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让智利不再遥远
2017-11-01智利驻华大使贺乔治
□ 智利驻华大使 贺乔治
一带一路让智利不再遥远
□ 智利驻华大使 贺乔治
2 016年中国成为了智利最大的水果出口国,远超泰国、越南,以及美国、澳大利亚这样的农业大国。自2005年智利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后,12年来智利出口到中国水果的数量增加了240倍,从最初的500万美元增长到现在的12.07亿美元。预计未来的新鲜水果市场规模还将持续高速增长。
事实上,智利已经成为了南半球最大的水果出口国,因为它在这方面占据优势,包括适宜的地中海气候、良好的土壤条件和天然的地理屏障确保了其免受瘟疫和灾害侵扰(像安第斯山脉、太平洋和阿塔卡马沙漠),以及40多年向世界各地出口水果的丰富经验。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智利是离中国最远的国家之一,但中国仍决定从智利进口水果这种极易腐烂和损坏的产品,这的确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随着交通和电信技术的进步,世界正逐渐缩小成一个众所周知的地球村。
超越欧亚大陆的“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来的,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提振亚洲与欧洲间的经济,并为它们的关系注入新活力。通过陆地和海上,在当年马可·波罗穿行过的从威尼斯到今天杭州的古丝绸之路上重新规划,实现新目标。通过投资建设铁路、公路、港口、隧道和桥梁,从中国中西部经过中亚到达东西欧,为商业、货物和人员流通提供便利。这样做不仅能促进中国这些较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能扩大与前苏联中亚共和国,也就是现在独联体(CIS)中的一些国家进行国际贸易的范围,因为它们中的许多国家被内陆所包围,仍未完全溶入世界经济的格局中。
当然,“一带一路”倡议还有更宏伟的目标,那就是再现欧亚大陆昔日的辉煌。比如,通过开通从北京到莫斯科的高速列车,能够将横贯西伯利亚的那条著名铁路的行驶时间从7天缩短为3天;还有就是拉近世界上发展最快、也最具活力的东亚地区与世界最大的市场欧盟之间的距离。中国与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虽然尚处在商议阶段,但也将会对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业起到推动作用。
去年,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和交往的需要表现得更加突出。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整体外交政策的一部分,强调了在基础设施发展方面加强合作的重要性,而且不只是在亚洲区域,也包括非洲和拉丁美洲,这样它所产生的意义就超出了欧亚大陆的范围。
南美洲和亚太区域
智利驻华大使贺乔治在中国南车青岛基地参观高铁机车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拉美国家来说,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提高生产率,那么南美洲宽阔的空间就需要互相连接起来,特别是在大西洋与太平洋沿岸之间,迫切需要构建有利于物流和运输的海洋走廊。而且与中国类似,在南美洲国家也是沿海地区经济最发达,而内陆城市经济则比较落后。中国在铁路、建筑、电信和能源开发方面的先进技术能够帮助这些国家解决这一问题。在过去十年中,借助高铁和移动通讯,中国辽阔的内陆地区和大量的人口实现了充分有效的连接。因此,南美洲大面积的内陆地区与其它区域也可以效仿类似的做法进行连接。
历史上也曾有过这样的巧合,即中国现阶段自身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与拉丁美洲的需要互为补充。因为中国正在从外国直接投资的接受国向海外投资的资金输出国转变,而且由于国内投资的需求减少,建筑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和现金盈余,因此它正在寻找有效利用资产的机会。“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这方面最明显的一个体现,而这与拉美国家是有很大关系的。
巨额的投资实现了在太平洋两岸的流动,中国与拉美国家间成立的合资公司也有助于改变目前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间形成的贸易模式,即南美洲国家(不包括墨西哥和中美洲国家)主要将自然资源和各种原材料卖给中国以换取中国的消费品和工业品,这种模式是无法持续的。
智利与中国的未来前景
中国通常被认为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在过去的四十年里,它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并且使7亿人民摆脱了贫困,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1万亿美元。智利虽然比中国小很多,但也被认为是全球化的另一个受益者。
从1990年到201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智利年平均增长率都维持在5%的水平,而且经济保持均衡增长,社会政策包容,政局稳定。人均收入达到了15000美元,是拉丁美洲国家中收入最高的。
智利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依靠出口,它的出口额从1990年到2007年增长了9倍,从90亿美元增长到810亿美元。智利成功地依靠出口取得发展的模式是基于这几个重要因素:一是与世界的主要市场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FTAs)(事实上,智利是世界上签订自由贸易协议最多的国家,共与64个国家签署了25个自贸协议),这使得它可以免税与占世界GDP80%的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二是提出了“全球化即亚洲化”的理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智利就意识到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在亚洲。因此,智利将其外交和国际贸易政策的着眼点放在亚洲。2009年,智利一半的出口货物都发往亚洲,而且在智利最大的十个出口市场中,亚洲就占三个,其中中国位居第一,占23.1%;日本列第三,占9.1%;韩国列第六,占5.9%。
2016年,智利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310亿美元,中国成为智利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智利也是中国在拉丁美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两国能够取得巨额的贸易交易量(远远高于中国与其邻国的贸易额,虽然有的贸易额比智利大许多)得益于双方于2005年签订的自贸协议,它使两国的贸易额在12年时间里增长了四倍。2017年,双方正在协商将交易向纵深发展(即在货物贸易的同时加入服务行业的内容)。
但是,双方贸易的繁荣并没有带来中国对智利投资的同样增长。也就是说,中国对智利的投资还是很有限的,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智利的经济政策公开透明,被公认为是该地区经商环境最佳的国家,曾经从欧洲、北美、日本和澳大利亚吸引过大量的外国投资。因此,对中国公司来说,在智利进行投资还是有许多机会并值得引起兴趣的,尤其是在基础设施、能源、采矿、农业和服务业领域。2016年4月,中国建设银行在智利圣地亚哥设立了分支机构并已开始营业,它被授权为拉丁美洲地区进行人民币业务的结算银行,这为中方在当地的投资提供了便利条件。
从“一带一路”的层面看,与智利最相关的项目是2016年时任智利交通通信部副部长彼得罗·维查拉夫在对中国进行访问时提出的跨太平洋光纤互联网电缆。当时他与中国国家发改委的相关领导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双方政府都承诺要进一步考虑这个项目,并展开必要的可行性研究,现在这方面的工作正在进行中。这一电缆长达19000公里,建成后将是同类互联网电缆中最长的一条。
修建这样一条电缆的意义不言而喻,在本世纪,数据的连通与实体的连通同样重要,数据是新的财富。从世界互联网电缆地图中会发现,虽然有50条这样的电缆跨越北大西洋地区,但在亚洲与南美洲之间却没有一条。这就使得两个地区间数据传输的速度非常缓慢,因为它们需要绕道通过北美洲。
“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超越了欧亚大陆的范围,作为中国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合作方针的组成部分,它体现出为发展添加新动能的思路。因此,它将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便利化放在了中心位置,希望借此促进对外贸易和交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际金融机构已经将减贫列为最关切的工作。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它必须与经济活动的供给侧和创造就业结合起来考虑,因为它们才是真正实现减贫最关键的路径。中国自身的经历充分证明,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网络是保证经济增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既然南美地区已经有四分之一的商品出口到了中国,那在南美洲发展类似的网络系统肯定能够获益颇丰,因为它目前急需降低跨太平洋的贸易成本,并为中国与拉美国家的交往增添新动能。当前全球市场产品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不仅要求关税和清关费用应当大幅度降低,同时产品的运输和上市时间也要缩短。在这种情况下,交通、物流以及与其配套的基础设施条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 责任编辑 姜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