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的超声心动图疗效分析

2017-11-03阎卫卿韩维明原宏梅田树英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9期
关键词:氯吡益气格雷

阎卫卿,韩维明,原宏梅,田树英

(张家口市万全区医院1.急诊科;2.内一科;3.外一科,河北 张家口 076250)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的超声心动图疗效分析

阎卫卿1,韩维明2,原宏梅1,田树英3

(张家口市万全区医院1.急诊科;2.内一科;3.外一科,河北 张家口 07625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的超声心动图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各8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西医组另给予氯吡格雷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另给予氯吡格雷结合活血益气方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较西医组更高(96.51% VS 8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Lv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LVEF均所有上升,且中西医结合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活血益气方结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疗效确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心力衰竭;超声心动图

冠心病持续性发展最终并发心力衰竭时,心功能储备严重衰竭,对患者工作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临床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的发生与发展机制为神经激素模式,且细胞因子学说也进一步补充说明了其发病机制,使之成为了药物治疗重要靶标[1]。临床常采取氯吡格雷对其进行治疗,氯吡格雷主要用于防治因血小板过于密集引发的心、脑以及其他动脉循环性障碍疾病[2],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仍满足不了临床需求。本研究对86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氯吡格雷结合活血益气方治疗,旨在为临床治疗此疾病寻找更为有效的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各86例。纳入标准:(1)临床病历资料较为完整;(2)确诊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3)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性肝、肾功能障碍;(2)伴有恶性肿瘤;(3)孕妇或哺乳期妇女;(4)对本研究中使用药物过敏。西医组男48例,女38例;年龄42~73岁,平均(58.34±7.21)岁。中西医结合组男45例,女41例;年龄40~72岁,平均(57.12±7.0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措施如下:规律性血液透析、贫血纠正及降压治疗等。西医组另给予氯吡格雷(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122)治疗,首日服用300 mg,以后均每日服用75 mg,连续服用6个月;中西医结合组另给予氯吡格雷结合活血益气方治疗,活血益气方中药组成:黄芪、茯苓、川芎、炒白术、瓜萎、谷芽及麦芽各15 g,白芍、莪术、川楝子、枳壳、沙参、麦门冬、党参、陈皮、白及及丹参各10 g,砂仁及炙甘草各6 g,黄连5 g。1剂/d,以水煎煮取汁,早晚各服1次,连续治疗6个月,氯吡格雷服用方法与西医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LvDd、LVEF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3个等级,显效:相关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相关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无效:相关症状与体征未变化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不良反应包括: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及皮疹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较西医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对比

两组治疗前后Lv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LVEF均所有上升,且中西医结合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中西医结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西医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x±s)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n(%)]

3 讨 论

近年来,冠心病患病率持续增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临床常采用药物对其治疗,可有效延缓心力衰竭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西药治疗也存在一定负性作用,长期服用对身体健康不利。在此情况下,选择何种方式有效治疗冠心病成为临床治疗共同关注问题。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疗法被逐步应用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疗效确切。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较西医组更高;两组治疗前后LvDd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6个月后,LVEF均所有上升,且中西医结合组上升幅度更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分析原因为氯吡格雷属于一种血小板高度聚集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血小板受体和ADP的结合并可抑制ADP介导糖蛋白GPⅡh/Ⅲa复合物活化,进而对血小板高度聚集产生抑制作用,此外,也可对非ADP所造成的血小板聚集产生抑制作用[3]。口服氯吡格雷吸收较为迅速,在血浆中蛋白结合率高达98%,且在肝脏部位代谢,代谢产物对血小板聚集作用无抵抗效果。而中医认为冠心病病因为血瘀症候,病机为气虚,病程过长导致心阳受损、心失所养,加之水液泛滥,故犯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病机:气虚阳微、血瘀水停。在中医角度看来,强心、利尿于一定程度属对心阳虚衰与水液内停的纠正,故应用益气活血之法。活血益气方中黄芪、炒白术、茯苓及党参对胃痛喜温与泛吐清水患者有补益心气之功效[4];川楝子、枳壳对脘腹胀痛与嗳气叹息患者有舒缓心气、调理肠胃之功效;黄连、瓜萎对胃脘胀痛与口苦便秘患者有清热燥湿、扩冠脉血管之功效;麦门冬具有滋阴润肺、改善血流变之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谷芽具有消食和中、健脾开胃之功效[5]。由此可见活血益气方在治疗心力衰竭时属于多靶点共同作用产生疗效,而西医抗心力衰竭治疗可克服负性肌力所造成的心力衰竭风险。

综上所述,采用活血益气方结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疗效确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 寇 娜,薛 梅,曲 华,等.益气活血中药方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历史性对照研究[J].中医杂志,2016,57(24):2108-2112.

[2] 欧阳晓慧.消斑通脉冠心方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6,33(06):92-94.

[3] 陈会君,穆 雪,赵 菲,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中医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6,33(02):115-117.

[4] 王珊珊,张 红,陈 穗,等.磷酸肌酸钠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2016,11(02):154-157.

[5] 晋玉梅,杨宇平,方 芳,等.益气养阴活血祛湿法干预稳定型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对心室重构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02):320-323.

R541.4

B

ISSN.2095-8242.2017.049.9539.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氯吡益气格雷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