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困境及对策
2017-11-01李玉清王国昌
李玉清 王国昌
摘 要: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困境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德育现实的指导性问题;二是德育历史的连贯性问题;三是德育影响的整体性问题;四是德育载体的丰富性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着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德育应走进学生生活;二是再现传统德育的价值魅力;三是以“大德育观”来统摄学校德育的各项工作。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困境;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项改革向纵深领域推进,由此带来的利益调整也日趋激烈,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价值取向与审美标准的复杂化和多元化。在此背景下,包括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内的德育困境的老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的前提下又表现出一些新的形式和新的趋势。
当然,德育困境问题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与教育类型中既表现出某些共性的方面,又会在特定的阶段与类型中表现出自身的特殊性。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探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困境与对策的过程中,只注重问题在该领域的突出性与紧迫性,至于其在教育界的普遍性与多发性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也就是说,本文所提出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德育困境也许是其他阶段或其他类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可能只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困境的特殊性表现。
在长期调研与思考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的困境表现为四大问题,应从三个方面着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一、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的困境
(一)德育现实的指导性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学习和教育的最后指向应该是学以致用。如果所学非所用或所学不能用是调动不了学习者的积极性的。但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却听到很多学生抱怨他们所受的德育华而不实,发挥不了对现实生活的引导性作用。
如我们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职业崇高性教育时,我们通常以一些经典性的比喻去说明:如教师是人梯、教师是渡船及教师是蜡烛等。我们在用这些比喻时,学生就会对这些比喻进行思考。其中,有的学生认为,如果教师的崇高境界就是要成人梯、成渡船、成蜡烛,那对教师本身来说未免太悲哀了吧,难道学生的成长非要建立在教师单向度消耗的基础之上吗?这些比喻是不是意味着学生的成长与教师自身的消耗之间有某种必然性的关联?能否找到一条途徑克服上述比喻那些“单向度”消耗的缺陷而使学生在获得成长的同时教师也能获得成长呢?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让学生弄清楚而单纯地要求他们今后去做人梯、渡船乃至蜡烛,我们的德育就会因缺乏理性的深入思考而变得苍白无力。结果是这样的德育也只能停留在口头说教上而不能贯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从而丧失德育的现实指导性。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现实指导性不强的又一表现是德育的目标过于精英化。正如有的学者所认为的“性善论”是中国社会普遍的文化心理取向。中国人认为人人都有仁爱之心,倾向于善良。如果以人性之先天善端作为道德目标的出发点,那么所构建起来的道德势必走向精英道德和圣人伦理。问题在于,道德一旦走向“高大上”的路子,就会成为没有缺点的圣人、精英的专利,也就是说普通人根本无法享受道德带来的快乐与满足。对常人或普通人来讲,道德就会变得虚无缥缈,变得可望而不可即,难以践行,无法做到。
(二)德育历史的连贯性问题
如前所述,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之前形成的价值体系不断消解与重构,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成形。我国的传统道德观念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过程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非但如此,有时还会出现优秀的道德传统得不到认可,继而与当前的德育内容脱节甚至产生冲突的现象。这些问题我们可称之为德育过程中历史断裂性与冲突性问题。
关于德育的历史连贯性问题,我们的观点并非赞成将我国以前的德育观念全盘接收,而是有选择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观点的逻辑语境应是:谁也不会否认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德育精华,这些作为精华部分的德育传统历久弥新,具有恒常性价值。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尽可能地发挥传统德育的教育价值。
但在进行具体的德育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渗透传统道德教育并非易事。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很多都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而不善交际。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通常用集体主义的精神来教育感化他们。这种夹杂着西方化理论取向的德育方式因理论来源的单一性而在现实的德育过程中不能完全做到说服的彻底性与教育的全效性。倘若我们加之以中国传统的“仁者爱人”思想来进行说服教育,并让学生体认其精神内涵,我们的德育功效将会增色不少。可惜我们很多学生包括部分教师对传统的“仁者爱人”思想及其所衍生的“忠恕之道”知之甚少,甚至不理解,如何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德育过程中?
(三)德育影响的整体性问题
1.校内层面
在涉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德育时,一种潜默性的观点认为:德育是班主任、辅导员或德育教师的事,与其他科任教师或工作人员无关。同时,学校的很多德育工作是通过班级的形式开展,其他教师或工作人员很少介入纯粹性的德育工作,更是强化了上述的那种潜默性观点。这种观点的进一步泛化,导致个别教师甚至将其他科任老师或工作人员所参与的德育工作视为“狗拿耗子”。正因如此,学前教育专业各个班级在德育这个问题上形成了“单打独斗”的局面。各个班级由于班主任或辅导员重视程度不同、能力水平各异,造成班级之间德育成效差距很大,形成了所谓的“马太效应”,给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推进增加了很大难度。
2.社会层面
教育从广义上讲可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才获得了它的完整意义。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只有这三者配合,尽量朝一个方向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否则就会造成教育资源的内耗或浪费,这在教育理论上可以说是一条颠扑不破的规律。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德育过程中,我们同样无法逃避这一规律。但实际情况却是:要么社会的德育或家庭的德育与学校的德育各自为政,不能协调配合;要么学校德育工作人员不能主动调动和发挥社会、家庭的德育工作积极性,从而形成学校德育工作因得不到其他两方面配合而日趋乏力的处境。长此以往,必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endprint
(四)德育载体的丰富性问题
一是德育的灌输性。我们知道课堂教学的主要优点是有利于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教学双方所关注的只是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如何达成这些任务和目标却不是我们最关心的,这样做的结果导致灌输式教学的大行其道。灌输式教学对教师来说省时、高效又简单,只关心学生“知道”,不关心学生“如何知道”。但在德育中,“如何知道”比“知道”更重要,因为“如何知道”涉及学生的情感体验问题,同时也影响着学生今后的道德行为。
二是德育的无差别性。我们知道德育课堂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这种课堂教学的一大缺陷就是不能很好地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所以,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我们都是同一个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很少也很难做到个别化教学。但实际情况却是学生的德育现状是参差不齐的,接受能力也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同步化的德育很难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三是德育的智育化。德育和智育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们有各自的培养方法,服从不同的培养规律。但在具体的德育课堂上,很多教师却抹杀掉了德育和智育的上述区别,把德育教学智育化,仅仅满足学生了解、掌握现成的道德知识,而忽视对学生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及道德行为的培养。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困境的对策
1.德育应走进学生生活
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杜威認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这一观点对于我们摆脱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德育困境具有较大理论价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德育既来源于学生生活又指向学生生活。德育来源于学生生活是指德育的内容、价值取向、发展规律都是对此前学生所有崇高生活集合体的反映与加工;德育指向学生生活是指德育应为学生现有的和未来的生活服务,不断指引学生超越现有的生活状态而达到崇高的生活状态。正因如此,德育既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又是一个无限上升的过程,即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作为当前德育困境之一的德育现实指导性不强的问题,其最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现有的德育脱离了学生生活,这种脱离分为三种情况:要么是德育的来源上,要么是德育的指向上,要么是德育的来源和指向都脱离了学生生活。因此,当前德育的当务之急是回归和走进学生生活。
2.再现传统德育的价值魅力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问题上,毛主席曾说过要“古为今用”。同样,我们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德育时,也可以遵循这种提法来看待我国的德育传统。那么如何做到“古为今用”呢?首先,应该在广大师生中大力倡导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深入地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中国的传统德育。其次,要对我国的传统德育做出符合时代性特征的理论解释,唯有如此,传统德育才不会因历史的局限性而难登当代德育的大雅之堂。最后,传统德育要实现与学生现有生活的对接,这也是对前一项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是对传统德育的再加工,使传统德育既能融入学生现实生活,又能反映学生现实生活,更能指导学生现实生活。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发挥传统德育的现代价值。
3.以“大德育观”来统摄学校德育的各项工作
所谓“大德育观”,就是要以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各项德育工作,切忌将学校德育工作孤立化、片面化。这种“大德育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将校内、校外的所有德育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和调动各类德育资源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在德育上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二是德育的载体应该丰富化和多元化,既要加强课堂在学校德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其他德育渠道的教育功能,如班团队活动、校外实践活动及校园环境等。同时让德育与智育、美育等相互渗透、相得益彰,真正做到学校活动的全过程育人、学校设施的全要素育人。
(作者单位: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