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

2017-11-01王军

当代医学 2017年30期
关键词:阿托左室安全性

王军

(洪泽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淮安 223100)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

王军

(洪泽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淮安 223100)

目的 观察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5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各25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但A组的用药剂量为20 mg/d,B组的用药剂量为40 mg/d,均1次/d,连续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6 min步行距离等疗效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下降(P<0.05),且B组显著低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上升(P<0.05),且B组显著高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下降(P<0.05),且B组显著低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明显增长(P<0.05),且B组显著长于A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40 mg/d的用药剂量比20 mg/d的用药剂量疗效更佳,且安全性与之相同,值得临床推广。

阿托伐他汀;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安全性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1]。为了解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现选取5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3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各25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0例,各占60.0%、40.0%;年龄43~74岁,平均(61.2±8.4)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8例,各占68.0%、32.0%;年龄41~76岁,平均(60.6±7.9)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商品名立普妥,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30047)治疗,但A组的用药剂量为20 mg/d,B组的用药剂量为40 mg/d,均1次/d,连续治疗8周[2]。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6 min步行距离等疗效指标及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临床研究中所记录的数据皆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疗效指标 治疗前两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下降(P<0.05),且B组显著低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上升(P<0.05),且B组显著高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下降(P<0.05),且B组显著低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明显增长(P<0.05),且B组显著长于A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指标比较(x±s)

2.2 不良反应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乃临床常见病,慢性心力衰竭是其常见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4]。故该病一旦确诊,必须要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目前针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药物为阿托伐他汀以及改善心肌缺血、抗血小板等药物[5]。阿托伐他汀能够抑制肝脏HMG-COA还原酶及炎性反应,降低血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抗血栓形成,改善心脏功能,短期疗效显著[6]。但关于该药的最佳使用剂量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本次实验结果示:治疗前两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下降(P<0.05),且B组显著低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上升(P<0.05),且B组显著高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下降(P<0.05),且B组显著低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明显增长(P<0.05),且B组显著长于A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得出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40 mg/d的用药剂量比20 mg/d的用药剂量疗效更佳,且安全性与之相同,值得临床推广。

[1] 林晓明,陈生晓,钟春,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J].山东医药,2014(17):64-65.

[2] 崔艳红,马翠芳.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1):59-61.

[3] 何静蕾.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7):30-31.

[4] 朱法军,尹昌浩,李思瓯.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1):116-117.

[5] 林柏青,赖明耀,韩芳永.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效果对比分析[J].北方药学,2015,13(8):166-167.

[6] 林颖惠.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9(16):122-12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0.040

猜你喜欢

阿托左室安全性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