满良知良能的人来说,你根本不用告诉他遇到事情应该如何去做,他自然而然地会去做。属于己,必致于人。一个人,不管是在他失意的时候,还是在他得意的时候,只要坚守自己的本心本体,就一定能够影响别人,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属于心,而应施于政。如果当权的人有不忍之心,就会主动去追求实行仁政,以求让百姓安居乐业。
孔子所说的“德”,具有伟大的力量。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运用于实践,都会创造出一种永恒不灭的精神。但是我们今天具体如何做呢?
其实,孔子对此早已提出了解决之道:一是知耻。“不耻下问”“知耻近乎勇”。耻,就是羞耻。知道什么是羞耻,是人类文明的开始。看到别人比自己更加勤奋地学习,应该感到“羞耻”;看到别人都争着去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去想法设法地帮助别人,应该感到“耻”。如果你有勇气直面自己的这种“耻辱感”,就会自然而然地生出发愤之心,“知耻而后勇”,由于这种动力是从你内心生出来的,所以不但强大,而且持久。这种自我鞭策比任何人耳提面命都有效得多。二是识畏。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就是上天赋予你来到这个世间的使命。一个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的人,最终将一事无成。大人,可以理解为官员,你要敬畏他,要让他感觉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圣人之言,指的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一类的先贤。圣人的每一句话都是对人类行为的高度概括和深刻凝练。只有以宁静而敬畏的心来接受这些教诲,才能真正从圣人那里有所受益。三是行勇。行勇,就是勇敢地去和自己做斗争,不要有任何的犹豫和退缩,不要总想着回到老路子上去。必须拿出足够的勇气,如同狂风暴雨洗涤一切那样,对待自己毫不手软。要找出自己全部的缺点,然后制定出一个时间表,一步步去执行。在古代,最善于改过的一个人,当数蘧伯玉。蘧伯玉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有没有改过。二十岁的时候,就问自己能不能改得好一点?到了二十一岁,又觉得二十岁做得太不完善了。到了五十岁,还觉得以前的四十九年都过得不够完善,还需要改过。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就请父母、师友来帮助,他们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会明晰而客观地照出我们身上的各种缺点。
(下期待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