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育护理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依从性的影响
2017-11-03董晓娜张曼张歌
董晓娜 张曼 张歌
(1.舞钢市人民医院 骨二科 河南 平顶山 462500; 2.内一科; 3.急诊科)
引导式教育护理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依从性的影响
董晓娜1张曼2张歌3
(1.舞钢市人民医院 骨二科 河南 平顶山 462500; 2.内一科; 3.急诊科)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护理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舞钢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骨骨折患者5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所有患者根据骨折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干预组患者引导式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出院当天及出院1、3个月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均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依从性均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实施引导式教育护理,可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依从性。
髋骨骨折;引导式教育护理;髋关节功能评分;依从性
老年群体因年龄增长,骨密度不断降低,容易导致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病理特征为骨量降低、骨微细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等,易引发骨折。由于髋骨所受应力较大,因此,髋骨骨折发生率较高[1]。由于髋骨解剖学位置的特殊性,髋骨骨折的发生会对患者的行动能力造成显著影响,因此,患者骨折后生活质量高低与患者髋骨骨折后愈合好坏明显相关。引导式教育护理是一种通过引导员科学、有技巧的对患者的康复训练进行指导,以增强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护理干预模式。本研究通过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旨在探讨引导式教育护理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及依从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舞钢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骨骨折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经X线、髋骨CT及磁共振联合检查确诊,排除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62~74岁,平均(68.93±2.86)岁;骨折复位手术18例,髋关节置换术7例。干预组男10例,女15例;年龄63~76岁,平均(69.12±2.54)岁;骨折复位手术17例,髋关节置换术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根据患者骨折情况给予其相应的手术治疗及手术前后对症支持治疗,并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护理。
1.2.1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运动指导、饮食指导等,并在患者出院后在患者或家属主动咨询时给予答疑。
1.2.2干预组 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引导式教育护理,具体如下。
1.2.2.1建立引导小组 由康复医师1名及专职护理人员3名组成引导小组,根据患者关节情况制定围手术期及术后康复期引导计划。
1.2.2.2选取家庭引导员 从患者家庭成员中选取一名身体健康、心态好、具有一定文化水平、长期与患者共同居住的成员为家庭引导员,并建立微信或QQ交流渠道,对家庭引导员院外疑问及时指导。
1.2.2.3加强引导员培训 ①患者入院初期对家庭引导员进行为期3 d的基础康复知识健康教育,加强引导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②患者住院4~7 d内对家庭引导员进行相关康复训练技巧,并指导引导员使用康复训练辅助工具;③患者术后10~15 d对家庭引导员进行情景模拟训练,纠正引导员护理疏漏及不当。
1.2.2.4工作开展 ①患者围手术期时由护理人员与家庭引导员协同开展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初期以护理人员为主,之后由引导员进行,主要工作为引导患者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并及时给予鼓励,护理人员随旁监督、指导;②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每天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与引导员进行交流,询问患者康复训练情况,并对引导员所咨询的问题给予指导,并进行上门访视,2次/月,评估患者髋关节恢复情况及患者依从性,根据访视结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1.3评价标准①髋关节功能状态。应用Harris评分系统[2],从患疼痛程度、关节畸形情况、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等方面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状态进行综合评估,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髋关节功能状态越好[3]。②依从性。发放医院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日常饮食、锻炼、作息、复查等方面的完成情况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评估,每项最高均为10分,取综合平均分,得分越高,依从性越好。
2 结果
2.1髋关节功能评分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出院当天及出院1、3个月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均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分)
2.2依从性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依从性均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依从性比较分)
3 讨论
髋骨为人体最大的不规则扁骨,与股骨构成髋关节,若髋骨骨折后愈合不佳易影响患者髋关节的活动性及稳定性,直接影响患者行走能力[4]。患者术后常需进行长期的关节康复训练,但患者多因康复训练时间长、短期效果不明显而丧失训练积极性,极易影响术后康复效果。因此,临床需加强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骨折愈合效果、髋关节功能状态及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出院当天及出院1、3个月后Harris评分及依从性均低于干预组,研究结果说明引导式教育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依从性,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快速恢复。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考虑干预组患者康复较好的原因为:①引导式教育护理通过选用家庭成员为引导员,可有效减少患者对陌生人员指导康复训练的抵触情绪,提高训练依从性,且家庭引导员更易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及调整,促使护理更贴合患者情况。②针对家庭引导员进行阶段性培训,可有效提高引导员的综合康复护理能力,避免护理不当,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③在患者住院期间,由护理人员及引导员协同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引导员临床实践能力,同时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日常训练,控制日常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利于骨折处愈合,增强康复效果。④在患者家庭康复期间,对患者的康复训练执行情况及效果随时进行监督,对家庭引导员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答疑,可有效促使引导员日常护理实际落实,有利于家庭护理科学化、规范化进行,避免患者出院后护理断层的发生,促进其康复[5-6]。
综上所述,在老年髋骨骨折患者中实施引导式教育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增强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1] 魏金鑫,王欢欢,朱卫南,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医学,2017,38(1):39-42.
[2] 莫艳玲,杨锦媚,粟愿学.引导式教育在脑瘫儿童康复中的研究现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9):4079-4081.
[3] 朱敏丽,封秀琴,沈志坤.动机性访谈对人工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康复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2):1737-1740.
[4] 岳月娟,李爱琼,陈红涛,等.照顾者思维导图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7,32(2):81-84.
[5] 袁月环,梁珍玲,林俊,等.可视化健康教育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居家生活方式依从性的研究[J].中国医刊,2016,51(2):108-109.
[6] 乜广珍,张冬梅,张浩,等.电话随访式延续护理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38(13):1565-1568.
R 473.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0.090
2017-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