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虾连作与常规鱼混养水质对比试验

2017-11-02蒋春琴邓蕾

当代水产 2017年10期
关键词:青虾稻虾溶解氧

■ 蒋春琴 邓蕾

(1 浙江省兰溪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 兰溪 321100;2 浙江省衢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 衢州 324000)

稻虾连作与常规鱼混养水质对比试验

■ 蒋春琴1邓蕾2

(1 浙江省兰溪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 兰溪 321100;2 浙江省衢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 衢州 324000)

稻虾连作生态种养技术,既能净化养殖水质,又可提高水产品品质,还能生产优质稻米,可谓一举多得,充分发挥了不同物种间资源互补的循环生态效益。为探讨稻虾连作与常规鱼混养模式水质差异,我站在兰溪市雅滩水产养殖场选择塘口2个,面积40亩,开展稻虾连作与常规鱼混养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养殖条件

在兰溪市雅滩水产养殖场选择2口池塘,池塘编号分别为15#(稻虾连作)和16#(常规鱼混养),每口池塘面积20亩,深度达2.5m,池塘四壁水泥浇筑,确保塘埂不裂、不垮、不漏,以增强保水和防逃能力,并完善池塘的进、排水系统,确保进排水顺畅。另15#池塘在种养前先进行适当改造,用挖机挖掘池塘四周底泥使之形成一个环形鱼坑,并用推土机推平池塘中间部分设置种植区,面积约占池塘面积40%,用于种稻。

1.2 水稻种养

在15#池塘中间种植区种植水稻品种“芦苇稻”,该品种是利用现代诱变技术培育而成,芦苇稻株高度可达1.5~1.8m,叶片大而长,抗病虫性好,适合鱼塘种植。2015年6月10日,在池塘种植区采用直播的方式种植芦苇稻,开始鱼塘种稻。7月中旬在塘边30~50cm浅水带种植适量沉水性植物,有利于青虾生长。

1.3 鱼类放养

15#池塘采用“青虾+芦苇稻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在稻叶长出水面一段距离后,开始放养青虾虾苗,同时搭配适量的鲢鱼和鳙鱼鱼苗进行稻虾连作;16#池塘采用常规鱼混养模式,将鲫鱼、鲢鱼和鳙鱼进行搭配混养,投放规格和密度详见表1。

表1 15#和16#池塘苗种放养情况

表2 15#和16#池塘水体水质监测结果表

1.4 日常管理

1.4.1 投饲

养殖期间,15#池塘每天下午17时定时定点投喂1次青虾混合饲料,实际投喂量结合天气、水质、水温、摄食及脱壳情况灵活掌握。而16#池塘分早上8:30、中午12:00和下午16:30三次投喂,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4%。

1.4.2 水质管理

优良的水质有利于水生动物健康生长,减少病害发生,尤其青虾对水质要求较高,水体透明度应保持在30~40cm,6~11月份期间,15#和16#池塘每个月至少加注1次新水,高温季节可适当增加次数。为改良水质,7~9月份,15#池塘和16#池塘,每月分别调水1次。2个池塘分别设置了3KW增氧机、3KW底部微孔增氧机、全自动控制器,一般晚上22时至早上7时开启底部微孔增氧设备,中午13时至14:30开启增氧机设备。

1.4.3 病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从消毒、定期投饲、调控水质等方面着手,放养前1周使用适量生石灰消毒,改善底质。7~9月份高温季节,15#池塘和16#池塘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水体寄生虫,16#池塘每15m前后左右各设置1根竹竿,上面铺设5×5cm的防鸟网。

1.5 水体水质指标测定

每月对15#和16#池塘的水体进行定点采样,并送至金华某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检测水体温度、pH值、溶解氧、CODMn、亚硝酸盐、氨氮、总磷等指标。

图1 水质监测结果图

pH值、溶解氧的测定:两者均采用Bante900P多参数水质测量仪测定,其中pH值测定参照便携式pH值计法,溶解氧的测定参照采用《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HJ 506-2009)。

其他指标的测定:COD的测定参照采用《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GB/T 11892-89);亚硝酸盐测定参照采用《水质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GB/T 7493-1987);氨氮测定参照采用《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总磷测定参照采用《水质 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 11893-89)。

2 结果与分析

经过5个月的试验,15#和16#池塘水体水质情况结果见表2和图1。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15#池塘的亚硝酸盐、CODMn和氨氮整体趋势略低于16#,溶解氧和总磷整体趋势高于16#,水体的总磷稍高可能与种稻面积比例偏小、水位较浅、青虾饲料中磷含量有关。从整体来看,相较于常规鱼混养模式,稻虾连作模式对水体水质净化起到一定作用。

3 小结与讨论

稻虾连作生态种养模式对水质的调节具有明显优势。养殖过程中,青虾在稻田里活动觅食,可搅动土壤,增强水体土壤溶解氧和透气性,其排出的粪便及投饵残余的无机氮磷可被水稻充分吸收,令水体的CODMn、亚硝酸盐、氨氮等指标有所下降,可有效地改善养殖水体水质。同时,稻虾连作模式有效地利用了物种间资源互补的循环生态机理,降低了水体水质氨氮的排放,减少了渔药化肥使用量,发挥了生物综合防治作用,有利于养殖水体的净化,达到节能减排、减少污染的功效。

猜你喜欢

青虾稻虾溶解氧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北方高寒地区淡水青虾孵化育苗试验
Autosomal recessive 333 base pair 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lpha subunit deletion in very 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东平湖溶解氧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南黄海2018年夏季溶解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浅析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青虾有价无市,塘口价卖到看120元/斤!这个小品种为何没有得到重视?
2019年第一季稻虾行情报告新鲜出炉,致敬奋战在一线的广大虾农们
爱美的小青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