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患者的护理与分析

2017-11-01沈冬梅

当代临床医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急诊科成功率静脉

沈冬梅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6)

急诊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患者的护理与分析

沈冬梅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6)

目的探讨急诊科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患者护理查房的体会。方法选取急诊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护理查房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不进行护理查房;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查房,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护理查房,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急诊科;心跳呼吸骤停;护理查房;抢救

心跳呼吸骤停是由多种急、危、重病及意外情况造成的心跳呼吸停止,是急诊工作中常见的最为危急的疾病,抢救成功率低,死亡率高,如果患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患者有效的复苏措施,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实际上,有报道指出,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中,复苏的成功率仅有14%~30%[1]。如何提高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急救护理质量,成为急诊护理管理的重要问题。本文选取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给予护理查房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50例进行临床观察。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0~78岁,平均(56.3±2.8)岁。患者心跳停止的时间为1~26min,平均(3.5±2.2)min。其中23例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在院外送至急诊室抢救的路途中,15例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在急诊抢救室,12例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在急诊观察病区。选取的所有患者均与心跳呼吸骤停中的诊断标准相符合。将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住院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25例分为对照组,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25例分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心跳呼吸骤停常规护理,不采取护理查房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护理查房管理。

1.2.1 制定合理的护理查房计划 针对本院急诊科的护理单元,将各个护理单元查房时间及相关护理查房人员安排好,如果遇上特殊情况,可以针对安排时间表进行适当的值班调整,另外,以心跳呼吸骤停为护理查房专题,按照年度护理查房计划,每年进行两次专题查房,如果遇上特殊情况,可以针对护理单元的具体情况增加查房次数,一般来说,将急诊科中各个护理单元的护理查房时间安排在晚班交接之后。还要成立护理查房考评小组,考评小组成员由各个护理单元的护士长、急诊科主任及本院护士长组成,要保证主查护理单元中的护士超过组成人员的90%,而其余护理单元的护士组成人员也要保证有4名。

1.2.2 护理查房流程规范化 进行护理查房的前一周,主查护理单元要将护理查房的主题报告及患者资料分发给各个护理单元,其次,向他们介绍患者的具体病情,而相关查房护士要汇报急诊抢救及临床护理过程,主查人要对护理质量及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讲解查房主题,开展讨论,然后,主查人进行概括性总结,最后,由考评小组对护理查房管理进行评分,而护士长及急诊科主任针对评分进行讲解。

1.2.3 遵循循证原则 查房前,周查房人员根据病例及查房主题查阅资料,将相关的科研结论、临床信息与病人实际相结合,寻求实证,作为护理决策的依据。如:急诊室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复苏药物给药通路的建立,经循证,在心脏骤停时即使胸外心脏按压,流至下肢的动脉血量不多,静脉回流量也较少,下肢静脉给药多数无效。中心静脉给药循环至心脏时间为100s,但放置中心静脉导管至少需要5min,往往会打断胸外按压并会出现并发症[2]。上肢近心端静脉给药循环至心脏时间118s,易操作,为首选。通过查房规范了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时,应快速建立双静脉通路,首选上肢肘部大静脉,其次为颈外静脉。对于不能确定室颤发生时间的心跳骤停病例,抢救时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然后立即实施大能量除颤(300J),并在除颤后立即胸外心脏按压,2min后进行心律分析和脉搏检查。

1.2.4 注重互动环节 查房中注重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被查者就护理问题请教护理老师和同仁,参与查房者人人都可以提问,进行互动。在查房的互动环节,科护士长提出问题:请参加查房的护士结合自己工作的护理单元谈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如何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观察病区的护士提出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由于昏迷,营养摄入困难,机体抵抗力差,应加强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减少口咽部细菌感染,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吸痰方面,观察病区护士认为频繁的吸痰可增加病人呼吸道的机械刺激,降低呼吸道的防御能力。应掌握适时吸痰操作规程,患者有吸痰需要时再操作。

1.2.5 采用讲授,模拟现场再现,多媒体等形式 为增强查房效果,在查房中采用讲授、模拟现场再现,多媒体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使查房内容更加直观、实用、可借鉴[3]。如查房主题“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接诊和急救流程”,急诊室通过模拟演示,采用角色配合法,将参与抢救护理人员分为3组。

1.2.6 重视护理查房质量考评 要想彻底提高护理查房质量,使患者及其家属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就必须要重视护理查房考评,每次查房完成后,都要对负责人员进行考评,指出护理查房过程中的不足,并且针对护理查房人员的不足,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提出改进措施,保证护理查房质量。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心肺脑复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52.00%,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52.00%,高于对照组的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较(n)

表2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n)

组别例数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率(%)对照组25129452.00观察组25491220.00

3 讨论

在临床上,心跳呼吸骤停是最紧急的一种情况,是否能够及时给予患者准确的急救工作,与患者的生命安危及病情预后有至关重要的关系。给予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护理查房,能够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患者发生异常情况,能够给予患者相应的抢救措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所以,护理查房中,对于护理查房人员的操作水平有着较高要求,护理查房人员一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操作水平,遇到突发情况能够给予患者相应的抢救措施,为患者争取抢救黄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1] 林峰.174例心跳呼吸骤停院前复苏结果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12(11):426-427.

[2]江岩,郝江,丁亚琴.护理查房在急诊科的实施[J].西南国防医药,2009,21(11):254-255.

[3]张劲松.心肺复苏在成人院外心搏骤停中的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23(4):258-259.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5.022

2095—9559(2017)05—3365—02

2016-09-19

猜你喜欢

急诊科成功率静脉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