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翼稍小翼
2017-11-02王梓超
王梓超
在乘坐飞机的时候,我们经常能够看到飞机的机翼翼梢有个“小翅膀”与机翼基本保持垂直,我们自然而然发出疑问:这个“小翅膀”是什么呢?显然,这肯定不是装饰部件,对于奉行“重量即成本”观念的民航业来说,绝不会为了单纯好看而增加飞机结构重量。翼梢的“小翅膀”学名叫做翼梢小翼,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对其定义为:翼梢的垂直延伸部分,可以改善飞机的燃油效率和增加巡航航程。
机翼的升力源自气流流过机翼上下表面后出现的压力差——相比机翼下方空气的流速,上方空气的流速更快。这样机翼上方的气压低于下方,这种压力差也就形成了向上的升力。不过机翼的长度总归是有限的,在翼梢处,气流将从机翼下方的高压区转向机翼上方的低压区。当机翼高速向前移动时,翼梢处的气流相对向后流动。气流向上并向后移动的结合,就会形成翼尖涡流。翼尖涡流会增加诱导阻力,从而降低机翼的效率,增加油耗,减小航程航时。翼梢小翼可以阻碍上下表面的空气绕流,降低因翼尖涡流造成的诱导阻力,提高升阻比。
上世纪70 年代NASA提出了现代梯形翼梢小翼方案。1976年,NASA兰利实验室的空气动力学家R·T·惠特科姆从鸟翅膀尖部的上翘小翅得到启发,提出了翼梢小翼的概念,并在2年后的1978年首次通过试验证明了在翼稍安装垂直翼面可以降低诱导阻力。翼梢小翼和惠特科姆的另两项发明——跨声速面积律和超临界机翼,使全世界军用和民用航空大大受益。 很多老旧机型在设计时原本没有翼稍小翼,但因为几年前国际油价一度飙升,翼稍小翼降低阻力减少油耗的优点对于航空公司诱惑不小,于是各航空公司纷纷要求飞机厂商加装翼稍小翼。如今,翼稍小翼已经几乎成为飞机的标配。有些飞机的翼稍小翼也成为识别机型的重要特征,比如空客A320系列的三角形翼稍小翼。而对于全新一代客机来说,由于复合材料的大量使用,使得机翼的制造技术有了革命式的发展。这使得翼稍小翼并不像过去那样仅仅是一个垂直于机翼的独立构件,而是将机翼和翼稍小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比如波音787、空客A350和中国商飞的C919。這些飞机的翼稍部分逐渐上翘,形成完美的过渡曲线。这让翼稍部分的流场进一步优化,从而达到增效节油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