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兴龙华寺佛教造像发现记
2017-11-02张卡马超
文 图 / 张卡 马超
山东博兴龙华寺佛教造像发现记
文 图 / 张卡 马超
龙华寺遗址远景
从山东博兴县城往东北走大约10公里,便到了博兴县经济开发区张官村。村周围是一片庄稼地,与鲁北平原上的其他普通村庄并没有太大分别。如果不是因为30多年前的一次偶然发现,谁也不会想到这片土地下面竟会埋藏着大量精美有纪年题记铭文的佛教造像,更不会想到这里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龙华寺所在。
重见天日
1976年4月初,张官村村民张文臣与张立俊在帮人建房挖地基时,发掘出三尊巨大石质佛造像,它们头西脚东、南北并排地躺在地下,最大的一尊有2米多高。三尊佛像的头部虽然断裂,但还和身子对接在一起。后来在距此3米远的地方又挖出了一坑石质和白陶佛造像,其中便包括了后来被世人誉为“东方维纳斯”的蝉冠菩萨像。
受时代所限,这批被村民偶然发现的佛教造像面临着流散的命运。在此后的几年中,博兴县文物管理所征集、抢救回72件造像,其中9件带铭文,所记年号有东魏和北齐年间的武定、天保、乾明、太宁、天统、武平等。当时出土造像的具体数量已不可考,诚为一大损失。
在这批造像出土7年后,博兴县又发现了大量的铜佛造像。1983年秋,崇德村村民贾效国在村头挖土时发现一件类似“古代兵器”的东西裸露在地表,猎奇的心理诱使他用铁锹在周围挖起来。不多时,一瓮铜佛造像呈现在面前,陶瓮已然破碎,造像和土块夹杂在一起。所谓类似“古代兵器”的东西是铜像的背光尖部。陶瓮中的造像统统被贾效国带回家里,并向村民们展示。后来,这批造像全部被当地文物部门征集,共计94件,有铭文的45件,其中有确切纪年的33件,时代从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年(478年)至隋文帝仁寿三年(603年)。所带年号有太和、景明、正始、永平、熙平、正光、永安、普泰、太昌、兴和、武定、天保、河清、武平、开皇、仁寿等。造像中最大的高28厘米,最小的高7厘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件老子铜像,极为珍贵。
张文臣发现的西方三圣造像
1990年春,张官村村民在村北挖鱼塘时又发现了一批佛教造像及相关遗物,后来当地文物部门征集到53件。此外,从村民口中得知除了佛教造像,在鱼塘的底部还有青砖铺成的地面和砖墙,在鱼塘中央靠南的地方发现一口砖砌水井。
1993年春,张官村又出土了一批白陶佛像,但随即流散,博兴县文物管理所仅征集到1件模印素烧白陶菩萨立像。
翻阅当地文史档案可知,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龙华寺遗址上就不断有石、铜、白陶佛教造像及其他遗物出土。1923年,在遗址中部偏西处就出土了隋仁寿三年的《龙华碑》。由于很少有人关注,该碑虽然艺术和史料价值很高,但名气却远远不如《龙藏寺碑》大。当地村民曾回忆:“小的时候,学校老师组织到村头地里捡石子、砖头用于修桥铺路,那时不仅能捡到青砖,还经常能发现一些石质的手臂、脚这类的东西,现在想来应该也是石佛造像的构件。但当时根本就没人会去注意这些,当时村里的一些老人根本不让碰这些石佛构件,他们由于不懂,便认为这是些不吉利的东西。”
龙华寻古
龙华寺遗址呈东西长的圆角长方形,总面积120余万平方米,其范围包括今天张官、冯吴与崇德村一带,西北距黄河约18公里,东南距小清河约9公里,西北邻济南至东营铁路。
由于地表已无明显的建筑遗迹,关于龙华寺的蛛丝马迹只能在出土文物中寻找,而目前有确切文献记载的是藏于博兴县博物馆的《龙华碑》,残高2.36米,宽1.06米。碑额题飞白篆书“奉为高祖文皇帝敬造龙华碑”。“高祖文皇帝”是隋文帝杨坚的谥号,据此可以断定龙华碑是隋炀帝时期的遗物。碑文记载隋代龙华寺是在北朝时期古龙华寺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
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蝉冠菩萨像,1976年出土,高156厘米,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
隋开皇十一年孔钺造老子像,1983年出土,通高13.6厘米
北魏太和二年王上造释迦多宝并坐像,1983年出土,通高14.8厘米
北魏太昌元年冯贰郎造观音像,1983年出土,通高24厘米
北齐天保五年薛明陵造菩萨像,1983年出土,通高17.7厘米
模印素烧白陶菩萨像,通高23厘米
龙华碑
线刻菩萨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新即位的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
勘探试掘
龙华寺遗址此前出土的佛教造像等均为村民偶然发现,只有对遗址进行科学、系统的考古调查发掘才能了解遗址的埋藏情况和历史上的真实面貌。
1984年,当地文物干部对遗址做了调查,对其范围、造像的分布、寺院的概况做了初步分析。2001年冬,博兴县文物管理所清理了遗址西北部一段裸露于地表的台基,并从台基东侧的灰坑中清理出数件造像残件及建筑构件。
2003年冬,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博兴县文物管理所对遗址南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勘探。2005~2006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滨州市文物处与博兴县文物管理所共同对遗址其他地段进行了两次长达3个月的考古勘探。为了配合冯吴村村前修路,试掘探沟1条。2007年9月,为了配合考古大遗址的申报工作,又试掘探沟5条,初步搞清了遗址的堆积状况,对遗址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一是大体弄清遗址的范围,遗址南北长1000米,东西长1200米,总面积120万平方米;二是遗址文化堆积较厚,张官村至崇德村公路南北侧的堆积厚达3米多;三是确定古代东西向和南北向道路各两条,呈方格网状,应为遗址内主要街道;四是遗址西侧发现冶炼遗址,发现多处铜渣;五是在冯吴村南发现北朝时期房址一座、砖砌水井一眼,对认识周围遗址的性质有所帮助;六是对2001年冬博兴县文物部门清理的夯土台基进行了勘探,发现台基南北50米,东西80米,呈东西长方形,台基之上的堆积内出土了北朝至隋代的莲花瓦当、青瓷碗等,还在夯土台基内,发现一组人为埋藏的隋代五铢钱,多达284枚,当为夯筑台基时有意放入的,初步断定该台基的年代为隋代,但对台基的性质目前尚不能确定。
龙华寺遗址出土的贴塑有佛像、佛塔和宝相花的北朝青瓷罐
繁华成梦
通过《龙华碑》碑文可知,至迟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年),这里便已建立了寺院,1983年发现的铜造像有6件带有“太和”铭文。
东魏时这里至少有两处寺院:乡义寺和武定三年(545年)所建的一处寺院。到北齐时,寺院规模更加宏大,遗址出土有大量该时期的造像、建筑构件、生活用品等。北周时,武帝于建德三年(574年)下诏断佛、道二教,北周灭北齐后,继续在北齐境内推行灭佛政策,龙华寺遗址上的寺院也没逃过这一劫难,一时间变为废墟。到了隋代,皇帝好佛,又下令各地广建佛塔、寺院,此地作为当时佛教重地被敕名建“龙华塔”,建在被毁的废墟之上。可见北朝至隋代,遗址上前后或同时并存的寺院至少有乡义寺、东魏武定三年 (545年)建于乡义寺左侧的寺院、龙华寺等。龙华寺遗址应该是一处北朝至隋代寺院遗址群。
龙华寺遗址上寺院密集,大型的石雕造像和精美的铜佛像出土数量多且地点集中,可见当地曾经的繁华。同时在龙华寺遗址向南9公里处兴国寺遗址内有一座丈八佛石造像,雕造于东魏天平元年(534年),通高7.1米,是我国平原地区发现的最高大且保存比较完整的北朝圆雕佛造像,若非有发达的经济基础做保障,也不会建立如此高大的佛像。可见,当时的龙华寺遗址及附近地域应是青州以北地区的一处经济政治及文化中心,在周边地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众多的佛教信徒聚集在这里举行佛事活动。在龙华寺遗址上出土的带铭文的佛教遗物中,能辨识出造像人籍贯的便有乐陵郡、原郡、乐安郡、乐陵县、千乘县、阳信县、新台县、安平县、般县、高阳县等,可见当时寺院至少影响到了这些地区,可谓是青州以北地区的一处佛教圣地。
丈八佛(李建国 摄)
龙华寺自隋代毁弃后,直至清代才在遗址上再次修建龙华寺,但规模较小,其具体建于何时目前尚不可考,且该寺与隋代龙华寺是否有渊源,也不得而知。后来,清代的龙华寺也因为村民取土,成为一片洼地。至此,一座千年古刹就这样被默默无闻地掩埋在了耕土荒草之下!
(作者张卡为滨州市博物馆副研究员;马超为博兴县博物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