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区域特色食品规范化发展现状调查
2017-11-03艾学成胡海春
文/艾学成 胡海春
北京市平谷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结果显示:品牌发展空间大,但生产能力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加大扶持力度
北京市平谷区旅游资源丰富、水果种植普遍,素有“中国桃乡”之称,经多年发展,已形成白桃、蟠桃、油桃、黄桃四大系列。黄桃属于季节性水果,极不耐储藏,为了解决鲜果滞销问题,农户通常将黄桃自制成手工罐头售卖。此外,还有一些农户出售红薯粉丝。绝大多数沿街销售的黄桃罐头用透明玻璃瓶容器盛装,红薯粉丝则是散装出售,没有任何食品标签和生产许可。这些自制的黄桃罐头和红薯粉丝不能进行销售和流通,但目前平谷区自制黄桃罐头和红薯粉丝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涉及乡镇多、农户广。为了掌握平谷区黄桃罐头和红薯粉丝的生产销售现状,尽快提出解决方案,预防食品安全风险发生,北京市平谷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6年6月通过走访农户、商户和合作社,采取座谈、收集数据等方式对该区制售自制黄桃罐头、红薯粉丝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品牌发展空间大,但生产能力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加大扶持力度。
涉及乡镇多、农户广
调查发现,黄桃罐头食用方便、口味甜美、价格便宜、保存周期长、便于运输,深受消费者喜爱,已成为平谷区旅游特色产品。平谷区自制黄桃罐头较为集中的几个乡镇为刘店镇、王辛庄镇、山东庄镇等,自制红薯粉丝集中在夏庄镇,农户通常在家进行加工,生产随机性很强,很难辨别农户自用和用于销售的产品。在部分村,自制黄桃罐头或红薯粉丝的农户所占比例达到80%以上。
16%自制罐头抽检不合格
资料显示,黄桃罐头和红薯粉丝较为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主要在于食品添加剂滥用,在国内均出现过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现象。在山西、辽宁、山东、河南等地的监督抽查过程中,黄桃罐头出现过山梨酸、糖精钠、甜蜜素、二氧化硫超标的现象,而红薯粉丝的铝超标现象较为明显,在多次监督抽查中均出现过。
平谷区食药监管局对该区农户自制的水果罐头进行了抽检,检测项目为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安赛蜜。结果显示,在抽检的55 个样品中,共计出现了9 个不合格样品,不合格率约为16%,其中,5 个样品为糖精钠检测不合格,4 个样品为安赛蜜检测不合格。抽检的红薯粉丝尚未发现不合格样品。
生产卫生条件差,农户缺乏食品安全知识
通过本次调研发现,平谷区手工制作黄桃罐头或红薯粉丝的生产场所多为农户自有住房,少数产品在合作社进行加工,绝大多数生产条件简陋,部分家庭的生产环境脏乱差,缺乏最基本的洗手消毒、包装物清洗消毒的设备设施,大多数生产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整体条件无法达到法律法规规定的食品生产场所的卫生要求。
为了增加黄桃罐头的口感和生产工艺的需要,黄桃罐头一般使用糖液进行填充,正常情况下应使用白砂糖或绵白糖,但是白砂糖和绵白糖的成本相对较高,为了降低成本,有的农户使用甜蜜素和安赛蜜进行替代。为了追求甜度、降低成本,同时也可能由于缺乏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知识,黄桃罐头很容易出现甜味剂超量使用的现象。调查中发现,农户基本不知道这些食品添加剂的限量要求,也不知道这些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可能带来的危害和相应的法律责任,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多数产品为三无产品,且存在外来仿冒品
无论是在农户家中看到的成品,还是零售点的黄桃罐头基本都是透明玻璃罐包装,上面没有产品的任何信息,红薯粉丝也基本都是散装形式,因此,平谷区市场上销售的绝大多数黄桃罐头、红薯粉丝属于典型的无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生产厂家的“三无食品”。
通过调查了解到,平谷区销售的黄桃罐头并不全部来源于平谷本地农户手工自制,有一部分是外埠流入的三无产品。在与合作社的负责人沟通时,笔者也学会了辨别手工罐头和工业化生产罐头的差异:手工罐头由于是人工去皮、切割,因此罐头中的块状物棱角明显,而工业化罐头是机械化生产,往往采取碱法去皮,因此表面光滑、无棱角。与外埠生产的罐头相比,平谷区农户自制的手工罐头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因而售价往往高于外埠进入的罐头。有的销售商户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从河北一些资质不明的生产厂或者作坊以较低的价格收购同样为三无产品的黄桃罐头成品,使用相似的透明玻璃瓶包装,冒充平谷本地手工黄桃罐头进行售卖,从中赚取差价,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识别。
现有食品企业加工能力难以满足要求
平谷区黄桃种植面积广,但加工能力却相对低下,目前具备罐头加工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只有北京仙果园食品有限公司1 家,每年的生产周期仅3 个月左右,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基本全部出口。暂无具备红薯粉丝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因此,平谷区食品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无法满足需求。
▲北京市平谷区农户自制的红薯粉丝礼盒
在平谷区生产黄桃罐头的几个主要乡镇中,也有合作社进行黄桃罐头生产加工的,以刘店镇的北京绿谷汇德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为例,联合社注册共302人,扶贫助残基地60 人,能带动1500户对大桃产前产后专业化的管理,但从现场实际调研发现,由于受到生产许可证的限制,合作社的生产能力还远远达不到工业化生产黄桃罐头的程度。由于平谷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黄桃罐头和红薯粉丝食品加工企业,平谷区的黄桃罐头和红薯粉丝无法形成品牌。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势在必行
加强培训,引导生产者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目前,想要短期内全部取缔黄桃罐头或红薯粉丝的自制和销售现象不太现实,因此,引导生产黄桃罐头或红薯粉丝的农户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防止滥用是重中之重。可通过与黄桃罐头和红薯粉丝相关的食品添加剂专题培训,让农户知道哪些食品添加剂可以使用,哪些食品添加剂不能使用,掌握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同时,对其加强食品安全法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培训可采取以乡镇为点,针对家庭开展的方式。
强化宣传,让生产者和销售者了解法律责任借助基层力量,采取散发宣传单的形式,对平谷区主要销售网点的从业人员进行宣传,主要宣传内容为相关法律法规、黄桃罐头和红薯粉丝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类别和最大使用量,着重宣传违反食品安全法和违法乱用食品添加剂的惩罚措施和严重后果。
加大力度,扶持黄桃罐头或者红薯粉丝生产企业调查中,笔者了解到,部分具有规模的农村合作社或个体也意识到目前生产能力的问题,他们都有带领农户增收、合法经营的想法和基础条件,希望能够通过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后走上合法生产销售的道路。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来说,食品生产许可证是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基础条件,但由于北京市目前产业政策的限制规定,食品加工业属于限制性产业,因此这部分合作社或个体根本无法办理食品生产许可。建议平谷区政府协调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从政策上予以扶持,这个扶持不仅仅是对食品加工企业的扶持,更多的是对当地农户的扶持,是从政策上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扶持。此外,这一政策在吸引外部投资上还将起到重要作用,利用平谷区大桃的知名度,吸引一些知名的水果加工制造企业在平谷区落地建厂,从根本上解决当地农产品的转化能力。
加大抽检力度,建立风险评估体制
平谷区目前的黄桃罐头和红薯粉丝都是在旅游景点周边进行销售,购买方大多数是非平谷本地人员。如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可能会对平谷区的整体旅游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建议对旅游景点周边的零售网点加强抽检力度,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加强抽检,对销售不合格食品的商户按照食品安全法进行处罚。此外,应建立相关的风险评估制度,对市场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把握,最大程度减小食品安全风险发生后带来的影响。
防止外埠三无产品进入平谷区市场,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由外埠进入的三无产品,消费者往往难以辨识,一旦这类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产品源头追溯困难,难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会影响到平谷区的整体形象。为防止外埠三无产品进入平谷区市场,由政府牵头,要求进京检查站和路政、交警部门对装运无标签的食品进行检查,尤其是对无标签的黄桃罐头加强检查,对于发现的三无产品一律扣压后及时通知平谷区食药监管局进行处理。平谷区食药监管局可以通过与货车发货地的食药监管局联系,由对方对该产品的生产方进行处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外埠无证产品的进入。此外还设立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群众对采购、销售三无产品的商户进行举报,情况属实后对该类商户从重处罚,同时追究上游供货方的法律责任,压缩非法加工者的生存空间。
▲北京市平谷区农户在路边售卖自制黄桃罐头
借鉴经验,设立集中加工区平谷区类似的情况在密云区蔡家洼也曾出现过,当地加工豆腐的农户非常多,为了发展地方经济,解决本地人员就业问题,当地政府积极予以扶持,将当地一家一户零散加工豆腐的村民进行整合,集中生产、统一标准、规范化管理,使当地的豆制品生产水平有了极大提高,既保留和利用了原有农户的手艺和经验,又通过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使产能得到了极大提高,还形成了加工生产、观光旅游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使“蔡家洼”豆腐品牌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在平谷区黄桃罐头和红薯粉丝生产量较大的乡镇,也可以参照此法,由当地镇政府投资统一新建加工中心,将当地的农户集中在一起生产,具体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仍然由农户自行负责,农户只需要支付水电费等成本即可。加工场所要干净、整洁、通风;加工中心周边无垃圾场等污染源;具有原料处理、食品加工、包装和贮存等场所;具有盥洗、更衣、消毒、通风、照明、洗涤、冷藏或冷冻、防尘、防虫、防啮齿类动物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设施;具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生产设备;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器具为无毒、无害、不易生锈且便于清洗的材料制造,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生产中涉及生、熟料的工具应分开使用。所有生产人员应在取得健康体检证明后方可进入加工中心进行工作,并每年体检一次;生产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料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相关标准,禁止使用不合格的原辅料或非食品用原辅料生产食品。列入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应使用获证产品。加工中心应对农户采购的原辅料进行进货检验。应采取有效措施使原辅料、半成品与成品有效分离,并确保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工具等表面清洁,防止交叉污染。应按照确定的生产工艺程序进行生产。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在管理上,当地的食药监管所要负责加工中心的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加工中心应有专职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对进入加工中心的农户进行生产指导,检查加工过程的质量安全问题;加工中心应按照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基本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