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绥阳芙蓉江源头徒步行记寻觅北纬30°上的风景之王

2017-11-02高原

城市地理 2017年4期
关键词:队长

高原

北纬30°可谓足世界上最神秘的地带: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传蜕中沉没的大西洲、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恐怖、怪异、迷幻,拥有太多的木解之谜。在这条纬度线上,贵州绥阳境内的宽阔水原始森林就位列于此,是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号称地球上的“绿宝石”。而在原始森林深处,有一个人迹罕至的惊世奇观——中国大地缝,被探险者称为“贵州百慕大”,当地人称为“十二后背”。横穿这一地区,浮光掠影地领略它的风采,就是我们此次旅程的最大目的。

徒步线路:公馆桥→银瓶村→香树湾→嵋蝗沟→太阳山→宽阔水→虎寨→底水村→油桐溪峡谷→落水井水库→杉木菁

徒步行程:46公里

人数:8人

历时:3天

方式:背包徒步穿越

线路背景:这条线路无比神秘,几乎找不到关于这里的任何文字记载,就连当地的采药人也望而却步。原始森林密布,环境异常险恶,野猪成群,时有野豹出没,毒蛇遍地,峡谷地缝的落石让人防不胜防,溪水冰冷刺骨,谷底水位瞬间可能会上涨数十米,只要进入就没有退路,险象环生,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致命……“十二背后”生态保护区号称是中国旅游的最后一把匕首,是中国风景的压轴之作,下辖双河洞国家地址公园、清溪峡景区以及中国大地缝,约有600平方公里的面积。其中,中国大地缝的前身叫做油桐溪大地缝,当地人称之为“十二背后”大地缝。

难度指数★★★★★

体能指数★★★★

风景指数★★★★

危险指数★★★★★

启程赤尾溪,公馆桥上怀古寻幽

线路:温泉镇→赤尾溪→公馆桥

阳春三月,桃花初绽,天气却依然春寒料峭。我们组成的驴友小队从重庆出发,风尘仆仆赶到贵州桐梓的绥阳县,在一片陌生的地域开始了这次有着特殊意义的徒步旅程。

起点是芙蓉江上游小镇温泉镇,我们采购了路上必须的补充物资以后就踏上了行程。沿着芙蓉江支流赤尾溪一路走去,路旁桃花吐艳,道路弯曲但很平阔。据当地老乡介绍,我们所走的这条公路其实就是古代黔北至川南的一条重要驿道,但现在已经扩成了宽阔的公路,古老的痕迹已经荡然无存。欣赏着周边连绵的群山和脚边清澈的溪流,不知不觉走了5、6公里。刚走过公平村,绿树掩映中就出现了一座壮观雄伟的古桥,它就是名声远扬的“公馆桥”,建于清光绪丙午年,为蛋形石拱桥,全长72米,跨径39米,高23米,宽9米。桥面南北两头,各雕塑了两尊雄踞的石狮。

听当地老乡说,早在清末民国初年,这里已经是民居集中,行人熙攘,沿街的客栈、饭庄、茶馆为过往的商旅提供食宿,而中街的“公館”,则专门接待州府官员。当时人们过河只能在船塘渡坐船才能到对岸。但一旦春洪骤至,赤尾溪波浪翻滚,洪流拍岸,渡船无法摆渡……直到丙午年冬,石匠师傅吴明空、木匠陈福堂带领300位工人,开山取石,修建石桥。历经三载,与宣统元年告竣。环桥观赏,两边护栏镂雕的翠竹幽兰、荷花芳草、云龙跃虎、葫芦琴键等,栩栩如生,横坊上飞檐斗拱,造型极为精美。

据说当地人在外面认老乡,公馆桥便是标签。通常会抛出三个问题:“哪里一石三步梯?哪里石梯有个太极图?哪座桥上有座桥?”如果答对了,便是真老乡;答不上,你就是冒牌的。

路遇风景诱惑,误走罗家梁子

线路:公平村→青杠垭→银瓶村→枫香树河→罗家梁子→香树湾

告别公馆桥,沿来路回到不远处的公平村,从这里分路走进沟壑间的一条岔路,沿着谷底行进,只见两边坡上村舍星罗棋布,好一派田园风光。越往里走,两侧山势越来越高峻挺拔,但脚下的路依然坡度平缓,过了青杠垭,一直走到寒风尖,坡度突然加大。但因为四周始终有居民田园,道路还比较顺畅。又沿着一条石阶小道上到展龙垭,房舍田地越来越稀少,沿途几乎很难见到人。再往前,就是盘曲在山间的茅草路,植被茂盛,荆棘丛生,遮挡难行。经过桃子坪,上到地势较高的谭家山,回头望去,只见梯田纵横山间,四周高山环绕,世外桃源的气息非常浓厚。

接着就是一条乡间机耕道,一路缓坡下行,不久就到了县道旁的银坪村。走到一户老乡家歇脚,这家姓周的大姐非常热情,为我们煮了热腾腾的面条,面上还放着腊肉丝,众人内心感激不尽。

吃过午餐精气神就恢复了,前面的一段长路都是沿着县道行进,虽是平路,然沿途山势峭立高峻,如云压顶,使人感受到压抑和震撼。路的左边就是我们这次路程的核心区——“十二背后”所在的崇山峻岭。因为山势高耸,丛林密布,无路可进,队伍只能沿着公路行进。

道路沿着枫香树河蜿蜒伸展,这条河也是芙蓉江上游的重要支流。河水清澈见底,水流声清晰地回荡在山谷之间。行进了约80多分钟,过了吊脚岩,到了一个叫小寺村的地方。此处群峰凸立,绝壁环绕,山峰间一处沟槽往里延伸。我们被这里的风光所吸引,想试图从这里找到一条进山的路。但从当地老乡那里打听到,以前通往山岭深处的路因为近年来行人稀少,已经被乱草掩盖了。

但当地人的介绍反而激起了我们的兴趣,更想进去探索一下,就一个劲地朝里钻。过了仓子头沟口,里面赫然宽敞,层层叠叠的梯田如扇形朝里延伸。顺着叫做罗家梁子的山坡中间的小道朝上走了约1公里,发现路果然隐没在林木乱草之间,骤然消失不见了。前面山高林密,深不可测,我们只得放弃,不得不按原路返回,重新回到县道继续前进。

在此提醒一句:当地人的话还是不可忽略,否则就像我们,浪费时间,白走一趟。

深入原始森林,高山湖泊寻幽

线路:蚂蝗沟→大垭口→太阳山→宽阔水库→甄沟→虎寨(扎营)

继续往前,就是一段绵长的缓坡,走起来好像无穷无尽……缓坡的尽头并不是我们期待的下坡路,而是盘旋上升的陡坡——蚂蝗沟。每一处拐弯都是180度的急弯,如遇车辆过往,必须停步让车。脚下是云雾缥缈的万丈深渊,头上是陡峭的山峰,尽管无限风光,我们还是盼着尽早离开这处暗藏危机的地方。

拐过了6道大急弯,上升了约300米的高度,终于到了大垭口,这里出现了一条分路,就是通往“十二背后”核心区的道路出现了。这是一条非常狭小的公路,仅容一车通行,但因为地处偏僻,整天也见不到一辆车。越往里走,森林越是幽深,海拔已经达到1500~1600米的高度了,山风过处,寒气逼人。

“这里应该是‘十二背后中的宽阔水原始森林了。”身形骨感的老驴迎客松一边提醒我们一边说:“据当地老乡说,这里时有金钱豹、云豹,林麝、野猪等野兽出没,千万要小心,不要走单了啊!”本来环境看上去就有些渗入了,加上迎客松的这几句话,我们每个人的心都不由地提到了嗓子眼。

路边荒草茂盛,道路变得越来越窄,林木遮天蔽日,如在洞中穿行。终于,经过一段下坡,前面变得敞亮起来,一湾湖水扑面而来。这里并不是宽阔水水库,而只是一个无名湖泊,但它旁边却有个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景点——太阳山,在海拔高达1500多米的山顶,长满了奇花名木,也是看日出、赏夕阳的绝佳地方。

顺着太阳山的山脚往下走,就是一片茫茫无际的原始森林,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就在森林的最深处,一处宽阔的高山湖泊悄然出现——宽阔水库。只见湖泊微波荡漾,四周山色倒映,不时有雀鸟飞出丛林,盘旋湖水上空。更有山峰间山涧溪流,幽深隐蔽,源源不绝地静静流淌,给湖泊提供了充足的源泉。就连少言寡语的驴友白云飘飘也不由得感叹起来:“这真是到了世外桃源了啊!”

经过一番商议,再参照GPS地图上显示的信息,我们没有按原计划沿着湖边的乡间公路朝茅垭镇方向下山,而是走相反的方向,回到开始经过的松林垭口,朝着更深的山林走去。沿着森林边缘的缓下坡,弯弯绕绕地走了好几公里路程,到了学堂坪,几户农舍紧靠山林边缘,偶尔可以听见鸡犬声打破山野的寂静。接着又顺着甄沟走到三岔河,这时天色渐渐变暗,我们只得加快步伐继续沿沟而进。急行军约半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当天的宿营地虎寨。

环顾四周,山林环绕,人户稀疏,终于找到一户姓赵的农户院落,与这家主人商议后决定在此扎营下来……夜里,我们围坐在主人家温暖的炉火前,一面烹煮晚餐,一面谈笑风生,看着外面黑漆漆的山野,感受着这里世外桃源般的美景。

长途奔袭荒野路,底水村相会好客向导

线路:鸡公顶→老岩坝→后河→底水村

清晨起来,厚厚的山雾笼罩山岭,好像整个世界都被雾水所浸湿。等我们装好背包再次出发的时候,顿时觉得背包比昨天重了好多,好像是把一夜的露水都背在了背上。

因为前面的岔道太多,容易迷路,赵老乡一直把我们带上到鸡公顶,这里高屋建瓴,真的是一览众山小。老乡让我们就顺着小道超沟谷深处下行,然后他就离开了。到了沟谷深处,四周田野荒芜,山雾萦绕山峰,环顾四周,渺无人迹,我们不敢过多停歇,继续沿着一条隐藏在荒草间的若有若无的小道朝前面的垭口攀行。垭口前面就是老岩湾,过了一段灌木丛生的羊肠小道,到了一处小村落老岩坝。在这里的农家补充了饮水,又继续上路。

接下来就是弯弯曲曲的乡村道,因为道路比较好走,众人都加快了步速,2小时后到了分路口炉厂岗,沿着叫做后河的溪流边的小道又走了1小时左右,中午时分到了底水村,这里就是“十二背后”的中心区域了,虽然带着赶路的辛劳,但我们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底水村的杨队长是之前预约好的向导,他家住在村子中间的半坡上。我们到达时杨队长已经准备好了午餐迎接。围坐在炉火旁,嚼着老腊肉,吃着自家做的豆腐干,端着高粱酒,话题自然而然地聊到了关于峡谷的各种传闻。

想必每一个听说“十二背后”的人,都会瞪大眼睛一脸茫然地问为什么,然而至今这仍是一个谜。当地村民中有人说清朝就有,有人说是明朝,就连九十岁的老人也说不清它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因为那里有十二口深潭、十二道拐弯、十二道岔道……谈沟色变,谈缝色颤,谈到“十二背后”,那就是胆寒心惊。曾经有3名外地采药人,进入峡谷后音信杳无,若干年后,才在油桐溪下游发现被水冲出的三具人头骨。

在我们看来,“十二”合在一起就是“王”字,背后有隐藏、不为人知的意思,也许,“十二背后”就是“被隐藏的风景之王”的意思吧!

“这次我们没有做深入穿越的准备,所以只能浅尝辄止,感受一下‘十二背后的险与奇就行了。”我说。“是的,这样安排的话比较合理。”杨队长呷了一口酒,点点头说:“‘十二背后虽然全程不足14公里,但地形及其复杂。上次政府组织人用了两天,才从第一段马夹岩穿出来,真的好险!现在气候寒冷,也不容许在沟里的水里长时间行走,靠着水边走话荆棘杂草太多,也难以行进的。”

听罢,我们把背包都放在杨队长家,然后只携带水、少许干粮、头灯、定位GPS以及简单的药品,杨社长则多带了一根安全绳、一把手电,就一起出发了。

艰难下行深入地缝,數度历险人问地狱

线路:营盘→冲子岩→油桐溪地缝

营盘是明清时期当地人躲避土匪的地方,从杨队长家后院出发只需要半小时的路程。营盘地势险要,依山而建,前是悬崖,背靠绝壁,狭窄处则有石头磊建的城墙,一道一道形成屏障,通道只有一两米宽,城墙内最宽处不过7~8平方米。

顺着崖壁边的石阶上行,到了冲子岩,下面就是一段深达400多米的陡斜下坡。只见山崖边一块巨石立于悬崖边沿,人轻轻一推就会摇动,但不管怎么用力也无法把它推下深谷。下坡蜿蜒曲折,只能在杂草灌木间寻路穿梭,依稀可见以前采药人留下的印迹。越往前走,灌木密度越大,约60~70度的坡只能靠着树干藤条来稳住重心,荆棘和草藤不断地扯挂着衣服和头发,还没有走出多远,驴友八月雪的手背上就被刺划出了一道血印,多数人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刮伤。

更恼火的是,长年的积累形成的地表腐叶厚达数寸,软滑如泥,鞋子常常深陷其中。越往下走,草藤交织间的枯枝极多,手很难抓到能借力之物。如果不注意踩到较厚的腐叶中夹杂的乱石,足下稍用力过度,就会把石头蹬滚下山,为了避免伤及同伴,队伍尽量斜向顺势溜下。

接近2小时我们终于下到谷底,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襟,接下来逆着沟谷往上走,10多分钟就到了“十二背后”的源头。站在沟底抬头仰视,只见天空变成了不规则的圆盘,从上至下陡立的岩壁黑黢黢的,似乎正朝人迎面扑来。杨社长带着我们沿着沟谷朝着下游走,只见沟谷中乱石横陈,水流尚浅,常常只闻其声,不见其影。虽然入春以来春雨绵绵,但山里并没有形成象雨季那样的水流,仍然只是涓涓细流,没有让路人陷入裸足入水的窘境。雨季冲刷过的卵石形状各异,表面光滑如玉,踩在上面也要格外小心才行。中途遇见一根石笋直立冲天,犹如蛟龙坐镇。一路走去,发现深谷中有黄莲、石笋……还有许许多多叫不出名字的珍贵植物。

幽静的沟谷如同与世隔绝的另一个世界,除了脚步声,还可以听见从山顶上掉下的落石撞击地面的声音。幸好的是,队伍比较顺利通过了这一陷阱。

越往前走,两面的高山越来越靠拢,峡谷变得越来越狭窄,让人感觉到世外仙境的同时,也开始有了一种莫名的担忧和恐惧。我们相互搀扶,相互鼓励,继续探索前行。狭窄的地缝也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双手各撑住一座大山的机会,顿感豪爽的同时背上也有了丝丝的凉意。石壁上滴水一顆一颗地往下滴落,千百年来流水侵蚀的两壁光滑湿润,人声、水流声混杂在地缝里经过石壁反射,回声荡漾,悠远诡异。

队伍跟随着杨队长的足迹从谷口顺着山壁小心翼翼地往下行。杨队长手里拿着镰刀不时坎开拦路的藤蔓枯枝,并且剔除留在路面上非常湿滑的青苔。地缝两侧的石头很光滑,很多地方根本找不到一处能抓的棱角。不久又遇到一处约50公分宽,也是长期激流冲成的凹槽,成60度的坡度,里面带着水迹,极其顺滑,坐在里面可以一下子梭滑下去,想不到在这里还能过了一把幼时常常玩耍的梭梭板。

地缝内阴暗潮湿,乱石表面呈现出大面积的朱红色斑纹。狭窄的地方呈螺旋状的弧形,上方的光亮可以折射下来,光滑的岩石表面能看到微弱的反光。一阵阴风吹过,潮湿的气息霎时间裹住全身。

“蚂蝗!”走在队伍前面的迎客松站在只能看见他人头的岩坎下,突然用手掌拍打自己的颈项,然后大声提醒道:“各位小心!”

沧海迅速顺势而下,在迎客松旁边给他仔细查看。所有人也都停下脚步自己检查,还好,没事,继续下行。前面是45度的斜坡、6米多长、1米宽的沟槽尽头是高达6米多的悬崖。杨队长方向绳索,手抓住绳索的另一头跪立在凹槽中靠手的力量脚的支撑缓慢地往下移动。

走在最后的我无法收回绳索,只能又顺绳而上,解开抛下绳索,徒手缓缓下滑,到了崖壁尽头还是被困住了。光顾四周,只见崖壁上光滑无比没有手抓的地方,无路可寻。迎客松用力抛上绳索,杨队长在半壁之间找到一处凸石,勉强挂住绳索,用力稍一松动就有滑出的危险。杨队长在下面绷紧绳索,其他人搭成人梯接应,经过周密的配合,才终于熬过此关。

路象蛇形一样在岩石的夹缝中蜿蜒穿梭,犬牙交错的缝壁上方逐渐合拢,紧紧剩下一线亮光,两边的石壁黑压压的,像两堵倾斜的墙壁,随时可能挤压过来,逼得人喘不过气来。

前方越走越暗,甚至没有了一点亮光,几乎是摸黑前行,最前面的是迎客松和杨队长,被一方大石头挡住去路。迎客松爬上石头查看,两边是绝壁,只有这前方的跳坎可以下去,似乎再也无路可行,而跳坎下面只有7~8米高的水潭。我正准备解包拿绳索,赶上来的杨队长叫迎客松下来,说路在下面,迎客松还在犹豫,恍惚中只见杨队长已从我旁边一个约50公分的小洞中往下梭滑下去,众人这才醒悟过来。

绕过曲曲弯弯的石缝,前面是10多米高的湿滑斜坡,为了避免趟进寒冷的水中,只能爬上山壁,穿进壁中仅容一人的小洞,爬在出口望着上下夹拢的岩壁,身悬在壁岩半空的我一下子紧张起来,时刻提醒自己千万小心,一旦摔倒掉落,那肯定是肢体破裂,心里期盼着能顺利越过。洞的出口有向上外斜,直通岩顶的石柱阻拦,通过时无法站立,身下又是深沟激流,不得不小心,只能靠双手用力支撑,慢慢地向前拖动屁股,一点一点地移动。石壁是新形成的石灰岩,爬行中稍用力抓捏立马脱落,只能靠在湿滑的悬崖峭壁中寻找稳实的落脚点,我们相互拉拽着,矜持着缓缓向前下行,终于走到油桶溪峡谷地缝中途唯一的一处缺口。

出险境如同新生,芙蓉江源头踏归程

线路:王家垱→水底村→落水井水库→杉木菁

从缺口出来,钻进丛林小道一路上行,一坡同样是枝枝叉叉,陡坡滑石。还好的是,比起来时的马夹岩,这里的高度矮了许多,爬了近200米,过了一道垭口,前面就是一处深山村落王家垱。再一次闻到了田野上飘散的油菜花香,看着鸡犬相闻的农家村舍,我们才觉得又回到了这个世界。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小时的分别,却好像经过百年的离别,暗自庆幸着从“死亡谷”获得重生,压抑的心情开始慢慢得到释放。

沿着阡陌纵横的田野一路走去,经过角口坝,终于在天色黑尽时分回到了杨队长家。兴奋之情早已被疲乏和困倦所征服,我们纷纷脱下早已湿透的鞋袜和衣物,放在火炉前烘烤,吃着杨队长家人准备好的晚餐……清理收拾停当,就匆匆钻入帐篷,倒头进入到梦境之中。

次日早起,收拾好背包,沿着乡村公路,经过1小时的行程,到了一座隐藏山间的落水井水库。虽是晨雾笼罩,但清澈的湖水倒映着朦胧的远山,别有一番动人。

沿田间小道走到沙老嘴,从这里沿八里坡缓缓上行爬到山脊,然后就是长长的山脊密林小道。此时天空飘飞起了蒙蒙细雨,打在脸上冷如冰针。山脊的路上下起伏,不时需要在灌木中穿梭。直到一处十字交叉的山岭,从这里下山,经过梨树坪,顺沟一路南行,终于到了这次徒步行程的终点杉木菁。

杉木菁是芙蓉江真正的源头,在这里只是细小一股溪流,从杉木菁旁的山涧中缓缓流出。而这股细流的最终源头则隐没在茫茫无际的崇山峻岭之中,难以探究了。

就在杉木菁水库旁的县道上,我们坐上了回程的班车。回家的路途似乎是漫长的,汽车在盘曲的山间公路上颠簸着……静静地看着窗外的远山。没有了来时的兴奋,有的却是身心满足后的疲惫。大自然总是会带给亲近它的人足够的奖赏——我们带着满足的喜悦,感觉到自己就是得到奖赏最多的人吧!

小贴士

“十二后背“”徒步攻略

1.下雨或天气有雨的可能,取消计划;

2.对穿越地区所知甚少,条件又复杂时,必须清走过的人同行或找当地人带路;

3.下到峡谷一般坡度较大,有落石,要注意队伍之间的距离和保护;

4.峡谷内可能遇到毒蛇,遇见蛇不要尖叫或惊慌失措,可停止不动并提示队员注意,若是没有危及我们,不能消灭处理,能让其自行离开最好;雄黄的药包,要准备一个防水塑料袋装好,装在腰间或包上;

5.攀爬岩壁时,要注意四肢一定要有三点支撑或者有保护的支点;有危险处,必须作安全绳保护之后才可前行;峡谷内湿滑,请带防滑好的鞋子,行走时注意脚下重心及平衡。

6.蚂蝗多的地区,打水时要用敞开或透明的容器,以便及时发现水中是否有蚂蝗;

7.如遇有人负伤,整个计划必须作出应变,全体放弃或部分人员带伤员撤退。

猜你喜欢

队长
Captain Marvel 惊奇队长
昆虫运动会
家有熊孩,乐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