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在校大学生自尊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7-11-03王玉娇万春亓胜辉高子雯谭怡
王玉娇 万春亓 胜辉 高子雯 谭怡
(六盘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1)
六盘水市在校大学生自尊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玉娇 万春亓 胜辉 高子雯 谭怡
(六盘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1)
为调查六盘水市在校大学生的自尊状况,对六盘水师范学院和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的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六盘水市在校大学生自尊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但低自尊检出率较高(45.67%),表明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自尊水平偏低;大学生自尊水平受到家庭教养、消费方式、学业成就、人际关系和个人习惯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教育工作者应针对不同因素的不同内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六盘水市在校大学生的自尊水平。
大学生;自尊状况;影响因素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我值得尊重的程度或其重要性所做的情感上的评价,以及基于自我评价而产生的对自我价值的总体感受。”可从整体上反映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国内外研究表明,高自尊个体乐观自信,能更好地接纳自己,较少产生消极情绪(贾绪和王胜男,2009;洪幼娟和宋兴川,2014;刘成伟和李科生,2010;冯媛媛和池丽萍,2013),面临冲突挑战时,也更容易获得成功(Khajehdaluee M等,2013);而低自尊个体则不易接受自己的缺点,尤其在面对挫折时,易产生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严重者甚至产生暴力、自杀等心理问题(周帆和王登峰,2005;洪幼娟和宋兴川,2014)。种族、性别、不良生活习惯、学习成绩差、人际关系紧张以及家庭教养不良等都是影响大学生自尊水平的相关因素(Lee A and Hankinb B L,2009)。由此可见,研究大学生的自尊状况和影响因素对其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调查六盘水市两所不同专业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大学生自尊的基本状况;检验六盘水市在校大学生的自尊状况是否存在性别、年级、民族、生源地、专业类型等人口统计学方面的显著差异;初步探讨学业成绩、家庭类别、父母关系、经济情况、学校活动、人际关系等相关因素对大学生自尊状况的影响。
(二)研究对象
六盘水市两所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六盘水师范学院和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的500名在校大学生,专业涉及文、理、医、艺术体育等不同专业类型,其中女生342名,男生158名。由于六盘水师范学院为师范类本科院校,女生较多,为了取样平衡,更加具有代表性,调查对象的性别分配女生多于男生。而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为专科院校,学生只有大一到大三年级,没有大四年级,为了便于本专科学生的差异性,调查的年级都只涉及大一至大三年级学生。
(三)研究工具
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卷部分,是对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可能影响自尊状况的相关因素的调查,共27道题目,涉及被调查者的性别、年级、民族、生源地、专业、学习状况、健康状况、家庭状况、经济状况、情感状况、参与学校活动情况、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对待就业态度等方面。
第二部分是量表部分,采用张艳青等人编制的专门适用于大学生群体的大学生自尊量表(张艳青,2012)38。此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在本研究中Cronbach’α系数为0.860,分半信度的Spear⁃ man-Brown系数为0.838。量表共40道题目,26道为正向计分,11道为反向计分(分别为第6、9、13、14、17、22、23、26、31、37、39题),3道为测谎题目(分别为第11、24、33题)。计分方式采用5级评分制(选择“非常不符合”记1分,“不符合”记2分,“一半符合一半不符合”记3分,“符合”记4分,“非常符合”记5分)。总分的计算采用27%分组法,得分≤129分为低分组;得分在130~144分之间属于中等水平;得分≥145分为高分组。
(四)统计处理
问卷回收以后,剔除无效问卷,保留427份有效问卷,使用Excel软件录入问卷数据,进而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Bonferroni法、Dunnett’s T3法事后多重比较等相应的统计分析,取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构成情况(见表1)
表1 样本的性别、年级、民族、生源地、学校层次及专业构成情况
(二)自尊状况的一般特点
经统计,六盘水市在校大学生自尊总分的最小值为73分,最大值为170分,自尊总分的均值为131.33±13.95分,位于130~144分之间,表明六盘水市在校大学生自尊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总分≥145分的有69人,处于高自尊水平;总分在130~144分之间的有163人,处于中等自尊水平;总分≤129分的有195人,处于低自尊水平,也即本次调查低自尊检出率为45.67%(195/427)。
(三)自尊状况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1.人口学因素对大学生自尊水平的影响分析
由表2可知,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F=3.155,P=0.044),经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性(F=0.366,P=0.694),进而使用Bonferroni法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大一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地高于大三学生(t=-4.426,P=0.038),其他两组间差异不显著。
此外,所读专业是自己的理想专业的大学生自尊水平显著地高于那些所读专业不是自己的理想专业的大学生(t=4.549,P=0.000)。
经统计,六盘水市在校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在性别、民族、生源地、专业和学校层次几个因素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表2 性别、年级、民族、生源地、专业和学校层次对大学生自尊水平的影响分析
表3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自尊水平的影响分析
2.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自尊水平的影响分析
由表3可知,在家庭的有关因素中,子女与父母的亲疏关系对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产生显著性影响(F=16.869,P=0.000),经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性(F=1.088,P=0.338),因此使用Bon⁃ferroni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与父母关系亲密的大学生其自尊水平显著地高于与父母关系一般的大学生(t=7.786,P=0.000),其他两组间差异不显著。
有关父母职业,母亲是其他职业的大学生自尊水平显著地低于母亲职业是农民的大学生(t=-2.130,P=0.034),父母职业对大学生自尊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有关父母学历,结果显示,父母亲学历水平对大学生自尊水平也无显著性影响。
同样地,是否独生子女及大学生的家庭类别对其自尊水平也无显著性影响。
3.经济因素对大学生自尊水平的影响分析
表4 经济因素对大学生自尊水平的影响分析
由表4可知,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无显著性影响(F=0.325,P=0.722),但不同消费水平的大学生自尊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F= 4.421,P=0.013),经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性(F=0.071,P=0.931),进而使用Bonferroni法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消费水平较低(个人月支出≤600元)的大学生自尊水平显著地高于消费水平中等(个人月支出在600~2 000元)的大学生(t=4.200,P=0.011),其他两组间差异不显著。
4.学校因素对大学生自尊水平的影响分析
表5 学校因素对大学生自尊水平的影响分析
由表5可知,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其自尊水平有显著性影响(F=22.460,P=0.000)。经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性(F=0.010,P=0.990),使用Bonferroni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如下:学习成绩较好、中等和较差的大学生自尊水平两两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较好与中等之间:t=5.458,P= 0.044;较好与较差之间:t=15.822,P=0.000;中等与较差之间t=10.364,P=0.000),自尊水平按学习成绩排序的大小顺序为:较好〉中等〉较差。
大学生平均每天的学习时间对其自尊水平也均有显著性影响(F=11.684,P=0.000),经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性(F=1.282,P=0.280),因此,使用Bonferroni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如下:平均每天学习时间为4 h以下的大学生自尊水平显著地低于其他大学生(4~6 h:t=-6.846,P=0.000;6~8 h:t=-8.101,P=0.000;8 h以上:t=-11.743,P= 0.000),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
大学期间是否当过班干部或参加过社团或兼职活动对大学生自尊水平无显著性影响。
有关就业的看法对大学生自尊水平产生显著性影响(F=17.039,P=0.000)。经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方差不齐性(F=2.673,P=0.047),因此,采用Dunnett’s T3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那些认为“就业太难,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的大学生自尊水平显著地低于那些认为“就读专业好,不用担心”(t=-13.307,P=0.002)和“虽然压力大,但我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应该没问题”的大学生(t=-13.157,P=0.000),其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最后,对现在的学习和生活的满意度也对大学生自尊水平产生显著性影响(F=9.455,P=0.000),经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性(F=1.640,P= 0.179),进而使用Bonferroni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如下:对现在的学习和生活不满意的大学生自尊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大学生(基本满意:t=-5.988,P= 0.000;比较满意:t=-8.540,P=0.000;非常满意t=-17.729,P=0.001),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
5.人际关系因素对大学生自尊水平的影响分析
表6 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自尊水平的影响分析
如表6所示,近一年内有过恋爱失败经历的大学生其自尊水平显著地低于没有过恋爱失败经历的大学生(t=-2.642,P=0.009)。
与同学发生矛盾的频率对大学生自尊水平有显著性影响(F=6.962,P=0.000),经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性(F=0.870,P=0.457),进而使用Bonferroni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如下:几乎不与同学发生矛盾的大学生自尊水平显著地高于有时和偶尔与同学发生矛盾的大学生(有时:t=10.577,P=0.001;偶尔:t=4.357,P=0.014),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
与同学起争执时的态度对大学生自尊水平也具有显著性影响(F=13.453,P=0.000)。经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性(F=0.451,P=0.638),进而使用Bonferroni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当和同学起争执时,选择用心平气和地解决的态度对待的大学生自尊水平均显著地高于选择用得理不饶人的态度对待(t=11.059,P=0.000)和用退让躲避态度对待的大学生(t=6.339,P=0.001),其他两组间差异不显著。
6.个人习惯因素对大学生自尊水平的影响分析
表7 个人习惯对大学生自尊水平的影响分析
如表7所示,锻炼身体的频率对大学生自尊水平有显著性影响(F=10.718,P=0.000),经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性(F=1.976,P=0.081),进而用Bonferroni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如下:每天锻炼的大学生其自尊水平显著地高于没时间锻炼(t=11.215,P=0.002)和不喜欢锻炼(t=12.511,P= 0.000)的大学生,每周至少一次锻炼的大学生自尊水平也显著地高于没时间锻炼(t=8.603,P= 0.020)和不喜欢锻炼(t=9.899,P=0.000)的大学生,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
大学生吸烟的频率对其自尊水平无显著性影响,但大学生饮酒的频率对其自尊水平产生显著性影响(F=7.071,P=0.000),经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检验时忽略仅有一个案例的组),方差齐性(F= 0.421,P=0.657),由于选择天天饮酒的只有一名被试,因此无法进行事后多种比较,但可根据结果得出自尊水平在不同饮酒频率上的大小顺序为:从没喝过〉偶尔饮酒〉经常饮酒〉天天饮酒。
三、讨论与建议
(一)六盘水市在校大学生自尊的总体特点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六盘水市在校大学生的整体自尊处于中等水平,但与其他省份或城市相比(张艳青,201246;王硕,201515;单白雪等, 2016605),低自尊检出率较高(45.67%),表明仍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的自尊水平偏低。
以往研究表明(Greenverg J等,1997;Roy F等,2003;Hajloo N,2014),高自尊群体乐观自信,能更好地接纳自我,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在社会工作中的表现也较为出众。由于大学阶段处于一生中的青年中后期,是个体由青春期向成人的过渡阶段,此阶段学生尚有一定的自我中心性,尚未真正实现自立,对家庭仍有较强的依赖感,对社会缺乏认识和了解。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教育措施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自尊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自尊水平。
(二)影响六盘水市在校大学生自尊状况的因素分析
1.人口学因素对六盘水市在校大学生自尊状况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大一年级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地高于大三学生,可能原因在于,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大都意气风发,充满朝气活力,进入大学之前对大学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想象,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了很多规划,但随着对大学生活的了解增多,迷茫和失望也逐渐增加,自尊水平开始下降。与本研究结论一致,也有学者认为,容易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时期就是大二和大三阶段(王建中和樊富珉,2002;韩向前和解亚宁,2002;张小远和肖蓉,2006;蔡溢等,2006)。这也提示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多关注高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且针对不同年级的心理特征实施教育。
经统计,汉族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尊水平无差异,来自农村和城镇的大学生自尊水平也无差异。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张艳青,201248;冯媛媛和池丽萍,2013),可能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速度和流动范围的加大,贵州省很多少数民族已然被汉族同化,民族习惯和民族烙印逐渐减少,加之本次调查的大学生基本为90后,对民族的认可度和继承更少;虽然大部分六盘水市在校大学生来自农村,但近些年农村在各方面的发展与城市的差距也在逐渐减小,因此出现不同民族与生源地的大学生自尊水平并无显著性差异。
涉及专业因素,结果显示那些所读专业是自己的理想专业的大学生自尊水平显著地高于那些所读专业不是自己的理想专业的大学生,这表明专业性质影响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大学时期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尚不成熟,那些所读专业不是自己的理想专业的大学生,大多会因为大学时期没有选到自己理想的专业,可能对未来就业产生忧虑,从而导致低自尊。
最后,涉及不同学校层次,结果显示本专科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也无显著性差异。目前国内尚没有针对不同学校层次的大学生自尊的比较,猜测可能原因是六盘水市的这所本科大学为新升本科院校,还有很多基础设施尚待完善,软硬件及师资配备情况也处于起步阶段,本科大学生进入这所大学很多存在一定失落感,并没有体会到与专科大学生相比的优越感,因此自尊水平差异不显著。
2.家庭因素对六盘水市在校大学生自尊状况的影响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与父母关系亲密的大学生其自尊水平显著地高于与父母关系一般的大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亲密的亲子互动能使子女得到更多关爱、理解和安全感,容易形成外向开朗、积极自信的性格品质,因此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任何他人都不可替代的(张志涛等,2012)。这种教育有时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及所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但并不绝对。
本研究中,父母亲学历水平对大学生自尊水平均无显著性影响,可能原因是六盘水市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贵州省农村,父母亲学历普遍较低,并未对其自尊产生重要影响。但父母职业会对此产生影响,父母是农民家庭考入大学的学生,更能体会父母供自己读书的辛苦与不易,更渴望通过好的学习成绩来回报家庭,而且大部分学生的生活学习依然是母亲的照料较多,因此母亲职业是农民的大学生自尊水平较高。
最后,是否独生子女及家庭类别对其自尊水平并无显著性影响。这与以往研究也不一致(史靖宇等,2015;张华玲,2014),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独生子女及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数量较少,样本缺乏代表性,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父母不在身边的大学生依然能够受到周围亲属或亲戚的悉心照料,从而自尊水平并未显著降低。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双方应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父母还应主动敞开心扉与子女沟通,随时关注孩子的思想状况,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以提高子女自尊水平。
3.经济因素对六盘水市在校大学生自尊状况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水平较低(个人月支出≤600元)的大学生自尊水平显著地高于消费水平中等(个人月支出在600元~2000元)的大学生。可能原因是个人月支出较低的大学生一般来自贫困家庭,他们深知财富的来之不易,因此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且具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为了改变现状学习更为刻苦勤奋,获得了更多奖赏和赞扬,因此自尊水平较高。
4.学校因素对六盘水市在校大学生自尊状况的影响
学校因素中包括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业等方面,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业成绩与自尊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即学业成绩越好,自尊水平越高。这说明六盘水市在校大学生普遍看重成绩,学校评价一个学生的主要依据依然是靠学习成绩,因此学业成绩仍是影响自尊水平的主要因素。
有关就业看法,自尊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倾向于具有积极的自我肯定,大多认为“虽然压力大,但我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应该没问题”,经常给予自己肯定和鼓励,努力提升自己的就业自信心,善于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困境。
生活满意度和身心健康、长寿密切相关(Die⁃ ner E and Chan M Y,2011),结果表明对现在的学习和生活不满意的大学生自尊水平显著地低于对生活基本、比较和非常满意的大学生。结果与以往研究一致(李晓苗等,2010;张利钧等,2013),自尊与总的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
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心理学工作者应通过各种形式活动缓解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正确看待学业成绩,合理分配学习时间,通过定期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及时排解就业压力和困惑。还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彼此沟通,提升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进而提高整体自尊水平。
5.人际关系因素对六盘水市在校大学生自尊状况的影响
由调查结果可知,有过恋爱失败经历的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遭受了情感上的挫折与创伤,容易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也容易对自我的价值产生怀疑,进而导致低自尊。面对人际困扰与冲突,自尊水平越低的大学生则倾向于运用逃避、自责或攻击等消极的方式应对(如退让躲避或得理不饶人),而自尊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如直面问题、心平气和地解决以及寻求帮助等,他们在面临人际困境时比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李玲,2014),选择乐观面对。反之,经常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也可以提升个体的自尊水平。
因此,大学生在关注学业成就的同时,还应培养自己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学习一些处理人际冲突的技巧方法。当面临不愉快时,应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和社会支持。此外还应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多接触新鲜的人和事物,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自信心,从而提高自尊水平。
6.个人习惯因素对六盘水市在校大学生自尊状况的影响
加强体育锻炼,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这是人们早已知道的常识,但体育锻炼对个体自尊水平的影响则是近年来才开始得到研究和验证(Barton J and Pretty J,2010;Marzieh H等,2014)。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自尊水平有积极的预测作用,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可以使精神放松,减少焦虑和抑郁,前人研究也表明生活方式健康合理的大学生往往自律能力和自控力较强,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对自身满意度较高,自尊水平较高(单白雪等,2016)607。因此,在校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身体锻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逐渐提高自身的自尊水平,促进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收集分析了影响在校大学生自尊的多种因素,分类整理后划分为人口学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经济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和生活习惯因素几个方面,结果发现大学生自尊水平受到多个不同因素的影响,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学校及人际关系占主导作用。因此应针对不同因素中的不同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蔡溢,许明智,谌红献,等.2006.大学生自尊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5,(05):392-393+416.
冯媛媛,池丽萍.2013.大学生自尊、人际信任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心理研究,06,(06):81-85+96.
韩向前,解亚宁.2002.中国军校学员SCL—90常模的建立[J].健康心理学杂志,10,(01):62-64.
洪幼娟,宋兴川.2014.自尊对自尊需要与社交焦虑的调节与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2,(02):285-287.
贾绪,王胜男.2009.大学生社会支持个人自尊集体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30,(04):365-366.
李玲.2014.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2,(02):261-264.
李晓苗,张芳芳,孙昕霙,等.2010.我国青少年生活方式、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42,(03): 330-334.
刘成伟,李科生.2010.大学生自尊、自我控制与自主学习的关系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8,(02):244-246.
单白雪,傅茂笋,田欢,等.2016.山东省高校大学生自尊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卫生研究,45,(04):603-607+ 630.
史靖宇,王璐,姚玉红,等.2015.家庭功能对低年级大学生自尊水平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4,(03): 247-249.
王建中,樊富珉.2002.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6,(05):331-333.
王硕.2015.2011年与2014年山东省大学生自尊现状对比及影响因素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
张华玲.2014.大学生自尊、自我和谐和人际和谐的关系研究[J].卫生研究,43,(02):240-244.
张利钧,肖海雁,任海亮.2013.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外显自尊与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山西大同大学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06):612-617.
张小远,肖蓉.2006.军校大学生自尊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7,(04):305-307.
张艳青.2012.大学生自尊量表的编制与初步应用[D].济南:山东大学.
张志涛,王敬群,刘芬.201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1080-1083.
周帆,王登峰.2005.外显和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03):197-199.
Barton J,Pretty J.2010.What is the best dose of nature and green exercise for improving mental health?A multi-study analysis. Environ Sci Technol,44,(10):3947-3955.
Diener E,Chan M Y.2011.Happy people live longer:Subjective well-being contributes to health and longevity.Appl Psychol Health Well Being,3,(01):1-43.
Greenberg J,Solomon S,Psyzczynski T.1997.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of self-esteem and cultural worldviews:empirical as⁃sessments and conceptual refinements[J].Adv Exp Soc Psychol,29:61-139.
Hajloo N.2014.Relationships between self-efficacy,self-esteem and procrastination in undergraduate psychology students[J]. Iran J Psychiartry Behav Sci,8,(03):42-49.
Khajehdaluee M,Zavar A,Alidoust M,et al.2013.The relation of self-esteem and illegal drug usage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Iran Red Crescent Med J,15,(11):7682.
Lee A,Hankinb B L.2009.Insecure attachment,dysfunctional attitudes,and low self-esteem predicting prospective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during adolescence.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Adolescent Psychology,38:219-231.
Marzieh H,Mansooreh T,Mouse A.2014.Effect of Aerobics Exercise on Self-Esteem in Iranian Female Adolescents Covered by Welfare Organization.Scientific World Joumal.20,(14):456-483.
Roy F,Jennifer D,Joachim I,et al.2003.Does high self-esteem cause better performance,interpersonal success,happiness,or healthier lifestyles[J].Psychol Sci Public Interest,4,(01):1-44.
The Investiga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 on the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esteem in Liupanshui City
WNAG Yu-jiao;WAN Chun;QI Sheng-hui;GAO Zi-wen;TAN Yi
(Education Science and Music Collge,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Liupanshui 553001,China)
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self-esteem in Liupanshui city,500 col⁃lege students of 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and Liupanshui Vocational Technical Institute were survey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lf-esteem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n Liupanshui city is in the medium level,but the detection rate of low self-esteem is higher than other cities,which indicates that quite a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self-esteem are still in a low level.The self-esteem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including family upbringing,consumption patterns,academic achievement,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personal habits,and so on.Educators shoul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ntents of dif⁃ferent factors to improve the self-esteem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in Liupanshui city.
rds:college students;self-esteem situation;influence factors;family
G444
A
1671-055X(2017)05-0035-09
10.16595/j.1671-055X.2017.05.008
2016-10-13
六盘水市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资助课题(lpsskl-2016-20)。
王玉娇(1986-),女,河北石家庄人,讲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E-mail:Wangyj_psych@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