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导致皮下硬结的护理措施

2017-11-03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9期
关键词:空巢针头幸福感

王 莹

(清华大学医院,北京 100016)

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导致皮下硬结的护理措施

王 莹

(清华大学医院,北京 100016)

目的探讨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长期使用胰岛素注射中存在的问题,出现皮肤硬结导致胰岛素效果减退并进行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挑选90例胰岛素注射患者且为空巢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此人群在胰岛素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并对此人群及家属及陪护人员进行规范胰岛素注射及心理护理。结果老年患者独居且缺乏胰岛素相关注射知识,缺少家人照顾与监督,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操作方法不正确,注射部位轮换及针头使用次数认识不清晰。结论社区护士要加强对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及陪护人员的胰岛素注射知识的教育,在注射技术上强化指导,使患者的血糖指标达标,延缓并发症。 应关注社区空巢老人,通过提高其正性情绪、降低负性情绪、增加社会支持等措施,增加其总体幸福感。

空巢老人糖尿病;胰岛素注射;皮下硬结原因分析;措施

2014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21245万(15.5%),60岁以上占总人口的10.1%。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越来越的的空巢老人。空巢老人指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包括无子女的老人和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1]同时201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约9240万,患病率为9.7%,其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2]糖尿病患者这一特殊人群与非糖尿患者群相比,糖尿患者群所有原因的死亡增加1.5~2.7倍。[3]老年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增长,当口服降糖药物不能使血糖指数达标时医生会建议改为注射胰岛素。掌握正确胰岛素注射技术是保证此药物发挥药效,控制血糖的关键所在。但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空巢糖尿病人群在胰岛素注射技术中存在诸多问题,注射部位皮肤出现硬结问题居多。因此进行专项调查,分析在胰岛素使用及注射技术中存在哪些问题,分析问题原因,针对问题加强糖尿病知识教育,注重培训胰岛素注射技术,使患者的血糖指数达标,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延缓并发症。应关注社区空巢老人心理状态,增加幸福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符合WHO(2010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无严重并发症、社区空巢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

1.2 问卷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分为3部分:(1)注射过程中,储存及针头使用问题;(2)注射部位的检查。(3)空巢老人情感影响因素。由护士对患者或家属进行询问,并检查注射部位皮肤情况,回收有效问卷90份。

2 结 果

2.1 注射胰岛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见表1)

表1 注射胰岛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n(%)]

2.2 胰岛素储存及针头使用时间问题(见表2)

表2 胰岛素储存及针头使用时间问题(n,%)

2.3 注射部位检查情况(见表3)

表3 注射部位检查情况 [n(%)]

2.4 空巢老人情感影响因素(见表4)

表4 空巢老人情感影响因素(n,%)

3 讨 论

表1可见,患者注射部位未轮换44.44%,30.00%的患者在注射中未捏起皮肤,26.66%的患者未在注射后停留10S以上,15.55%的患者注射角度不是90°,40%的患者曾在注射中出现过疼痛、出血、皮下脂肪增生或硬结。

表2可见,在调查者中,能做到针头一次一换的患者仅5.55%,21.11%的患者3~35天更换一次针头,23.33%的患者一周更换一次,44.44%的患者在更换胰岛素时才更换针头,11.11%的患者在感到疼痛后更换。

表3可见腹部皮肤30%正常,上臂皮肤24.44%正常,大腿外侧皮肤40%正常,臀部皮肤46.67%正常,患者的胰岛素注射部位皮肤均不同程度出现淤青,硬结的情况,并出现注射部位错误等问题。

表4可见社区空巢老人60%对身体健康程度不满意,自理生活自理56.67%下降,日常生活依靠配偶或他人照料,62.22%的患者孤独空虚,幸福感低。82.22%的老人需要保姆照顾,家政服务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不能给予老人精神心理上的慰藉。

4 护理对策

4.1 建立社区空巢老人糖尿病管理档案

护士定期随访。并对随访护士进行胰岛素注射的相关知识培训,强化患者及家属胰岛素注射技术,定期开展糖尿病教育讲座,让老年人互相交流,更好的强化学习效果。

4.2 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

争取家庭及社会的支持。老年患者接受能力差,护理人员要不厌其烦反复示范,耐心讲解,直到老人理解掌握,规范操作为准,并取得家庭的支持,要求子女多关心探望老人。

4.3 随着医学的进步

临床中使用胰岛素种类剂型越来越多,因此教育患者注射前要检查名称、在更换笔芯时,要检查药物的名称及有效期,笔芯有无破损或漏液药等情况,如有问题不得使用。

4.5 强化注射中的正确流程对于注射预混胰岛素的患者

首先在要注意向患者强调摇匀的重要性。强调注射时要捏其皮肤,药液推注结束后要停留10S以上再拔针,进针角度要垂直进针,防止注射至肌肉层。强调胰岛素的储存的方法,未开包装的笔芯在冰箱冷藏,装入笔内的笔芯在阴凉处保存即可,不要放入冰箱。

4.6 加强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教育

向患者反复强调同一部位反复注射的危害性。护士要求患者掌握同一部位及不同部位间的轮换方法,并让患者自行操作演示,加深印象。胰岛素针头复用是普遍现象。因此护士在教育中要加强针头复用危害性的教育。患者往往不能够接受注射针头一次一换,我们必须明确告知。护士随访时要检查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询问患者注射部位如何轮换及针头复用的情况。

4.7 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

教会患者及家属如何检查注射部位皮肤是否正常。如发现注射部位皮肤出现淤青,硬结,及时告知社区护士,寻求帮助,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避免再次出现问题。

4.8 社区空巢老人情感影响因素调查显示

孤独幸福感低明显高于积极心理状态。提示空巢老人情绪状态对其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状态产生影响。有研究显示,正性情绪与个体对生活的满意度有关,而抑郁与老年人总体幸福感呈显著负[4-5]。空巢老人缺少家人和社会的关心与支持,社区医护人员要多关心理解此类人群,鼓励老年糖尿病患者参加健康知识讲座,多沟通交流,改善其心理状态,定期随访,询问存在哪些困难,并给予帮助。并与子女联系沟通,取得家人的支持,改善老人的负面情绪,提高幸福感。

5 结 论

目前老年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是治疗疾病最有效手段之一。规范胰岛素注射技术,保证胰岛素更安全的使用,有效的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急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者。提高空巢老人幸福感。社区护士应定期随访,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提高老人正性积极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疏导。促进子女增加与父母沟通交流,增加其正性情绪,提高其生活满意度。同时,鼓励空巢老人走出家庭,多参加社会活动,多沟通交流,用积极心态面对生活。

[1] 陈湘威,古宏文.我国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3,11(1):72-74.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76.

[3] 纪立家.大力开展转化医学研究,促进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落实,努力实现国际糖尿病联盟全球糖尿病防治10年规划[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2-4.

[4] Cohn MA,Fredrickson BL,Brown SL,et al.Happiness unpacked:positive emotions increase life satisfaction by building resilience[J].Emotion,2009,9(3):361-368.

[5] Newall NE,Chipperfield JG,Bailis DS,et al Consequences of loneliness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mortality in older adults and the power of positive emotions[J].Health Psychology,2013,32(8):921-924.

R473.5

B

ISSN.2095-8242.2017.049.9615.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空巢针头幸福感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关爱空巢老人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