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掩手太极之力
2017-11-03苏周
文/苏周
悟掩手太极之力
文/苏周
太极有“意领形随周身松,合掌沉拳蓄如弓。锤自心发同放箭,击前顾后似炮轰”的说法,有些练拳讲“练理不练力,练身不练招”,此处讲到掩手肱拳一势,对其发力之理和周身的要求体会:
在掩手肱拳中,将各关节腔以及各个骨节和全身的皮肉由内及外先松开、松透。最少内气也要浸透、润通。让五脏、六腑、丹田、脊背、拳、肘、肩、腰、胯、裆、腿、膝、踝、脚等各处都进入放松状态,使全身形成一种如绵似水的松柔劲,此为弹抖发力启动前的必备条件。
骨肉分离再团聚突出一个“灵”字:梢节领劲,源于全身各个梢节的梢尖,各梢尖领一节重量。如松腰吊胯,沉劲圆裆,他们之间相互松开舒展。师父练功时,从内到外松开后透出了极高的灵气和灵敏度;身法如蜻蜓蝴蝶,动作如影随形,是当今无二的灵。师父把全身梢尖的劲都充分领起,把被领的梢节用内气浸透润通,让其均能随各自梢尖的领劲运动。梢尖上的那个领劲控制极小,在拳论中讲:气之发动起于梢节,內走五脏六腑外走肌肤毫毛。这是我师父练灵劲的其中一种方法,也是利用力学中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原理。
脚下生根:把腰胯腿脚自身的重量先螺旋下沉松至脚底,使脚底对地面产生一种自然的螺旋劲,同时地面对脚底就产生反作用力。就是启动发力动作时所谓的脚蹬地,这时绝对不能用脚使劲蹬地,要以腰脊为轴加快转体速度,松腰坐胯、腰胯旋转裆扣圆。控制脊柱和会阴垂直延伸到地面的这根直线不能摆动。脚底又分脚跟和脚掌,把腰裆劲沿大腿内侧和后侧松过腿弯后再松到脚跟及脚底,脚内侧为实,脚底为虚的那一部分五趾抓地,通过沿脚下地面引至脚外侧和脚掌,再通过脚趾、脚面、脚外踝骨、小腿前骨和外侧膝盖骨、大腿骨、胯骨、螺旋上升回至腰裆,再顺脊背、肩、肘、手进行依次往上螺旋引领,用螺旋劲催动,让自身与大地有一个循环劲。自身与大地之下和大地之上的阴阳二气进行循环,这样练对膝关节没有任何影响。师父在一次公开课上回答公众的提问,关于如何解决练拳膝盖疼,师父是这样讲的:练拳时螺旋上升或螺旋下降就不会膝盖疼。用这种方法会使脚下生根,可以避免膝盖疼。
快速旋转:在以腰脊为轴,转腰胯的过程中,各皮毛梢尖引领住各自的内劲和内气往外卷曲,内气往外松掤外催,缩小旋转半径和弧线,加快线速度,因为线速度与圆的半径成反比,半径越小线速度越大;当圆的半径一定时,线速度与角速度成正比。角速度一定时,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减小转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离心力,加快螺旋转速,提高转动的灵活性和灵敏度,这是解决转体慢的其中一个技法。同时更要使肢体里的内气灌透、灌满、灌穿、灌通、灌实后下沉为根,增强全身饱满内气的密实度,加快内气在肢体内与大地以及自然之气的流通和流速。着重突出一个内气催,催的要领是快。因为只有快速才能节省内气,才能产生师父经常讲的旋贯力和沉闷劲,才能有实用价值。
当拳转过来后,就是拳将要从圆的切点顺着圆的切线螺旋直线前冲时,这时脚才能主观蹬地再次加快出拳的速度,这时的脚蹬地与前拳后肘落点的时间已经很近了,使整个转体的过程在转速最快时拳和肘同时落到位。这如汽车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原理一样,全身无一丁点僵犟处。只有这样才能把全身的劲完整快速地送到拳顶和肘尖上,拳肘落点才能松沉。一定要加意念把胯松坐到脚跟直至地里。这时大地会同时对你的脚底产生反作用力,这种反作用力与你向大地所加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无时间差,自始至终都要把内气卷住,中途内气不能有脱离泄散的现象。只要把内气合住,内劲自然就能合住。反之僵劲、顶劲、犟劲、笨劲、拙劲就会又出来了,只不过是大小而已。
观师父发力:松放劲如海浪撞击海岸一样惊涛拍岸;穿透劲势如破竹;松沉劲滚雷沉恐;拳法顺畅自然。真是完美的诠释了那句口诀:
上打咽喉下打阴,左右两助并中心。
上鼻下臁兼两眼,脑后一击要人魂。
太极冲拳螺旋劲,缠丝拧出快似电。
前发后塌劲要松,发劲全在腰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