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临床对比
2017-11-01林秀梅
林秀梅
(山东烟台栖霞市人民医院,山东 烟台 265300)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临床对比
林秀梅
(山东烟台栖霞市人民医院,山东 烟台 265300)
目的更进一步对在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过程中不同剂量孕激素临床效果差异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一年(2016.1~2016.12)在我院实施孕激素治疗的180例无排卵型月经不调女性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及对每位女性患者所采用孕激素剂量的不同将其均分至A(低剂量)、B(中剂量)、C(高剂量)三组。对比分析ABC三组无排卵型月经不调女性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无论在ABC三组患者月经不调持续时间方面、临床总有效率方面,还是月经出血量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在不适反应率方面,A组明显低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女性时不同剂量其临床效果差异较小,但低剂量孕激素其安全性更高,应予重视。
月经不调;孕激素;无排卵型;临床总有效率;不适反应率
临床上将因患者体内孕激素异常减少、体内雌孕激素失调而引起的月经不调统称为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经期紊乱、月经量异常增多甚至淋漓不尽、大出血等是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1]。对于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治疗临床上一直以孕激素治疗为主要疗法,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本文就不同剂量的孕激素在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疾病方面的临床疗效进行更进一步探究,以期该疗法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孕激素治疗的无排卵型月经不调女性。所有患者均经B超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无排卵型月经不调女性,且均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纳入研究。依据对每位女性治疗时孕激素使用量的不同将其均分至低、中、高剂量的A、B、C三组,每组各60人。A组女性年龄18~40岁,平均(27.8±7.4)岁,平均病程(7.1±3.1)个月;B组女性年龄17~39岁,平均(27.6±7.5)岁,平均病程(6.9±3.2)个月;C组女性年龄18~41岁,平均(28.1±7.2)岁,平均病程(6.9±3.3)个月。所有无排卵型月经不调女性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经期紊乱、持续流血甚至出血不止等临床症状。三组女性的年龄、病程、临床症状、治疗手段等一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B、C三组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均采用浙江仙琚公司生产的黄体酮(批文准字为H20041902)孕激素进行治疗。其中,A组患者行低剂量用药治疗,即仅于每位患者睡前口服100 mg的黄体酮;B组则行中剂量用药治疗,即于每位患者早晚分服,每次各100 mg黄体酮;而C组同样取早晚两个时间段给予每位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共计400 mg黄体酮,200 mg/次。A、B、C三组女性均不间断用药12 d,对比分析三组女性患者阴道出血变化情况以及持续出血时间及临床有效率等差异。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A、B、C三组无排卵型月经不调女性的临床总有效率、不适反应率以及持续出血时间及停药后出血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其中,临床有效率判定标准依据用药后女性月经量以及子宫内膜厚度情况差异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大标准。停止服用黄体酮后女性患者月经量恢复正常,且其子宫内膜厚度减少至正常范围则为显效;停止服用黄体酮后女性患者月经量明显改善,但小于正常值,其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减少则为有效;而停用黄体酮后患者未出血,子宫内膜甚至出现脱落情况则为无效[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有效率差异
A、B、C三组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停止用药后其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8.33%、98.33%和100%,三者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有效率差异 [n(%)]
2.2 患者出血持续时间及停药后月经量差异
在A、B、C三组女性无排卵型月经不调女性停止服用黄体酮后,无论在每位女性出血持续时间方面,还是在期出血量方面,三组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A、B、C三组患者停药后期出血持续时间及月经出血量差异
表2 A、B、C三组患者停药后期出血持续时间及月经出血量差异
?
2.3 不良反应差异
A、B、C三组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用药期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心、头晕、呕吐以及腹痛等不良反应,其中,A组有3例患者分别出现了腹痛、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5%;B组共计8例患者出现了上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3.33%;C组则共计14例患者出现了上述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率达23.33%,三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作为妇产科常见、多发的疾病,无排卵型月经不调主要是因患者生殖系统神经分泌紊乱所致。正是由于患者体内神经系统分泌紊乱,尤其是其体内雌、孕激素的异常分泌,导致患者体内卵巢不能够正常排卵,最终引发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发生。病理研究表明,当女性机体内孕激素异常减少时,将无法抑制患者体内产生中酸性的多糖类物质,进而使得多糖类物质增多聚集,进而阻碍子宫内膜的加固,导致其无法正常脱落,而子宫内膜的不彻底脱落将直接影响其重生,反反复复直接诱发子宫出血不规律的产生[3]。大量研究发现,患者日常饮食、作息以及精神过度紧张、气候异常变化等都会诱发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发生[4]。而目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多以孕激素补充治疗为主,并取得了较佳的效果。黄体酮时现阶段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一种孕激素,该药物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子宫内膜的正常脱落,促进患者月经排卵。但对于该药物目前仍存在药量多少的争议[5]。本文就低中高三种不同剂量孕激素在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中的临床差异进行更进一步探究,结果表明,剂量多少对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影响较小,同时,在患者用药停止后月经持续时间方面以及月经量方面,ABC三组不同剂量的治疗方案亦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临床不良反应率方面,采用低剂量的A组不良反应率仅为5%,远远低于B组的13.33%与C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采用低剂量孕激素进行治疗不仅临床效果佳,而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1] 房丽红.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月经失调(无排卵型)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2,6(33):39.
[2] 郑爱梅.不同剂量的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疗效观察和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08):134-135.
[3] 刘 玲,李瑞芳,段冷昕,等.新型孕激素衍生物3α-羟基-3β-甲氧基甲基-16,17-亚甲基-孕甾-20-酮对硝普钠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5,29(4):545-551.
[4] 熊军波,万俊红,庄燕群.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6,6(4):55-57.
[5] 曾德琼.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6(29):38-39.
R271.11+1
B
ISSN.2095-8803.2017.15.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