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人为什么不会说“谢谢你”

2017-11-01许石林

南都周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新郎新娘媒人匠人

许石林

陕西人的文化,或者说陕西人的性格,有一个深深的默契:“亲不言谢”。

我们陕西关中方言是没有“谢谢”这两个字的,即没有面对面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用陕西话说:“谢谢你!”生活中对人说“谢谢”,就像唱戏一样。

用陕西话说“谢谢你!”或者“多谢”,听上去分别如普通话的读音:“歇歇腻”和“朵歇”,很像是秦腔戏里的路遇情节或者才子佳人之间的应答。生活中这么说,显得很滑稽。更主要的,是显得很假。

陕西人不会说“谢谢你”,当然有表达谢意的方式——

男女婚嫁,礼成后,有隆重的谢媒仪式,别的桌是九个菜,给媒人席上十个菜,叫“十全”。新郎新娘举着酒杯,斟满,恭恭敬敬走到媒人面前,司仪高声喊:“谢媒哩!”媒人接过酒杯,自饮,也可以请人代饮。三杯过后,分别是新郎新娘的父母代表家人亲友谢媒。最后,媒人打趣儿:“媳妇娶过房,媒人撂过墙!好好过你的日子吧!”

我父亲懂医,给很多人看过病,每到逢年过节,方圆几十里总有人拿着点心盒子或者烟酒上门来,我们那儿把这叫:看先生。看先生就是谢先生。但谢不说谢,说看。类似还有看匠人——请匠人盖房或者为老人做寿材,亲友要上门看匠人。我妈至今说起同村一个老人曾经在某年的中秋节给我父亲送来一盘包子,赞不绝口:面细、皮儿薄、馅儿讲究、手工漂亮精巧,连灌包子的佐料酸醋辣椒水也带来了,香喷喷的,令她多年不能忘。看先生的来了,坐在那儿喝水聊天,几个小时或半天,不说一个谢字,甚至也不提我父亲曾经为他们家谁看病这件事儿,彼此却都清楚明白。

别人帮了忙,家里老人提醒:“你到谁那儿去坐一下嘛!”坐一下,即去感谢感谢他,看看他。

不了解这个情况的人、没有在陕西那个环境里生活并了解这种性格的人,跟陕西人交往,很容易生出误会来。很多陕西人走出陕西到外地混,往往就因为这个,不容易混出名堂。當然,这些说的都是大概,不是绝对的,陕西人里面也有口蜜会说的,也有很会说话、很会舔肥沟子捋瘦球的。

幸亏有了普通话,才使陕西人跟外界交往有了表达谢意的通用语言,普通话的“谢”字,发仄声,用劲儿,往下砸,很适合陕西人。

现在受新文化影响,城市人也已经开始用陕西话面对面、我对你、你对我直接说“谢谢”,但都不自觉地加一个类似叮嘱式的附加音,如“谢谢你哦!”或者“谢了哦!””

跟我同在一栋楼上班的陕西小伙儿李剑南,是个体育记者,也写电影评论,文章写得很好,很有灵气,有一回我上电梯碰见他,说:“剑南,看了你最近写的几篇文章,很好啊!”剑南原本是背靠着电梯角站着的,听了我的话,就把身子向后矬去,屁股抵住电梯拐角,双手抓着两边的扶手,一只脚还向后勾去,低下头,又抬起头,眼睛里有一丝羞涩的谢意,冲我简单地笑了一下,口里发出一声类似叹息的声音,又低下头,就那么别别扭扭地上去了。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陕西人:他首先认为我夸得对,他也觉得自己写得好,我的话他接受,想说谢谢,又不愿意说出口,说出来就生分了。他不愿意虚伪地表示“哪里哪里”之类的敷衍,但他确实谦虚,他的上述肢体动作,完全是一个谦逊姿态的全方位自然显示,但没有说出一个字来。

陕西人的文化,或者说陕西人的性格,有一个深深的默契:“亲不言谢”。就是说,陕西人面对自己真要感谢的人,从感情上就自然地和你亲近了,甚至就当你是亲人了。越是亲近,就越自觉地不虚狡、不浮飘,不会说客套应酬的话,感情质朴得一下子回归到近乎混沌状态,舌头仿佛变厚了,陕西人说:“嘴翘得不会说。”翘,意思是像木板受了潮,翘得走了形,不听使唤。亲戚本家之间,是绝没有说谢谢的,你对自己的伯叔弟侄、娘婶姐妹、姥舅姑姨等等说谢谢,会把对方吓一跳,或者以为你有啥毛病呢。关系好的同学、朋友,也不言谢,甚至对老师,都不说谢谢。

“亲不言谢”——判断一个陕西人是不是谢你、感激你,有个简单的办法:看这个人是不是面对你变得比平常笨了。

猜你喜欢

新郎新娘媒人匠人
一间微型机械工业展示厅,一种匠人精致生活
归零
相亲
不用摄影师的婚纱照
青年匠人
媒人
“神级”匠人
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匠人?
各国有趣的婚礼习俗
秘鲁盛行“跳海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