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与传统剥除术的疗效评价
2017-11-01郝凤梅
郝凤梅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041)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与传统剥除术的疗效评价
郝凤梅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041)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下与传统剥除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下剥除术组(简称腹腔镜组)与传统剥除术组(简称传统组),研究对象各28例,统计分析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日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住院期间观察指标以及随访期间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肌瘤是否残留等指标。结果除手术用时较长,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日数均减少,随访期间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率、肌瘤无残留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与传统剥除术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子宫肌瘤;腹腔镜;传统剥除术;疗效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激素依赖性良性肿瘤,高发于30~50岁女性,常见症状有子宫出血、压迫、疼痛、贫血、流产,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子宫肌瘤常用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目前多用传统开腹剥除术式。随着女性对于自身美的追求不断提高,和微创技术的发展普及,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患者随之增加。本研究对以上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描述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56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统计分析,按照不同术式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组,研究对象各28例,平均年龄分别为(39.13±3.52)岁和(40.09±3.77)岁,单发子宫肌瘤例数分别为12例和9例。两组患者均符合子宫肌瘤临床诊断标准,且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对于高度怀疑恶性病变可能者及精神疾病者均不在研究范围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病情差异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传统剥除术:患者取仰卧位,腰硬联合麻醉,选择部位作手术切口,逐层剥离,待子宫充分暴露后,剥离切除肿瘤,逐层缝合切口。
腹腔镜下剥除术:患者取截石位,全身麻醉,气腹针穿刺建立CO2气腹,脐部置入腹腔镜。腹腔镜引导确定肌瘤位置,根据肌瘤位置、数目和大小选择剥离方式,钝性分离后旋切肌瘤,使用肌瘤钻牵拉取出,电凝止血,常规消除气腹,缝合切口[2]。
1.3 住院期间观察指标
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日数,术后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子宫壁血肿发生情况。
1.4 术后1年随访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肌瘤是否残留。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分析两组住院治疗期间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住院期间指标 [n(%)]
2.2 分析两组术后1年随访情况
见表2。随访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60, P<0.05)。
表2 两组术后1年随访情况
3 讨 论
子宫肌瘤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病率约为20%[3],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无统一定论,有学者认为雌激素是促使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该疾病最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常用传统开腹剥除与腹腔镜下剥除两种术式。
越来越多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开腹剥除术比较,腹腔镜下剥除术创伤小,不对患者盆腔生理结构造成严重破坏,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愈合时间,对于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4]。但是我们也发现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传统组,原因在于腹腔镜下操作不仅要求手术医师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还需要结合监视器中视野表现、手上触觉等进行综合判断,最终准确定位及操作,防止肌瘤的残留和复发[5]。
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痛苦,利于疾病恢复,效果可靠,具有推广价值。
[1] 李 洁.腹腔镜与经腹行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医药实践,2017,26(5):397-398.
[2] 吕向红,陈 楠,王彩霞.传统剥除术与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比较研究[J].吉林医学,2016,37(8):1963-1964.
[3] 乐 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69.
[4] 夏海波.传统剥除术与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120-122.
[5] 闫冬丽.经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10-12.
R711.74
B
ISSN.2095-8803.2017.15.0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