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话语实践共同体的工作坊式翻译实践环节
2017-11-01潘彩霓
潘彩霓
摘 要:翻译实践环节是对翻译课程的有效补充,对培养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和翻譯职业素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话语实践共同体的视角,对工作坊模式下的翻译实践环节进行探索和实践,旨在找到行之有效的翻译实践模式。
关键词:话语实践共同体;工作坊;翻译实践
实践教学环节是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些高校的翻译教学中还存在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和实践教学环节缺失等问题。实践共同体是指在相同知识背景基础上,具有共同关注焦点和实践行为的社会群体。该群体常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导向,其成员一般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某种特质。翻译工作坊其实质就是一种话语实践共同体的体现。
一、翻译实践环节现状
为了解广西高校英语专业翻译实践的相关情况,笔者通过邮件或面谈采访了来自广西25所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师,主要了解各高校翻译实践环节的情况,包括是否设置翻译实践环节,是否有实践方案,在哪个阶段设置,实践时间、实践内容和形式,教师指导,考核形式,实践效果,等等。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未设置专门的翻译实践环节,而是将翻译实践纳入课程的一部分。其中部分学校主要依赖实习单位提供的实践机会,只有少数优秀学生有机会参与实践;一些学校的翻译实践涉及每个学生,但是实践周期短。少部分学校设置了专门的翻译实践环节和学分,拟有专门的实践方案,并派教师开课指导。
在翻译实践方面,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英语专业已形成较为系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系。合理设置的实习实训模块充分考虑分阶段的学习特点,从基础专业技能开始训练,逐步提高训练难度。在实习实训内容设置上,始终贯彻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求,使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我院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实践活动包括翻译纠错、翻译行业见习或调研、翻译项目实训等。笔者在下文中将以英语专业2012级的翻译项目实训为例。
二、话语实践共同体的相关概念
裴迪南·滕尼斯 (Ferdinand Tonnies)于1887年在其所著的《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一书中提出了“共同体”概念。他将其定义为任何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该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共同的精神意识,具有很强归属感、认同感的社会团体,生机勃勃的有机体。“话语共同体”的概念最先出现在社会语言学,而后被引入语言教学。Swales(1990)将话语共同体定义为“一个具有共同目标、相互交流机制、特殊文本和专用词汇的成员组成的团体”。他认为话语共同体有以下特征,包括具有广泛认同的目标、目标的形式、交流机制、交流信息的方式,话语共同体拥有某种或某些体裁以及特有词汇。“实践共同体”与话语共同体紧密相关。Wenger(1998)认为实践共同体是所有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共同致力解决一组问题,或者为了一个主题共同投入热情,他们在这一共同追求的领域中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而发展自己的知识和专长。
由此看出,话语实践共同体特别强调“共同”“相互” 等字眼,强调参与和协作。事实上,在语言学习中,学生进行的很多实践就是话语实践。实践共同体和教学实践密不可分。
三、翻译工作坊
在《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一书中,比较文学及翻译学者Gentzler(1993)首次提到翻译工作坊“translation workshop”,并给出定义:类似于某种翻译中心的论坛,在该论坛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者聚集在一起进行翻译活动。Wolfson(2005)的观点是:翻译工作坊注重在翻译过程中的阅读、理解以及自由讨论,而不以传统的方式传授翻译知识,它是一种反思性实践的体验。Szczyrbak(2008)认为:翻译工作坊教学所具有的、较强的操作性和鲜明的实践性,是以“促使学生大量训练并对翻译过程中涉及语言和非语言加工的各个步骤进行反思”。国内学者李明和仲伟合(2010)进一步讨论了“翻译工作坊,指出:“翻译工作坊就是一群从事翻译活动的人聚在一起,就某项翻译任务进行各抒己见的讨论和不断协商,最后确定该群体所有成员均可接受或认同的译文的一种活动。”它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认知的主体,其中学生的参与度是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与话语实践共同体相契合。
四、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工作坊式翻译实践环节
笔者在英语专业2012级(大四上学期)时,以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为指导,展开了为期6周的翻译实践。学生分为4~6人一组,认领教师提供的真实项目作为翻译材料,如旅游宣传文案、法律合同、工程标书、电视台台本、政府文件等,每人翻译量约为3000个汉字。在翻译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均担任多个角色,既是译员,又是一审、二审。译前,各小组自行分配翻译任务。每人领到的3000字稿件拆分成三部分,每部分1000字。第一部分译完后,须经两位组员评审,再回到自己手上。在此期间,学生可根据具体情况定期见面讨论修改意见,讨论共同的术语翻译,再确定修改内容,修改后上交给指导老师。最后,指导教师评阅稿件,并反馈给学生进行最终修改并定稿。后两部分也按照此程序依次完成,最后进行统稿、定稿。在实践期的最后一周进行成果展示和分享翻译心得和体会。最后的实践成果装订成册。
在以上工作坊式翻译实践中,学生根据特定的角色、分工、职责、流程、和规则完成真实翻译项目。学生完成个人任务量后,再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修改、教师评阅等环节共同完成一个翻译项目,是共同研究探讨、共同提高的过程。翻译工作坊在此起到话语实践共同体的载体作用。此外,学生在合作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因为话语实践共同体成员关系的确立使各个成员产生情感上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进而提高学生参与度。翻译工作坊还是一个协作系统,建立在话语实践共同体基础之上,其目的是为学生创造参与翻译实践、解决翻译实践问题的机会。这与话语实践共同体解决翻译实践问题和提高翻译人员水平的行动基础相一致。学生在工作坊中通过共同的任务进行交流和学习,同时还可以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实践形式充分体现了“在翻译中学翻译,在实践中学翻译,在研究中学翻译”的宗旨。
总而言之,翻译工作坊模式的产生对翻译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基于话语实践共同体的工作坊式翻译实践为学生创设了情境、场所和机会,学生成为实践主体,在个人翻译和团队协作的过程中提高了实际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 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李 明,仲伟合.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J].中国翻译,2010(4): 32-36.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