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EREC 3D全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的疗效比较

2017-11-02

关键词:嵌体全瓷牙体

申 鹏

(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口腔科,渭南 714200)

CEREC 3D全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的疗效比较

申 鹏

(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口腔科,渭南 714200)

目的:探讨陶瓷重建修复(CEREC)3D全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的疗效差异。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108颗)后牙Ⅱ类洞患者分成研究组(56颗)和对照组(52颗)各42例。研究组予以CEREC 3D全瓷嵌体修复,对照组则予以复合树脂嵌体修复。比较两组治疗后1年时嵌体修复效果[以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标准为评估依据]差异,记录其治疗6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预后效果(磨耗情况、邻接关系、嵌体颜色、继发龋齿、嵌体折裂、嵌体脱落等)评估结果差异。结果:治疗后1年时,两组USPHS评估结果显示:研究组边缘密合性、嵌体外形、牙体完整性及牙龈健康情况A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治疗6个月时,两组嵌体磨耗情况、邻接关系、嵌体颜色、继发龋齿、嵌体折裂、嵌体脱落等预后指标A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12个月、18个月时,研究组上述预后指标A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CEREC 3D全瓷嵌体对后牙Ⅱ类洞的修复效果及预后效果均较复合树脂嵌体突出,临床可将其作为一种可行性治疗途径为患者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提供条件。

CEREC 3D全瓷嵌体;复合树脂嵌体;后牙;Ⅱ类洞;修复效果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及医疗技术的革新,牙科治疗逐渐步入数字化时代,以计算机数字化为基础的一批尖端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可行性途径创造条件。陶瓷重建修复(CEREC)作为其中最受瞩目的一项尖端科技,历经数十年的发展现已研发到第3代,具有操作性强、耗时短、无需印模、美学效果理想的优势[1],可极大程度上简化操作步骤、节省治疗时间,对提高治疗效率、满足患者美学需求等具有积极意义[2]。本研究为探究CEREC 3D全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嵌体在后牙Ⅱ类洞临床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差异,选取84例(108颗)后牙Ⅱ类洞患者为受试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108颗)后牙Ⅱ类洞患者为受试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口腔科学(第8版)》[3]中后牙中、重度缺损相关诊断标准及后牙Ⅱ类洞制备条件者;②符合《美容牙科学(第2版)》[4]中相关治疗适应症者;③牙齿牙髓活力检测结果正常且牙周健康、口腔卫生状况良好者;④年龄为18~70岁者;⑤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⑥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者。排除标准:①患牙过度磨损者;②患牙超过2颗者;③咬合过紧者;④合并牙周病、其他口腔疾病、精神疾病、意识障碍、严重器质性病变、凝血功能障碍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⑤孕期或哺乳期妇女;⑥年龄不足18岁或超过70岁者;⑦口腔卫生状况不佳或牙齿牙髓活力检测异常者;⑧相关治疗禁忌症者;⑨随访期失联或中途更改治疗方案、转院、死亡者。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108颗)后牙Ⅱ类洞患者分成研究组(56颗)和对照组(52颗)各42例。研究组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18~65岁,平均(46.2±4.8)岁;位置:前磨牙18颗,磨牙38颗。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18~66岁,平均(46.5±4.6)岁;位置:前磨牙17颗,磨牙35颗。两组患者上述基数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参考《美容牙科学(第2版)》[4]中相关内容,由同一名医师完成修复治疗工作。

1.2.1 研究组 予以CEREC 3D全瓷嵌体修复:①使用柱状金刚砂及裂钻行牙体预备:去除腐质龋坏,清理倒凹和薄壁弱尖,保持其同对颌牙见有2mm左右空隙,按照嵌体修复要求做洞底、洞壁平直、向颌面外展8°的箱状固位形;②采集光学印模:将制备的基牙表面干燥,喷涂一层均匀、平滑的薄层氧化钛粉末;采集基牙预备体的光学印模,放置咬合记录硅橡胶并指导患者正常咬合;硅橡胶表面喷涂二氧化钛粉末,采集对颌牙光学印模,建立数据资料;③设计:应用CEREC 3D软件设计并调整、修改出理想的轮廓线条,调整咬合及临接点的关系;④制作:将设计的最终数据输入计算机后选择合适的瓷块予以切削;⑤粘接与抛光:嵌体制作完成后指导患者试戴,氢氟酸酸蚀嵌体组织面后涂抹硅烷偶联剂;经双固化树脂粘结材料(RelyX™ Unicem)粘

接并调节咬合关系、抛光。

1.2.2 对照组 予以复合树脂嵌体修复:①牙体预备步骤同研究组一致;②取模和制作:硅橡胶取模后使用超硬石膏灌注模型,比色后由同一名技工使用P60光固化树脂制作嵌体;③粘接与抛光:嵌体制作完成后指导患者试戴,就位顺利后调整咬合,使用牙科用树脂粘结剂粘固,确认咬合良好后抛光。

1.3 评价标准

1.3.1 嵌体修复效果评估标准 以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标准[5]作为评估依据。该量表共含有边缘密合性、嵌体外形、牙体完整性、牙龈健康情况等4项内容,均分为A、B、C三级,嵌体修复效果越理想则评估等级越靠前。

1.3.2 预后效果评估标准 预后效果的评估内容涵盖:磨耗情况、邻接关系、嵌体颜色、继发龋齿、嵌体折裂、嵌体脱落等6项,参考文献[6]中相关标准评估。其中“磨耗情况、邻接关系、嵌体颜色”3项内容采用A、B、C三级评估法评估,“继发龋齿、嵌体折裂、嵌体脱落”3项内容则采用A、B两级评估法评估,嵌体预后效果越理想则评估等级越靠前。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时嵌体修复效果(USPHS)评估结果差异,记录其治疗6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预后效果(磨耗情况、邻接关系、嵌体颜色、继发龋齿、嵌体折裂、嵌体脱落等)评估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将文中相关数据输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1年时嵌体修复效果A级率比较 治疗后1年时两组USPHS评估结果显示:研究组边缘密合性、嵌体外形、牙体完整性及牙龈健康情况A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1年时嵌体修复效果A级率比较[n(%)]

2.2 两组各时间点预后效果A级率比较 治疗6个月时,两组各预后指标A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12个月、18个月时,研究组嵌体磨耗情况、邻接关系、嵌体颜色、继发龋齿、嵌体折裂、嵌体脱落等A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时间点预后效果A级率比较[n(%)]

3 讨论

嵌体修复是当前临床治疗牙体缺损的常见途径之一,其疗效多同嵌体材料及修复方式的选择关系密切[7]。相关研究认为,复合树脂作为一种可塑性强、使用寿命长的环保型材料,具有耐腐蚀、硬度大、抗磨、抗压的优势[8],由于其取材简单、生产时间短,现已被广泛用于牙科美容领域[9],为患者获得理想的预后效果提供条件。随着研究的深入,部分学者指出,复合树脂制作的嵌体虽表现出良好的可塑性、弹性及抗压性优势,但在光照后易出现向光收缩,致修复体边缘渗漏,增加继发龋齿风险,可影响整体治疗效果,患者预后较差。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是一项有机结合电子、数学、光学及计算机图像识别等内容的综合尖端技术[10],由德国西诺德公司历经数十年潜心研究而成,能借助虚拟工具对受试对象录入计算机内的影像资料进行调试、修整,以此简化取模型、临时冠的步骤,在60min内完成全瓷修复体,为提高治疗效率、节省治疗时间提供条件。此前有研究认为,CEREC 3D系统是提高修复体边缘密合度、改善修复效果的关键[11]。医师可利用该系统完成系列精确扫描、修整、制作工作,极大程度上减轻其工作强度,对减少人工误差、提高牙体制作、粘接精细度、改善修复效果等有利。本研究也就CEREC 3D全瓷嵌体及复合树脂嵌体在后牙Ⅱ类洞患者临床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展开探究,发现予以CEREC 3D全瓷嵌体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年时反映嵌体修复效果的相关指标(边缘密合度、嵌体外形、牙体完整度及牙龈健康情况)A级率明显高于采用复合树脂嵌体的对照组患者,同吴代舟等[12]报道内容基本一致,证实CEREC 3D系统制作的嵌体精确度更高、边缘契合效果更理想,对维持牙龈健康状态、降低继发龋齿、牙周炎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秦浩等[13]学者也在报道中得到类似结论,其认为CEREC 3D全瓷嵌体具有更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边缘密合性,无毒无害,可极大程度上延长嵌体使用寿命、降低受试者使用期内牙周组织感染、炎症的风险,于患者预后提升有利。

此外,本研究针对就两种嵌体的美学效果予以探究,发现CEREC 3D系统制作的全瓷嵌体利用计算机调取牙齿外形数据库的数据制作而成,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误差,综合考虑患者的美学需求、当前的审美趋向及患者实际口腔内基牙条件等因素,为患者及医师提供更多的选择方向,灵活性更强,故研究组患者嵌体颜色更接近自然牙的美学效果。王虎中等[14]学者也在报道中对上述结论予以认可。

除CEREC 3D全瓷嵌体的优势外,卢杨辉等[15]学者还就其不足展开分析,认为受陶瓷材质脆、易磕碰折裂的影响,接受CEREC 3D全瓷嵌体修复治疗的患者术后1年半内嵌体折裂、脱落等不良预后的发生率同予以复合树脂嵌体的患者大致相同,未见明显差异,与本文结论相悖。猜测造成两项研究结论不同的原因可能与受试者饮食习惯、嵌体保护意识、日常维护等因素相关,可扩大样本量并尽可能排除相关干扰因素后将其作为后续研究课题展开进一步分析。

本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果,发现CEREC 3D全瓷嵌体在后牙Ⅱ类洞患者的修复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但由于缺乏长期、大样本、多中心、随机性对照试验研究,本研究仍有部分结论存在深入探究空间,需进一步探究以获得更全面、严谨的报道结果。

综上所述,将CEREC 3D全瓷嵌体用于后牙Ⅱ类洞的修复治疗工作中,能凭借其耗时短、操作性强、美学效果好的优势,在提高修复效果及预后效果的同时满足患者美学需求,临床应用前景广阔;但该技术应用的陶瓷有物理性质脆、易折断的弊端,需进一步完善。

[1] 马毅慧, 郭家平, 王虎中, 等. 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与即刻CERECⅢ-3D全瓷冠修复的临床研究[J]. 口腔医学研究, 2012, 28(3):227-229.

[2] 杨坚, 冯海兰, 魏秀霞, 等. Cerec 3D全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美学效果观察[J]. 中华医学杂志, 2012, 92(12): 845-847.

[3] 张志愿, 俞光岩, 杨丕生, 等. 口腔科学[M]. 第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11-215.

[4] 王海林. 美容牙科学[M]. 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26-128.

[5] 赵祥宇, 邹彤蔚, 吴刘中, 等. CEREC 3 D全瓷嵌体与钴铬合金嵌体牙体修复的临床效果评价[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6(4):339-341.

[6] 周荣华, 王林虎, 刘俊, 等. CEREC 3D全瓷高嵌体修复磨牙残冠的疗效观察[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 31(8): 503-504.

[7] 张兰, 赵峰. CEREC3D瓷嵌体与钴铬烤瓷冠治疗后牙垂直型食嵌的疗效对比[J]. 西南国防医药, 2014, 24(1): 77-79.

[8] 汪磊. 流动树脂垫衬联合高强度流动树脂修复牙邻 (牙合) 面洞的疗效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5, 32(5): 970-971, 974.

[9] 程德盛.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成人正畸牙冠缺损的可行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20(21): 3051-3056.

[10] Tsitrou, E. , Tsangari, K. N. . Fracture strength and mode of anterior single-retained all-ceramic resin-bonded bridges using a CAD/CAM system [Bruchfestigkeit und Frakturmechanismen von kompositverklebten CAD/CAM-Freiendbrücken aus Vollkeramik im Frontzahnberei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ized dentistry, 2012, 15(2):125-136.

[11] 卢礼, 张纲, 张萍, 等. CEREC3D瓷嵌体治疗后牙邻面缺损所致食物嵌塞的疗效评价[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1, 12(5): 290-293.

[12] 吴代舟, 徐可卿, 方银珠, 等. CEREC3D全瓷嵌体修复下颌磨牙Ⅱ类洞1例[J]. 广东牙病防治, 2011, 19(10): 543-547.

[13] 秦浩. CEREC3CAD/CAM全瓷修复系统的应用及临床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 2014, 43(24): 2914-2916.

[14] 王虎中, 王林虎, 郭家平, 等. CEREC3D全瓷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的临床研究[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 26(9): 539-541.

[15] 卢杨辉. CEREC椅旁全瓷系统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 2014, 23(2): 144-146.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CEREC 3D all-ceramicinlays and composite resin inlays in restorations for backteeth typeⅡcavity

Shen Peng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Shaanxi Provincial Military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Weinan 714200,China)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chair-side economic reconstructionof esthetic ceramic (CEREC) 3D allceramicinlays and composite resin inlays in restorations for backteeth typeⅡcavity.Methods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84 cases (108 teeth) with backteeth typeⅡcavity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56 teeth) and control group (52 teeth),4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EREC 3D all-ceramic inlays for restora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posite resin inlays for restoration. The restoration effects [referring to modified 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 (USPHS) standard]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1 year after treatment. The prognosis (wear, adjacency, color of inlays, secondary caries, inlay fracture, inlay off) was recorded at 6 months, 12 months and 18 months after treatment.Results1 year after treatment,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USPHS showed that the edge adaptation, shape of inlays, tooth integrity and grade A gingival health rate in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grade A prognosis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12 months and 18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grade A rates of above index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The restoration effects and prognostic effects of CEREC 3D all-ceramic inlays are more significant than composite resin inlays in restorations for backteeth typeⅡcavity, which can be used as a feasible treatment.

CEREC 3D all-ceramic inlay; composite resin inlay; back teeth; type II cavity; restoration effect

R783.3

A

1673-016X(2017)06-0155-04

2017-08-12

申鹏,E-mail:913851831@qq.com

猜你喜欢

嵌体全瓷牙体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CEREC AC Omnicam椅旁CAD/CAM系统在后牙嵌体修复中的护理体会
嵌体冠修复磨牙残冠的临床研究
全瓷贴面修复前牙切缘切角缺损的治疗效果
应用椅旁即刻全瓷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研究
Xive种植体上行全瓷冠修复上颌前牙缺失的效果观察
不同材料嵌体修复邻(Ⅱ类)洞型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观察
预成玻璃纤维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