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特点探讨

2017-11-02王邦俊

保健文汇 2017年6期
关键词:误服血气消化道

●王邦俊

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特点探讨

●王邦俊

目的:分析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特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5年2月~2017年2月,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44例。结果:出现系统损害77.3%,神经系统损害70.5%、消化系统损害34.1%、呼吸系统损害2例、心血管系统损害2例、血液系统损害2例、泌尿系统损害1例,水电解质紊乱54.5%、白细胞异常47.7%、心肌酶异常38.6%、血糖异常27.3%、肝功能异常7例、凝血异常6例、酸碱紊乱4例。12例出现后遗症。24h后BUN、K+、血糖、PaO2、PaCO2、RR、HR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系统损害出血率高,需重视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等检验,动态判断患儿的病情,以指导护理、治疗。

小儿;急性中毒;护理

急性重度是小儿常见危重症,也是儿童死亡、残障的重要原因之一。经消化道吸收中毒占小儿中毒的70%~90%[1]。小儿年龄小,急性中毒后大多发病迅速,进展速度快,容易出现呼吸衰竭、器官功能障碍,总结护理经验非常必要。2015年2月~2017年2月,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44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4例患儿,其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1月~14岁,平均(5.1±4.1)岁。均为自行误服,在现场可以找到残留物或包装、盛放物。毒物主要为:杀虫(鼠)剂25例,精神类药物12例,解热镇痛药物2例,工业制剂2例,呼吸系统药物1例,罂粟1例。

1.2 方法

1.2.1 抢救

立即收集现场的残留物,判断药品的类型,必要时进行送检。更换衣物,清理呕吐物,开口器开口。同时开放2条及以上静脉通道,采样送检,进行常规生化检验。进行插管洗胃,以清除胃肠道内残留药物,左侧卧位,麻醉下操作,内镜下辅助插管,胃管长度35~50cm。护士配合医师做好冲洗液的管理。护士相互配合,静脉滴注促醒、神经保护药物[2]。11例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所有患者都进行机械通气,进行动态血气分析、中心静脉压检查。

1.2.2 住院护理

(1)治疗护理:①规范输液,严格控制滴速,早期不宜过快,抢救药物静脉泵入;②11例患者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单针双腔中心导管,肝素或橼酸钠抗凝剂预防凝血,每隔2h更换1次血液灌器,若出现高凝风险,间隔注射氯化钠、转动灌流器;③6例患者给予高压氧,24h内可接收1-3次治疗,以6h为间隔,此后1日1次,加强高压氧治疗间歇期的管理,预防氧中毒,严格控制时间、强度,所有患者都机械通气,常规给养,高频正压通气,后期给予面罩、鼻导管吸氧;④用药管理,遵医嘱神经保护药物与自由基清除剂、促醒药、糖皮质激素、脑细胞赋活剂、胞二磷胆碱、神经营养药B族维生素、奥扎格雷钠及低分子肝素等药物。

(2)病情监护与迟发性脑病预防:①血氧监护仪监护;②同时采样动态分析乳酸与乳酸清除率、血CK-BB,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③进行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的监护,若持续昏迷、低GCS评分则需要提高警惕,通知医师,及早进行脑影像学检查,以诊断迟发性脑病。

(3)并发症的管理:中毒患儿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肾衰竭、巴雷综合征等等并发症,若见瘫痪、面瘫等症状,需进行肌电图检查、电生理检查,给予相应的治疗。1例患者出现吸入性损伤,预防性进行气管切开插管,避免出现呼吸道狭窄引起的呼吸困难、呼吸道梗阻,维持呼吸道通畅。心肌酶谱异常者,进行心电图监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实验室指标、血气指标、体征指标采用(Mena±SD)符号(±s)表示,比较采用t配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或率符号n、%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4例患儿,出现系统损害34例(77.3%),神经系统损害31例(70.5%)、消化系统损害15例(34.1%)、呼吸系统损害2例、心血管系统损害2例、血液系统损害2例、泌尿系统损害1例。实验室检查,水电解质紊乱24例(54.5%)、白细胞异常21例(47.7%)、心肌酶异常17例(38.6%)、血糖异常12例(27.3%)、肝功能异常7例、凝血异常6例、酸碱紊乱4例。住院时间(4.0±2.4)日,治愈32例,12例出现后遗症。24h后BUN、K+、血糖、PaO2、PaCO2、RR、HR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治疗前、24h后实验室指标、血气、生命体征指标对比(±s)

表1 治疗前、24h后实验室指标、血气、生命体征指标对比(±s)

指标ALT(U/L)Cr(μmol/L) BUN治疗前2 4小时后54.5±71.1 51.6±74.0 56.11±5.5 56.4±6.1 5.1±1.4 4.2±1.2 3.4±0.4 3.8±0.4 7.7±1.3 5.5±1.4 73.1±7.4 50.3±5.1 86.3±5.6 30.4±6.2 45.5±3.4 35.6±4.3 124.3±6.3 115.3±6.3(mmol/L)K+(mmol/L) 血糖(mmol/L)PaO2(%)PaCO2(%)RR(次/min)HR(次/min)

3 讨论

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后系统损害发生率极高,本组对象出现系统损害77.3%,其中以神经系统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34.1%,需重视意识的判断、复苏管理,重视脑病的预防、对症护理,及早诊断脑病,避免出现不可逆性脑损伤,降低后遗症发生风险[3]。实验室检查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高,达到54.5%,其次为白细胞异常47.7%、心肌酶异常38.6%、血糖异常27.3%,需重视这些指标的分析,加强心功能的保护,控制血糖,以避免病情恶化。

(作者单位: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

[1]赵倩,洪广亮,赵光举等.我国综合性医院急性中毒流行病学现状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6,17(2):131-133.

[2]龙雄初,龙枚飞.急性口服药物中毒应用生理盐水洗胃98例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6):1448-1449.

[3]吴斌,解启莲.儿童急性中毒临床特点与急救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6):2887-2889.

猜你喜欢

误服血气消化道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在学校误服化学试剂,究竟谁的错?
误服药物不少见 积极自救与互救
黑珍珠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90例儿童误服原因分析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