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苏氏世医传薪略述*

2017-11-03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中医文献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正骨民国天津市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杨木锐 王 淼

·流派研究·

天津苏氏世医传薪略述*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杨木锐王淼

天津苏氏正骨家学渊源,传承数百年。苏氏自创的正骨药品及正骨技术自成体系,独树一帜。通过研究多种文献记录,梳理苏氏世医发展轨迹,探析天津苏氏正骨家族历史流传脉络和各代诊疗特色,对认知苏氏世医的传承,尤其是民国阶段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医史文献学意义。

天津 苏氏 正骨 世医 流传脉络 中医流派 民国 医学史

《礼记·曲礼下》载“医不三世,不服其药”[1],意为不是三代行医,就不服用他的药物。一方面,古代的医学传承属于方技类,这种特殊职业大多父子相承;另一方面,传统中医药学是长期实践积累的结果,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有所积淀,才能学有所长。因此,世医历来为人所重。苏氏正骨是天津中医界极具影响的一大世家,下文对苏氏世医的传承予以介绍,并着重总结苏氏在民国这一特殊时期的发展特点。

苏氏起源及传承

天津苏氏正骨起源于明末清初,家学渊源,一脉系之,至今已七代,是苏氏自创的正骨药品及正骨技术的俗称。苏家子息繁多,成人后大多自立门户,因此药铺广开,包括健德堂、钰权堂、同德堂和世德堂等。苏氏正骨以治疗跌打损伤的苏氏万应膏(外用)、黑砂丸、苏七散等药物为主,并探索出一整套独特的正骨复位手法(摸、接、端、提等)和行之有效的骨折夹缚固定方法,方便易行,疗效显著。

据李然犀《旧天津的混混儿》记录:民国天津混混儿们被打折臂、腿是常有的事,于是便有应运而生 “正骨科”。正骨科创始人苏姓,当时称为“苏老义”。[2]苏氏正骨特长在于骨折损伤不需手术,仅凭手法复位,辅以药膏,见效快,不反复。治疗“科雷氏骨折”(尺桡骨远端双骨折),使用面棍整复竹帘固定法,疗效优于西医,价位也比较亲和,在天津颇具影响力。

苏氏第一代苏海丰,是明末清初天津人士。他在前人使用裹帘、振挺、攀索、叠砖、通木、腰柱、杉篱、竹帘、抱膝等器具治疗骨折的基础上,又创制了纸垫、竹篦、木板、膏药,更切合临床应用,逐渐形成名闻津门的苏氏正骨术,苏氏以此在天津立足,传承至苏积善(二代)、苏志益(三代)。据现有文献考据,明确记载的苏氏第四代有苏云峰、苏怯(又称苏老义)、苏老八爷,第四代至少有8位传人。到了民国期间,第五代广开门铺,一时声气大盛,包括苏筱峰、苏筱堂、苏少权、苏少荪、苏幼堂等至少9位传人,打响了“正骨苏先生”的名号,誉满津门。第五代传人中较有名气的有两个支系,即苏老八爷—苏幼堂—苏宝霖传承的健德堂,以及苏怯—苏少权—苏宝钊传承的钰权堂。苏家在津行医三百余年,家族十分庞大,至第六代,活跃于天津医疗体系的有苏绍三、苏宝钊、苏宝霖、苏宝良、苏宝诚、苏宝娟、苏宝芬、苏宝恒、苏宝铭等人;苏绍三经营同德堂,苏宝诚、苏宝良经营三德堂,苏少荪经营瑞林堂。新中国成立后,包括第七代传人苏玉增、苏玉亭在内的苏氏医家纷纷加入京津地区的多家医院应诊行医,或兼任骨科教学研究工作。苏氏不断积累临床经验,发挥苏氏正骨特长,融合西医骨伤科技术,提升理论研究,充实拓展家学。苏氏正骨丰富了我国的骨科诊疗技术,并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苏氏骨科家族兴盛,据《天津地方志》、《天津通志》、《中国骨伤科学辞典》、《津门医粹》、《申报》、天津档案网等文献、史料考证,可明确传承关系的人物如图1所示。

图1 苏氏正骨人物谱系图

传承人撷秀

1.不事刀锯,妙手回春——苏益三

苏益三,即苏志益。光绪十九年,举人高凌雯《志余随笔》卷五记载:“咸同间医士苏益三,能疗金创,虽断胫折胁,亦有妙法;但敷以药,不事刀锯,故愈后无残废之虞。苏氏习西教而实传蒙古医术,今子孙世其业。”[3]“能疗金创”,指跌打损伤的骨科。特点是“但敷以药,不事刀锯,故愈后无残废之虞”,光靠敷药固定即能达到疗效。“习西教”,指他是天主教徒,《沽水旧闻》则认为他学过西医。所谓“蒙古医术”,实指马上民族容易发生跌打损伤,故在骨科上有特殊的医术。总体而言,苏益三在实践中能做到中西医结合,常常妙手回春。史载,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将领林凤祥、李开芳率领北伐军数万人攻打天津,咸丰五年(1855年)北伐失败,林凤祥被俘。同年3月,苏益三为被俘经过天津的林凤祥治疗箭伤[4]。晚清民间常有斗殴,受损伤时必求苏先生治病,而成为晚清骨科之“神医”。民国时期,天津市说唱艺人还曾把第三代苏志益的正骨手法编成神奇的故事加以演唱。

2.出入名流,官方认证——苏少权

苏少权(1885- 1960年) ,十五岁从父苏怯学习正骨医术,1912年随父开业应诊。1920年在东马路设正骨科诊所,以正骨科苏家第五代见称于一时。苏家在东马路上还另有三家药铺,分别是“润善堂”、“颐和堂临时售货处”和“世德堂正骨科苏”。1930年任天津比商电车电灯公司附属医院医师,兼任天津市警察局消防大队常年医师。1941年移往住处金家窑四条胡同东头开业。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中西医联合诊所,后在人民医院中医正骨科任中医师[5]。

他开的药铺叫钰权堂,还为苏氏药物注册了“骨人”商标。《东亚晚报》(1938年9月14日)曾刊登过苏少权“本堂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防伪启事,可见药物的畅销及名盛一时。此外,苏氏正骨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1929年《申报》报道“飞机驾驶员坠机受伤”事件,苏少权被官方派遣为受伤的驾驶员诊治。[6]上世纪30年代天津著名的世情小说家刘云若在《旧巷斜阳》中也曾借小说人物之口,盛赞苏氏“有名士之风”。1956年,最早的甲骨文研究者王襄因骨折求助于苏少权,时年已71岁高龄的苏大夫仍能出诊,并与长子苏宝钊治好了王氏,王襄特地手书甲骨文楹联一副,高度赞扬其医术高明,赠予苏氏,题赠苏少权大夫联语:“奇方兄习千金要,家学曾经三折肱。”[7]

小说《俗世奇人》(2008年,冯骥才著)中有一篇《苏七块》,描述了一个正骨奇才苏金散,正骨手法高妙,药膏灵验,一次管好,手到病除,但以“七元诊费”立规矩,志节高尚,正是以民国天津的苏少权为原型,苏氏传奇绵延至今,于此可见一斑。

3.以药著称,正骨苏八爷——苏幼堂

《天津地理买卖杂字》(刘浚哲撰,1920年)里有这样一段话:苏先生,全知道,锦衣卫桥卖膏药。民国年间,天津流传的歇后语“苏先生的膏药——没病找病儿”,意指苏氏膏药可以自己寻找病灶,从而做到药到病除。民间俗语中说到的这位以膏药著称的苏先生,就是人称“苏八爷”的苏幼堂。

苏幼堂(1895- 1969年),名鸿鹰,是“正骨苏先生”另一支系。店铺原在河北望海楼三条胡同一号(即现金家窑三条胡同),后于1941年迁往东南城角路南四号,号称健德堂,健德堂售卖的正骨膏药均由苏八爷亲自熬制,用料考究,疗效显著。健德堂由三人合资,时年46岁的苏幼堂任经理,“知药性者”为其子苏宝霖和王锡龄[8]。

1934年苏幼堂曾任河北省会公安局正骨医官。1952年,全国足球赛在津举行,大会规定在苏家私人诊所就医也可报销,一时患者盈门。1963年经市政府批准成立联合诊所。新中国成立后,苏幼堂将正骨的祖传密方,公开献给了国家,新华日报还特意刊文予以表彰。

4.中西结合,创新垂范——苏绍三

苏绍三(1910- 1966年),字长义,苏氏第六代。自幼继承父业学习正骨医术,1931年始随父应诊,开业诊所为东南城角路西同德堂[9],施行骨科业务兼营药店(图2)。苏氏先后进入中西医学校,系统学习中西医知识。1934年6月毕业于天津私立新医学校(西医学校),1936年毕业于天津中国医学传习所,40年代初参加傅汝勤举办的第三届医学知新社讲习班,同班62人,融合中西医,有所创新,医术日益精进。苏绍三是苏氏骨科中第一位接受医学正规教育的传承人。

图2 早年的同德堂苏氏正骨广告

1930年代,天津有电车之后,因交通事故造成创伤和骨折较多,苏绍三曾受聘为“天津市电车公司”特约骨科医师。1949年后,兼任天津市公路运输工会工人福利医院(天津市第二中心医院前身)骨科顾问,1953年加入联合诊所,任副所长,并在天津第二医院骨科定期应诊,1957年参加天津市东南角卫生院,同时在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天津南开医院、天津人民医院、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等单位定期应诊。1953年应 “骨圣”方先之邀请,为在津举办的高级骨科医师进修班授课,与其研究,改进了原有的固定器具小夹板、竹篦等。

历经民国的传承与创新

民国这一时期,中医遭受来自“科学化”的冲击,苏氏传承人从传承、职业经营等方面,借鉴新的方式、方法,谋求自我更新和知识技艺的传承,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特点。

1.传承与学校教育并行

“祖传世袭”的教育方式受到质疑,学堂教育成为“医师”职业培养和育人成才的主要途径。苏氏虽是医学世家,但在传统文化观念中,“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因此儒学、举子业是他们谋求社会进阶的首选途径。晚清至民国,废科举,改帝制,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原有的科举仕途走不通了,世医传承人转向以医药经商为主业。尤其民国期间的子弟们开始中西教育并重,进入传习所及讲习班接受中医教育,同时接受西式中学教育,学习西医及西药知识,融合中西医学,更新知识,提升诊疗技能,并通过医师资格考试,获得官方认可。

2.行医方式更趋商业化

传统中医所赖以谋生的“铃医”、“走方医”(乡村),“医馆”、“坐堂医”(县城)以及皇家“太医院”的三级模式到了民国面临重大的挫折。天津作为开埠最早的城市,外贸交通发展兴盛,外来传教及医院建设起步早,中西医学交流活跃,民众选择多,择医思想较为开放。因此苏氏世家转向更为商业化的生存运营方式,如自开诊所倚重药膏售卖,寄托于大型商业组织(外企洋行等)进行企业服务,或者在政府部门的附属医院谋求个体诊疗的机会。更是通过刊登广告、加入行业公会、参加公益募捐、借助媒体力量自我营销,谋求更广泛的影响力和更高的社会名望。

3.结合社会所需广开药铺

民国时逢战乱,百姓流离失所,营养匮乏,械斗频现,外伤较多。苏氏骨科大多面向中下层群体,病患本身社会阶层较低、经济水平不足。苏氏世家结合社会需求,一方面钻研简便的治疗方法(苏氏正骨无需手术),同时倾注更多精力研制经济、价廉的膏药,广开药铺,由此获得了广泛欢迎,历经民国的发展,正骨手法更为精妙,药铺多达5家字号,药铺与诊所相辅相成,盛极一时。

苏氏骨科几代人经过数百年的临床总结和不懈努力,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正骨复位手法和行之有效的骨折夹缚固定方法,研制的治疗跌打损伤的苏氏万应膏(外用)、黑砂丸、苏七散等药物在天津乃至全国堪称一绝,成为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1] 杨天宇注说.礼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0:108.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文史资料选辑(第16卷第47辑)[M].北京:中华书局, 1964:164.

[3] 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旧志点校卷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724.

[4] 天津市文史研究馆. 津门史缀[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2:54.

[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天津近代人物录[M].天津:天津市地方史志编修委员会,1987:134.

[6] 申报.飞机驾驶员坠机受伤事件[N]. 申报(天津),1929- 11- 16(8).

[7] 王襄. 王襄著作选集(下)[M]. 唐石父,王巨儒,整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2092.

[8] 天津市药业公会.为发给健德堂等中药商执照事致天津市商会的函(附请领中药商执照清册及照片):1946.3.2[B].天津:J0128- 3- 008200- 013.

[9] 张俊英. 天津百年老街中山路[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143.

ABriefIntroductionofSU′sMedicinalGenerationHeritageinTianjin

YANG Mu-rui, WANG Miao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In Tianjin, SU′s Chinese osteopathic medicine has owned its academic family′s original inheritance for over 100-year. Products and skills of SU′s osteopathic medicine have formed one unique system with unparalleled models. Through researching multiple records of literature and reorganization of SU′s medicine development traces, this paper analyzes an original heirtage history and generational feature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SU′s family,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of medical historical literature on understanding SU′s generational doctors, on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especially.

Tianjin; SU′s; Chinese osteopathic medicine; generational doctors; original heritage histo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hools; the Republic of China; medical history

R-092

A

1006-4737(2017)05-0047-04

2017- 02- 28)

2016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国天津医家文献史料梳理与研究”(编号:NO.TJTQ16- 008)

猜你喜欢

正骨民国天津市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图说
有趣的云
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津农果树研究所
民国电影宣传有奇招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