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健身及其他
2017-11-01冒茜茜
冒茜茜
健身房的前台小妹,今天估计有点心事,居然一大早给大家听张学友的《祝福》。我垂着头,正打算随着音乐找一段往事沉溺一下的时候,就有会员冲过去投诉:“换一个!换一个来劲儿点的!”
一下子给切到了《狐狸之歌》——果然来劲儿,搞得我一下子把跑步机的速度调到了6.5,才勉强跟上里面咚咚咚的鼓点,很快就出汗了。
想起以前和朋友抱怨,说快餐店的音乐怎么总是那么吵。后来得出结论:人家就是催你快点,腾出位置给下一拨人呢!那音乐分明时刻都在提醒你:“快点吃吧!快点咽吧!快点买单!快点拜拜!”
又想起自己冲凉的时候,时间长短基本取决于伴奏的是什么音乐。要是“神秘园”之类的,怎么也得二十分钟吧!要是激烈的摇滚乐,那基本就是五分钟搞定。要是选了一个很丧的曲子——算了,啥都没意思。洗啥啊?不洗了!
而在健身房里,被音乐影响左右的,不仅是我们这些心神不宁的初级会员,连资深教练也难以幸免。健身操教练大概觉得整栋大厦都在聆听甚至艳羡他们的热情,所以总喜欢把节奏强烈的音乐放得震耳欲聋。隔壁的瑜伽音樂柔和宁静,此刻却似乎无法抵抗对方压倒性的力量优势,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于是瑜伽教练一边让学员们“把心放空”,一边自己深锁眉头、难掩厌恶,有几次甚至抛开了瑜伽的内敛柔和,直接冲出去和对方理论起来。
BBC说,人锻炼的效果,实际上取决于你运动的瞬间最高强度。要做到石破天惊、歇斯底里才能真正锻炼到肉体。我每次想这样时,总觉得有点害怕,为那失控甚至失态感到羞愧。或者,下次我应该找个特别不管不顾的音乐,来试一次。
年少时喜欢听摇滚乐。穿过满大街《阳光灿烂的日子》的电影海报,呼朋唤友成群结队地踏平马路,我曾骄傲地向父亲宣称:“我可不要过你们这样的生活。我要一辈子都有这样的激情,听这样的音乐。老了也要!”我父亲瞥了我一眼,冷笑一声:“哼!走着瞧!”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现在的我未到四十,就已经有点吃不消以前那种音乐里的荷尔蒙了。就算偶尔听起来也会激情澎湃,觉得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年代啊,但打底的确实是情怀,而不是和如今的日常琐碎息息相关的共鸣了。
前一阵,一个朋友对我说:“你可以听听爵士乐,女声的,很有魅力。”我想了一下,还是觉得现在的我,对于爵士还是太嫩了点。开车会路怒,遇事会激动,见人会脸红,还没有修炼到爵士那种自如、自在的境地。所以我说:“过两年吧!过两年估计就会轮到爵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