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化城市政治建设: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2017-11-01徐安

法制与社会 2017年28期
关键词:政治建设城市国际化

摘 要 国际化城市建设需要多维拓展、多措并举。政治建设是打造国际化城市的重要维度,是实现城市政治文明的关键路径,对于提升城市政治影响力,克服城市政治弊病,改进城市政府形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国际化城市建设的理想路径在于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良好实现,增强民主监督效能和落实多党合作制度,增强协商民主的城市特色和独特功能,提高城市法治建设水平。

关键词 国际化 城市 政治建设 民主 法治

作者简介:徐安,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政治制度。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0.063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中国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在逐步加大。以国际化为目标,快速提高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竞争力的城市发展战略提上议事日程。但是,由于对国际化城市的认知偏差以及国际化城市建设的价值错位,当前国内国际化城市建设大多停留在经济、技术、环境等硬性指标层面,而对政治、道德、文化等软性指标重视不够,亟需实现发展方向的校正和建设方略的重塑。

一、国际化城市:一个需要廓清的基本概念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城市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劳动分工国际化、国际贸易全球化、信息流通网络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过程中,城市之间的经济网络开始控制全球经济命脉。①在全球化浪潮的裹挟下,城市国际化奏响时代最强音,一系列具有世界性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的城市纷纷涌现,国际化城市跃入人们的眼帘。

国际化城市不是孤立的概念,在国际化城市出现之前,已有“世界城市”、“全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等诸多称谓。这些概念存在于不同的时期,学者对其内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我们把这些定义放在一起,抽象化后就会发现,这些定义大同小异,殊途同归,倾向于将国际化城市界定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城市。

当然,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定义必然包含不同的时代要素。放眼今日,国际化城市具有多重意蕴和典型特征。首先,国际化城市一般具有雄厚的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并形成世界性的影响力;其次,国际化城市必然具有城市化所带来的,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人居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科学的城市空间结构等;最后,国际化城市具有相当程度的开放性,包括城市的管理制度、经济往来和人口成分等日益开放多元。

二、国际化城市政治建设的价值意蕴

国际化城市建设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同发展,是硬性指标和软性实力的齐头并进。然而,在当前的城市建设中,建设者往往重视便于操作和易于实现的经济、科技、物质、技术等硬性指标的提高,而忽略政治建设、道德重塑、价值引领等人文指标的确证。不言自明,前者能够直接推动城市物质保障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容易为城市建设者所青睐;后者则关涉城市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尊重,需要经历长时期的努力才显现效应,容易为城市建设者所忽略。而恰恰是后者,具有促进城市整体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积极效应。基于此,必须加强国际化城市的政治建设。

(一) 促进城市交流,提升城市政治影响力

政治职能是城市的基本职能,政治影响力反映的是城市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控制力。一个城市是否是国际化城市,有多个评价的维度,但构建善治的政府,加强城市之间的交流,提高政治影响力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标准。

英国著名城市规划专家霍尔提出的国际化城市的特征中,居于首位的即是:城市在国家政治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国家的政治权力中心。领事馆和友好城市的数量通常也是评价城市是否是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指标。大使馆会设立在国家的首都,以作为国家间政治交往的机构,同时各国会在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地区或者城市设立领事馆。所以,领事馆的数量可以作为评价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参考。此外,在城市的国际交往中,为了促进彼此来往,常与交往密切的国际城市互相建立友好城市或友好交流关系城市,以期达到增加居民或文化交流的目的,也可作为衡量城市政治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指标。②

(二)打破陈规陋习,克服城市政治弊病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上层建筑。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语。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并不是单方面的,在经济促进政治发展变化的同时,政治对经济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也是可以想见的。

新中国脱胎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疾风骤雨的暴力革命使人民缺乏完整思想运动的熏陶,权力崇拜和官僚专制致使人民没有经历民主和法治社会的洗礼。在城市建设中“官本位”思想和“政治冷漠”仍旧存在,城市居民对参与城市建设和政治生活并不热心;弱势群体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经济接纳,社会拒斥”的命运,制度或法律形式的歧视让其生存境遇雪上加霜;新市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保障不力,各种政治民主权利付诸阙如。种种情形,不一而足,严重制约了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步伐。一个城市要发展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城市,打破这些存在已久的陈规陋习,需要从政治层面上采取措施,为国际化城市的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三)提高城市管理者执行力,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所謂政府执行力就是指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贯彻落实上级的战略决策 、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③政府执行力与政府的公信力、资源整合能力息息相关。

国际化城市政治建设之为民服务理念,能够提高政府管理者的公信力。政府的公信力是“政府在施政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地履行其职能和职责而取得公众信任的能力。④”政府公信力的提高,代表公众对政府信任程度和配合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政府高效的运行。

国际化城市政治建设之资源整合能力,能够提高城市管理者的行动力。政府资源整合能力的提高,代表的不仅是自身能力的提高,还可以通过整合多种教育机构提高市民政治素质、鼓励民间组织参与城市政治建设等。endprint

三、国际化城市政治建设的路径依赖

国际化城市建设涉及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诸多方面。就其政治建设来讲,经过综合扫描和集中聚焦,应将重心和焦点定位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现、多党合作制度的落实、民主监督效能的增强、协商民主的贯彻和法治建设水平的提高。

(一)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良好实现

国际化对一座城市有深远意义,但城市建设是以城市居民的需要为根据的,这就要求,在国际化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有城市居民的参与,必须要符合城市居民的愿望和需求。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给城市居民的民主参与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和平台。当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落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选民的选举权利流于形式、选民选举出的人大代表与选民脱钩,难以代表选民意愿、人大代表对政府行为的监督面临种种困难等。要真正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势在必行。

国际化城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可以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采取措施使人民的权利得到最大的实现。首先,城市不能改变直接选举的层次,但可以完善选举的程序。如可以在县区级以下人大代表直接选举时,将候选代表的详细信息公开公布,组织候选代表举行公开活动,尊重人民的选举结果,使人民意愿得到体现。其次,面对人大代表脱离群众的状况,可以推动建立人大代表工作室,公布人大代表工作地点和联系方式等,提供人民与人大代表联系的途径。

(二)增强民主黨派民主监督的效能,落实多党合作制度

多党合作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久以来在中国的政治发展中承担重任,也对中国社会包括城市发展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承担着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但是,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薄弱环节,也是多党合作制度建设需要加强的方面。⑤

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有其它监督方式所不具有的优势。与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相比,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更加客观,更加透明;与舆论监督相比,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更具有组织性,更具有权威性。因此,在国际化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落实多党合作制度,在保障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同时,提高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实效性具有必要性。

在国际化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增强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实效性,城市的管理者必须改革管理方法。对待民主党派的监督意见,必须予以重视;改革制度,通过建立奖惩措施赋予民主监督约束力;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为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工作提供帮助,保障民主监督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增强协商民主的特色和功能

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理论创新,⑥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重要渠道作用,还可以就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集中讨论,充分集中民智,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国际化城市的建设是立足于满足城市居民需要之上的,采取协商民主的方式具有必要性。

十八大报告总结了我国协商民主的实践经验,国际化城市的建设者应该在其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协商民主付诸实践。首先,做好制度设计,一个城市的协商民主制度需要结合城市的特色。也只有这样,制度的推行才能更加符合实际。其次,不断扩大协商民主的范围,将城市居民关心的、与城市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纳入到协商民主的程序中归来。最后,充分利用好人民政协这一制度化、组织化的机构。在已有的制度、机构基础上推行协商民主,可以有效节约行政成本。

(四)提高国际化城市法治建设水平

法治和民主是不可分割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实现真正的民主,人治是不可取的,法治是唯一的途径。另外,国际化城市离不开频繁的对外交流,在此过程中需要遵守一些共同的规则,这也对法治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际化城市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完备的法治,完备的法治代表的是稳定的秩序。首先,城市的基本秩序是城市存在的前提,没有法治,城市无法维持稳定的秩序,自身就会陷入崩溃境地。其次,国际化的评价标准之一,即是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多寡。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其国际间的往来程度就会较高。为提高国际交往的规范化程度,更需要法治为保障。最后,法治化是国际化城市发展壮大的前提条件。吸纳投资是国际化城市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为规范国家、机构和公司的投资行为,促进城市经济的有序发展,迫切需要法治的保驾护航。

国际化城市要高度重视建立法治政府,创造法制环境。在中国,以建设国际化城市为目标的城市,其管理者通常具有更宽泛的管理权限。这些城市或为省会城市,或为国家特别设立的特区城市,或为发展程度较高的较大城市。城市的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其管理权限,创设法治政府和法制环境。第一,在职权范围内建立更为合理合法的法规、规章,以合乎国际化城市发展要求的规则,为城市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主体。建立严格、科学、有效的执法程序,培养高素质、有能力的执法人员。第三,建立严格的惩罚体系。对普通居民和执法者一视同仁,违法必究,建立公开、透明的惩罚规则。

四、结语

国际化城市建设是一个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片面强调物质或技术的发展,城市的国际化道路会充满坎坷。在保证物质、技术等发展的同时,更应重视人文精神,优化政治发展,构建合理的上层建筑,唯有如此,城市的发展才会更加平稳、高效。概而言之,城市的国际化发展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需要民主政治的滋养和法治精神的引领。

注释:

①谢守红、宁越敏.世界城市研究综述.地理科学进展.2004(5).56-66.

②易斌、于涛、翟国方.城市国际化水平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经济地理.2013(9).

③彭书山.执政为民服务发展 大力提升政府的执行力.重庆行政.2007(4).44-45.

④朱光磊、周望.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提高政府公信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3).120-128.

⑤杭元祥.关于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

⑥黄文艺.民主法治建设的新纲领——对十八大报告政治法律思想的解读.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1).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建设城市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中国协商民主政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高度契合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途径
当代社会政治思潮对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