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多维度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转型
2017-11-02宋鸿
宋鸿
绵绵发力 久久为功
“不忘初心,使命前行。”长久以来对实体金融服务的创新与坚守为华夏银行迎接“十九大”新的征程积蓄了力量,并引领其走向充满希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作为全国首家由工业企业组建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华夏银行25年的发展历程,矗立着两个巍峨的历史地标:一是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第二次浪潮中,华夏银行在“东方风来满眼春”之际成立;二是2012年中国进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改革发展新阶段,华夏银行立足实体,特色化推进改革。
可以说,服务国家改革大局和发展战略、助力市场经济和实体经济,是华夏银行与生俱来的优秀基因。这一基因在“十八大”以来的5年间,日益彰显出强大的活力,也不断收获着累累硕果。
与“时”俱进 创新无止境
来看一份最新出炉的华夏银行成績单:截至2016年末,华夏银行贷款余额12167亿元,是上市初期8倍,年均复合增速17.4%;营业收入640.3亿元,是上市初期12倍,年均复合增速21%;利润总额262.4亿元,是上市初期19倍,年均复合增速25.5%,比收入增速快4.5个百分点。对比过去,华夏银行几年来的发展可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稳健、高速、健康。
增长的背后,是华夏银行金融服务网点全覆盖、为实体经济提供最全面金融服务的重要直接体现。据了解,截至目前,华夏银行拥有40家一级分行、53家二级分行、886家营业机构,员工超过3.9万人,形成了“立足经济发达城市,辐射全国”的机构服务体系;与五大洲115个国家和地区的375个城市的1572家金融机构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建成了覆盖全球主要贸易区的结算网络。
量的增长,源于“不忘初心、不断前进”的坚守与创新。
华夏银行作为全国首家由工业企业组建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始终“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坚守服务实体经济。2012年以来,华夏银行更加快与时俱进,因时而谋顺势而为,坚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供给侧”改革激活需求端市场,通过改革创新、坚守本源,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当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实体经济蕴含着巨大的金融创新需求。华夏银行找准方向,聚焦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主体基石——中小微企业,坚定实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战略,不断谋求创新。
创新,成为华夏银行发展的基因。从创新年审制等举措发力服务“小微企业”,创新交流合作机制,积极引入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到响应国家战略,创新产品、服务,积极践行“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雄安新区”等理念;再到新发展环境下,紧紧抓住新机遇,借助金融科技打造智慧银行,创新推出“第二银行”;创新内外联动合作体制,加强同BATJ的强强联合;贴合强监管、严合规,打造严密风控体系;创新公益形式,打造“华夏之星”小企业公益平台;创新服务绿色出行,深化推广ETC卡……
产品、服务、体制、机制、合作、技术、理念、模式,华夏银行多维度不断创新,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全面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努力建设更具品牌特色的现代化商业银行,实现了实体经济和自身发展的双赢。而对于未来,创新无止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这是华夏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民吉对华夏银行未来打开新局面的寄语。创新,仍是重中之重。
以“实”为本 扎根中小微
近期,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和重要支撑,银行肩负着向实体经济输送“新鲜血液”的重任,反过来,实体经济也是商业银行生存的土壤。中小微企业是保持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而商业银行在服务于小微企业、支持创业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本立而道生。从2009年5月,华夏银行在总行成立中小企业信贷部,至今,华夏银行已逐步将普惠金融提升到战略层面,完善组织架构,实现了从注重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向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职能转变。这是华夏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一步。
近年来,华夏银行更是苦练内功,组建专业团队运营,建立“专业化经营、流程化管理、个性化考核、立体化营销”的小微企业服务保障机制;贴合小微企业特点,研发了“年审制”贷款等线下产品以及“网络贷” 等线上产品,不断完善特色产品体系;逐步完善覆盖面,推进创建全国网络。基于此,华夏银行逐渐形成了以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为战略目标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特色体系。
从覆盖面来看,截至2017年3月末,华夏银行设立了近60家小微企业金融部,140多家小微业务特色支行,及130多家小微企业客户部,服务机构已辐射至金融总量相对较多的直辖市、主要省会城市及重要地级市,在全行范围内初步建立起“总行—分行—支行”的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在全国共开设近180家社区支行,辐射约900多个周边社区,服务约上千万的社区居民。
除了对已有实体经济基石的小微企业进行金融服务,华夏银行还在增量上不断拓展。在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金融服务方面,华夏银行表现突出,在“双创”企业层面、“双创”个人层面齐发力,为“双创”企业提供良好的多元化融资环境,是“双创”企业的及时雨。
深耕中小微企业,华夏银行取得了服务客户与自身发展的双赢。数据显示,截至 2016 年末,华夏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2714.19 亿元,增速高于该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客户 28311 户;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为91.25%,高于上年同期0.07 个百分点;在业内率先完成小微企业“三个不低于”监管指标,小微企业贷款增量、资产质量在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整体排名居于中上位置,成为行业服务实体、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标杆。
顺“势”而为 助力大战略
助力国家发展战略,既是商业银行应担的职责和使命,也是自身发展的风口和机遇所在。
华夏银行自建行以来,始终把服务和支持国家战略摆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坚持贯彻落实“服务实体”理念,积极支持城镇化、现代服务业建设和推行绿色金融,大力支持服务“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国家战略,在助力国家发展战略中谋划自身发展特色和优势。
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例。作为立足北京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华夏银行把握历史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了相应的内部区域协同管理机制,从资金、产品、渠道、机构、体制、机制等八个方面研究提出具体的工作方案和措施,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打造了华夏京津冀协同卡品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市场反响强烈;设立了规模为100亿元的碧水蓝天产业基金,专项支持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资创新”项目成功落户华夏银行,其作为国内首家合作银行,和世界银行共同提供不少于等值9.2亿元的资金,为京津冀区域能效、可再生能源、污染防控领域项目提供项目融资支持。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这是国家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展望。在此方面,华夏银行更是先试先行,走在行业前列。近两年,贴合国家大战略,华夏银行在服务首都科技金融创新、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设、疏解非首都功能、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等方面多方发力,在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确立区域优势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回归本源,为服务实体经济“添砖加瓦”。
再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承包工程、投资设厂、并购、境外发债上市等需求日益增长,华夏银行依托“环球智赢”国际金融服务品牌,提供国际结算、进出口贸易融资、外汇担保、外汇资金交易、组合产品、国内信用证、代理业务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八大类60多项产品服务,构建了集咨询、结算、融资、避险、理财等产品于一体的行业服务方案。
农业发展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夏银行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对农业的金融支持,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参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投、融、顾、信”一体化金融服务,已在打造中国现代农业服务平台“金丰公社”中落地结果。据了解,华夏银行通过“投融顾信”一体化方案,建立了庞大的行业资源、机构资源及客户资源系统,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经营模式结合金正大行业龙头优势,升级产品销售模式,带动周边产业发展,让利农户。
除此之外,为贯彻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华夏银行还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重点投向国家政策鼓励、专业技术突出、管理规范的节能服务公司、节能减排工程承包企业、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企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大力发展强抵押的能效信贷、合同能源管理等绿色金融业务,扩大与世界银行、法国开发署等合作规模等等。这个成绩单,还可以列得很长,如世界银行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资创新项目、世界银行中国节能融资项目及法开署绿色转贷项目,“碧水蓝天”基金、绿色金融债券投资和新兴业务服务、ETC业务等等,都蕴含着华夏银行布局绿色金融、实体经济的深刻理念和久久為功之道。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重申“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这些新论断新思想,进一步坚定了华夏银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指明了华夏银行新时代的使命所在和发展方向。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华夏银行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奋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谱写新篇章、创造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