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亲历记:“中国网剧”开始弯道超车
2017-11-01罗登
从业18年之后,作为导演我感受到,向“美剧”看齐的中国网剧在行业内迅速兴盛起来。我开始接受著名导演大卫·芬奇的观点:和电影相比,电视剧更能够发挥在人物塑造方面的长处。我周围的同行也纷纷反映,美国影视业的创作才能几乎完全转移到了电视剧这一边,电影的创新能力正在急剧滑坡。
为谁在拍剧?
导演罗登
只需回溯到10年之前,对我这种199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所谓“科班出身”的影视人来说,拍电视剧其实是一种权宜之计,又或者说是“不务正业”。执导电影尤其是在院线上映的影片,才称得上“人尽其用”。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参与拍摄了不少电视剧,并且逐渐认为:电视剧创作并没有和电影相比的那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充其量,这是两种完全不相同的创作模式。尤其是美国电视剧的制作理念,以各种改头换面的方式进入中国之后,拍电视剧也俨然变成了“显学”,不再具有原来那种“就是来挣个钱儿”的自我嘲讽味道了。甚至在最近网剧大流行之后,当我们在得知某位仁兄去制作一部给电视台拍的电视剧的时候,会特地微信过去咨询一下:“老兄,你没搞错吧!有人看吗?”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网剧之所以流行起来,从表面上看,是因为观众主体发生了变化,由网络用户的大幅度增长所导致。但一个事情要发生,必须有内在和外在两个原因同时起作用才行。用户——准确地说是中老年观众向“小镇青年”的转移——是外部原因;而影视制作资金来源的转变则是内部原因,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后者,电视剧的观众主体或许还是中老年人,年轻人除去嗷嗷待哺之外别无他法。
中国的影视投资体系,从1949年以来一直就是国有资本独立投资,延续了几十年,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稍有放松。但真正让民间资本成为投资主体,是在我毕业那几年(1999年)的事。偏偏那几年正是影视圈最最凋零的时候,所谓青黄不接:国有资本不投资了,民间社会资本还没有真正进来。熬过那两三年,在世纪之交后的几年里,我有机会陆续会见过很多投资人,这些投资人的变化实在是一幅包罗万象的卷轴,徐徐展开,诚为有趣。看上去毫无头绪,但仔细分析下来,真的和中国经济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08年以前,中国是资源型经济大发展的时候,影视业投资者里煤老板特别多。他们财大气粗,上来跟你谈话完全不听你说什么,就是简简单单地要求:我儿子、我女儿,或者我的情人要上这个片子;又或者,我不管你拍什么,拍我的家乡就可以,把我们县、我们村拍进去!并且反复告诉你:我不缺钱,我也不关心市场。
跟这些人为伍,自然是出不来什么好作品的。有了若干次教训以后,只要我一进入某老总的办公室,一看到有茶海、佛珠、字畫之类的东西跃入眼帘,我就立刻打退堂鼓。因为我知道:谈下去是没有用的。
煤老板的辉煌随着煤价下降而烟消云散,接下来几年见到的投资人基本来自房地产界。这当然和货币超发造成的“热钱”过剩有关。我至今还记得,当年曾经花了几个小时时间听一位投资人讲述他在房地产业的发家史,最后只用几分钟谈一下关于剧本创作的事情,然后就是吃饭、吃饭以及没完没了的饭局。
这些资金的来源,大概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投资主体对观众和最终消费者缺乏概念。所谓投资项目的最终观众,其实就是投资人自己。而越是有钱的投资者,他越关心自己的感受。这和之前由电视台作为主导者的电视剧,本质上是一样的。
电视台在电视剧市场中的位置,从一开始的制作—播出一体化体制,逐步转变为只负责播出、内容制作则交给下游的无数公司去完成的形态。这些下游公司制作的电视剧,从本质上,其受众就是电视台,甚至就是电视台购片部门的领导。他决定买就买,不买就不买。所以在电视剧版权最终成交签约的时候,观众根本就没有看过,所谓的反响和口碑亦即无从谈起。久而久之,下游制作公司是不可能真正关注观众的反应的。一方面,观众的反应因为实际播出时间的原因会滞后一到两年;另外,收视率可以作假已经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这种状态,只有到互联网公司成为电视剧播出平台之后,才能做到根本的转变。而无独有偶,电视剧制作背后的资金来源,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卖片模式
互联网经济,如今可能是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的中国经济版图中最大的亮点。大规模的互联网公司烧钱行为,又成为影视剧投资市场不可多得的甘露。在此之前,我去接触投资人,大概最害怕见到两种人。一种是大手大脚、好像给你无限的权力,但到了真正开始操作的时候,立即变得缩手缩脚、干涉很多。这种人本质上就是闹不清自己到底要什么,只有你去做了他才慢慢知道。第二种就是唯电视台马首是瞻的下游公司,他们的所有决定都不是最终决定,上面有一个超级厉害的“婆婆”——电视台。一张《购片部意见》或者《电视台意见》的A4打印纸分分钟拍打在你的脸上,让你就范。问题在于,这是真正的观众意见吗?不是,这只是电视台过滤过和变造过的观众意见。又或者,所谓“观众的意见”,其实就是领导身边的家人的随口点评。这种来源可疑的“意见”,我究竟是听还是不听呢?
互联网经济大潮席卷而来之后,投资主体自然就变化了。现在,播出平台同时也是投资主体,那么坐下来跟你谈项目的投资人,就集“决策终端”和“市场代表”两大身份为一体了。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和互联网公司的人谈项目。严格说起来,只有和互联网平台的人谈,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谈项目”;之前所有的项目,基本就是在扯皮,交易成本极高。因为你始终见不到最终决策人。
“互联网公司的钱好拿”,似乎成了近年来许多创作者的共识。动辄投资千万的单集成本,已经是传统影视业不敢企及的可怕高度。而这一切又连带引出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电视剧和电影的钱,你要怎么赚?
从前的电影公司,拍下一部作品的钱基本来自上一部戏创造的进账;不管具体的形态有多少变化,用自己曾经赚过的钱去扩大再生产是基本形态。而互联网平台的创收思路却是彻彻底底资本化运作的结果;在本质上,它是利用大家对作品或者公司未来的预期,直接变现成眼前的现金来进行扩大再生产。这样看来,单一作品的成功和失败就变得不是那么重要,毕竟公司总体股价的涨落远大于单一作品的销售情况。这就是互联网平台的钱好拿的原因。
不过,有一道墙始終是拦在创作者面前的。互联网平台最大的优势和话语权,除了资金之外,就是所谓的“大数据”。这个词在几年前已经烂了大街,但随着Netflix出品的《纸牌屋》依靠大数据获胜的神话和传奇被揭穿以后,这个词在谈判过程中渐渐被替换为另外一个词:“流量”。以前,互联网平台的意见被叫作“平台”意见,现在你可以听见这样的说法:“尊重流量。”
对创作者来说,这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到底流量是对的,还是错的?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看,回答会很不一样。对创作者来说,他们内心深处对流量背后的那些人群抱有深深的怀疑,而互联网平台对流量的尊重却是远大于创作者的。毕竟,令创作者爽而流量不爽的事情,平台并不愿意看到;而创作者爽流量也爽的双赢局面才是一部网剧最成功的模式。不过能否达到这种状态,基本上无法预测。创作者和受众的“鄙视链”有着极大的不同,在很多意见上难以形成统一的意见:这一点也成为网剧成色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中国电视剧的业界生态,一直要和电影形成一种差异化的竞争关系,才能有比较好的生存空间。虽然和美国不同,中国的大部分电视剧明星与电影明星在知名度或收入量级之间的差异并未那么泾渭分明,但中国电视剧从内容的讲述方式上,和电影有着极其重大的区别。作品时长的不同大家自然都知道,但电视剧的节奏显然更“婆婆妈妈”、更拖沓一点;这在网剧大潮汹汹而来之前,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差别。
换句话说,电视剧不怕重复。它的许多内容并不尊崇“起承转合”,“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经典戏剧创作范式,而是有着自行其是的套路。首先,创作者会确定一个大而宽泛的故事架构,比如一名我方间谍打入敌人内部,又或者是高帅富中年大叔生活中出现了“小三”。之后的故事情节就完全可以全部归入到一个叫作“恩怨情仇”的大坑——不管你的故事是什么,剧情在介绍完世界观之后的发展几乎完全雷同,因为你没什么可写的。要写,就面临着很快结束剧情的问题;因为你一旦开始写故事,故事就有了它自己的规律,不是你编剧能随意控制的。
但是,传统电视剧的卖片模式就是拼集数,动辄80集、100集的量,核心秘密就在这里。实际上从投资的角度看,随着集数增加,边际成本却在递减。60集电视剧的制作成本并不是30集电视剧的两倍,而90集的成本更不可能是30集的三倍。但在“卖片”这个环节,90集电视剧的收入实打实就是30集的三倍。作为投资人,他在项目上的资金投入并不会和集数的增加呈线性相关,但越是长的剧集,能创造的收入明显会越高,你说他怎么选?
互联网的匹配特性
到了互联网时代,也许是互联网公司本身的属性所致——大部分在美国上市——不管有没有直接关联,总之,和互联网公司谈美剧往往是最畅行无阻的。而在其他传统电视剧制作公司,他们最讨厌听到的一个词就是“美剧”。倘若你胆敢在创作会议上提到这两个字,公司高层多半已经偷偷在修改合同,准备把你踢出局。
而当我听到业内某巨头平台的负责人在他们公司的内部会议上公开提到“就是要以美剧为师”的时候,我觉得创作者和投资人在基本的理念上可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差距了。从理念上来说,大制作、高回报,标准两季(24集)的影视剧模式,其思想内核在于认可观众对故事的完满性和精细制作的渴求。显然,中老年一代的观众正在被抛弃,他们只能在依旧苟延残喘的“神剧”和若干传统型电视剧中继续寻找往昔的快乐;而其他的电视剧类型,基本上正在迅速被网剧所取代。
即使是在互联网行业最为发达的美国,也不曾发生过如此迅捷的变化。只能说: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生意经”,在全世界的确领先了一筹。毕业18年之后,参与电视剧创作对我来说不再是“不务正业”了。我开始接受著名导演大卫·芬奇的观点:和电影相比,电视剧更能够发挥在人物塑造方面的长处。我周围的同行也纷纷反映,美国影视业的创作才能几乎完全转移到了电视剧这一边,电影的创新能力正在急剧滑坡。
也许,越来越多美国电影的续集化,正是电影本身呈现“电视剧化”转变的迹象之一。一个好的故事,尤其是一个精心架构的全盘设定,只用一部电影来表现实在是太浪费了,必须要用三部、五部、十部才能真正消化。电视剧在投资规模上一旦向电影看齐,那么在未来将根本不存在电影和电视剧的区别,只有一个称呼:“世界”。
在这里,我所指的“世界”,就是让观众完全沉浸其中的一个故事。在里面,你将悄然忘却你所生活的现实世界:和游戏一样,你将不愿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