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文影视欣赏”课程体验式文化教学模式探讨*

2017-11-01翁洁静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体验式英语课程

翁洁静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临城 316021)

高职“英文影视欣赏”课程体验式文化教学模式探讨*

翁洁静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临城 316021)

作为基础英语类选修课程,“英文影视欣赏”课程在学生群体的满意度并不高。文章从课程特色入手,就基于“体验式文化教学”理论在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及其理论适存性进行了研究,以英文电影及其文化为教学内容,以体验电影为教学开展形式。研究发现,新模式有助于学生从电影中汲取有益文化,在增加中西方文化认知的过程中带动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为求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不断进行自我修炼。

英文影视欣赏课程;体验式文化教学;中西方文化认知;英语语言能力

近年来,随着跨文化交际视域下英语教学研究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肯定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也指出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运作机制。然而,实际教学时,却仍有相当数量的高职教师过分关注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提高,长期忽略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知识灌输,即便是在像“英文影视欣赏”这样特色鲜明的课程教学中,也是一刀切地以词汇习得和英语听说水平提高为主。事实上,“英文影视欣赏”课程教学的作用是让学生通过电影赏析,从察觉电影文化现象到深入思考和解读影片所要反映的文化内涵,以达到增加学生中西文化认知的目的,比如像中西传统民俗、中西思维行为规则和方式等,为高职生未来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储备应有的知识,避免因认知不足而引发的交际失败问题。在这里,英语仅仅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和语言工具,帮助学生正确表达他们对电影及其文化内涵的理解。为此,对于该课程教学,需要教师牢固树立“以文化认知为主、语言学习为辅”的教学理念,加大推进文化教学建设。基于此,本文拟以高职基础英语中的“英文影视欣赏”课程为例,探讨以文化认知为重的语言类教学的开展途径和模式。

一、新型教学模式建立的理论依据

(一)理论依据

顾名思义,“体验式文化教学”是体验式教学和文化教学的有力结合。

1.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源于体验式学习,代表人物有杜威、勒温、皮亚杰及库伯。其中,库伯的“经验学习”理论为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照。“经验学习”理论中最为著名的是经验学习过程的结构模式,即经典的四阶段“体验学习圈”:具体体验(concrete experience)、反思观察(reflective observation)、抽象概括(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和行动实验(active experimentation)[1]。经验学习的过程就是这四个环节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简言之,体验式教学通过创造实际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重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感情、生成意义。

2.文化教学

外语教学的范畴里,尽管中外学者对文化的定义与分类不尽相同,但对文化教学的主张及内容的选择基本上是一致的。Hendon的分类Culture with a capital C(大写“C”文化)和Culture with a small c(小写“c”文化)被普遍认为是较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分类法。小“c”文化指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行为准则和社会传统等。大“C”文化则包括人类社会文明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音乐、建筑、哲学、科技等[2]。Hendon认为小“c”文化对于得体的交际与传递信息是最为重要的;Brooks也强调“Patterns for Living”应成为基础外语教学的重点;国内著名学者肖龙福认为广义上的小“c”文化对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方面最直接最有帮助[2]。鉴于此,笔者认为高职文化教学的重点也应放在对小c文化,即民风民俗、社会传统思想、家庭生活等层面的认知上。

(二)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体验式教学和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相关研究。李早霞面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缺席问题,提出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的论题:一是根据大学英语作为知识的特点,确定文化主题,以词汇和言语的形式为切入点,开展语言文化教学活动;二是依据大学英语作为过程的特点,通过文化体验教学的途径,进行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3]。李一鸣认为应该在大学英语的实践教学中,应用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即由教师设置模拟情景,然后由师生共同对相关文化知识进行整合,再由学生扮演相应角色进行体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消化[4]。李全福指出,高职英语课程教学需要实现技能与文化并重的教育培养理念的更迭与创新。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鼓励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教学内容需要重视职场文化因素的建构整合与有效导入[5]。唐小波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英语语言能力进行测试调查。调查显示,学生缺乏中层与核心跨文化交际知识,同时跨文化交际技能较差。他建议编制高职跨文化教学大纲和教材,利用网络文化教学平台和资源,提升教师跨文化教学的能力等来解决学生问题[6]。

综上,国内的研究都找出了大学英语和高职英语中文化教学的问题所在,试图采用各种途径和策略加以改进,如体验式、浸入式,改变教师教学理念、运用新型教学手段等。目前,在“英文影视欣赏”课程应用体验式文化教学的相关研究还没有先例。

(三)体验式文化教学在“英文影视欣赏课程”中的理论适应性

如前所述,“英文影视欣赏”课程是以文化认知为主的语言应用类课程,也可以将它看成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实践性课程,于是,体验式文化教学理论就能较好地为它提供指南。当然,让学生体验英文影片首先需要适宜的电影资源作支撑。在对电影素材的精心选取、剪辑整合的基础上,教师设置如讲述影片情节、复现影片桥段的体验性活动,以激发学生对影片文化的深入思考、理解和内化并用英语加以呈现。

“英文影视欣赏”课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认知影片文化的基础上,锻炼语言能力”,本身就十分契合“体验式文化教学”的精髓,也符合语言教学的特点。因为一方面,通过教师对英文影片的教授和引导,学生“先感知、后内化”的文化认知过程,本身就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既使学生的文化学习达到一定的深度,又体现了体验学习螺旋上升的过程。最终,学生将自己对影片及其文化的理解制作成微视频或PPT的形式进行课堂汇报,生成了个人对影片文化意义的解读,这些都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反复观察和聆听影片片段、模拟人物对白并赋予表演”的语言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英语语言内化和输出的时空,提高了英语能力。

以体验式文化教学理论为指导的新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观看电影和词汇学习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为语言知识“接收容器”的教育定式,关注学生以 “体验者”的身份参与课堂学习,大大加重了文化教学的比例,对提高学生中西文化认知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例如,在角色演绎中,师生将枯燥的课堂环境营造成真实的电影片场,这里有热衷表演的敬业演员,有摄像师和影评人。这项活动完成的成功与否除了有赖于同学间的相互协作外,更取决于学生个人对影片主题的理解,对影片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对人物角色的把握。籍此证明在“英文影视欣赏”课程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文化教学理论的适存性。

二、基于体验式文化教学理论的教学设计

将新型教学模式分为体验前、体验中和体验后三个阶段(见图1)。

图 1 课程模式图示

(一)体验前的影片选材

教师共选用五部英文电影作为上课素材,包括:励志生活片《阿甘正传》、动画片《功夫熊猫》、喜剧片《穿普拉达的时尚女魔头》、动作片《功夫梦》、家庭生活片《马力和我》。电影选材广泛,每部电影都蕴含着各自的文化主题,渗透着中西方小c文化的内容。例如,电影《阿甘正传》的主题是宣扬了60年代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即社会对像“傻人”阿甘那样诚实勇敢的平民英雄的肯定,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有裨益;电影《功夫梦》中的主人公对白和一连串的功夫动作传递了中国“道无处不在”的道家文化思想,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畴内的认可和传播,可使学生加强对中国传统道文化的认知;电影《马力和我》描述了美国家庭的生活状态;电影《穿普拉达的时尚女魔头》讲述了职场新人所关心的话题,例如初次择业、职场奋斗,连减肥瘦身的热门话题都可以在影片中找到相应的情节,对学生将来从业大有启发,有助于学生增长社会经验;影片《功夫熊猫》是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动作喜剧电影,其中的景观、布景、服装以至食物均充满中国元素,帮助学生加深对我国风土民俗的认知。当然,以上种种“多元素化”的电影文化“养分”需要在教师的辛勤灌溉下,才能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二)体验中的教学设计

教师将每部电影安排8个课时讲授,分为“宏观文化背景导入、微观文化现象解读、文化精髓感悟”,体验学习的四个阶段都贯穿在这三个教学过程中。

1.宏观文化导入

“宏观”突出对整部电影的感受,安排2课时授课,要求学生从影片简介和观赏出发,开启“具体体验”之旅,初步感知影片文化,鼓励学生在课前自主搜索与该影片相关的背景资料(包括影片上映和拍摄日期、参演的影视大咖等)后,进行课堂汇报。教师做简短点评,并从三方面入手宏观导入电影文化:探索电影拍摄的社会背景、剧情简介、主人公形象的初步刻画,与此同时,穿插设问激发学生观影兴趣。例如,教师播放有关家庭生活片《马力和我》之前,先简要介绍了美国家庭的基本结构和成员组成,拉布拉多犬马力和主人公的形象展示。学生观影后,留下的最直观印象是很多时候家庭成员并不局限于人,动植物都能成为情感的寄托和生活的伴侣。就像影片中的马力一样,它不是作为主人的宠物狗而存在,而是它作为家庭中的一员,见证了这个逐渐成熟起来的家庭所历经的全部挑战和难关。这样的文化导入是十分有益的,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观影时参照教师提供的文化信息,留下对影片的整体印象;另一方面,又能加工文化信息,形成个人见解,拓宽思路。

2.微观文化解读

“微观”强调教师从影片细节处把握,需要剪辑一部电影的几个经典桥段,一般每一个控制在5~6分钟为宜。之后围绕片段展开系列体验活动,师生角色应体验活动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个教学过程安排4课时授课,延续进行具体体验,又从具体体验过渡到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以及行动实验的阶段。其中,第一个2课时的体验活动重心在对影片的文化认知,包括词汇台词记忆、有关文化的问题讨论和复述剧情。第二个2课时通常强调表演和演绎,让学生用英语将自己对影片的理解予以呈现。四种体验活动的具体设置如下:

体验活动之一,反思观察后的问题讨论。教师针对影片片段设置指向性问题,便于学生带着问题回温该片段,抓住重点。例如对电影《阿甘正传》,教师设问学生:“片头中随风飘落的羽毛有什么特殊含义?”鼓励学生多角度地畅谈“羽毛”的象征意义。

体验活动之二,抽象概括词汇和台词的文化意义。要求学生对经典台词进行诵读和对词汇深度记忆。学生是诵读者,教师是引导者。朗读和记忆前,教师将影响学生理解的孤立词汇和台词放大还原到原电影情境中,带领学生概括该词汇和台词在具体情境中的深层文化含义。例如在电影《功夫熊猫》中,龟大师常讲的“Internal peace, harmony and focus”,“peace”并非“和平”之意,而应解释为“静”,传递了道家文化的思想内涵。学生通过挖掘词汇的文化含义,也加固了对本土道家文化的认知。学生还利用手机“趣配音”软件,完成与影片相关的配音练习以进行语言应用。

体验活动之三,结合运用反思观察和抽象概括以讲述电影情节。讲述前,学生需要对该情节反复观察和深入思考。教师将教室布置成讲坛,邀请学生就某一典型情节上台讲述英文,表达自己对该情节的理解。台下学生向该学生提问,在相互探讨中抽象概括情节所能体现的人文情怀,加深文化认知。例如电影《穿普拉达的时尚女魔头》,最后主人公安迪与女王的对话情节就蕴含着深刻的处世哲学。通过让学生讲述剧情和相互讨论,可让学生陷入了对事业家庭、职场及人生态度的深思熟虑。

体验活动之四,体验学习的“四个环节”助力多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了演员、摄影师和评选人的角色,教师扮演了场务等角色。教师选取有较多角色参与的情节,安排学生扮演,同时又准备道具、将教室布置成片场。当一组同学表演时,其他学生纷纷进行实地拍摄和参与评选。评选出“最佳男女演员”“最具表演奖”“最具创意”等奖项的获得者。例如,安排学生演出了电影《功夫梦》中Parker带韩先生去道观体会的场景。多角色扮演是这四项活动中最难完成的一项,因为需要学生在表演前反复聆听和模仿演员的表情、动作、语言声调,不断反思后从中提炼出关于影片和人物角色的深层内涵,进行行动实验。这不仅考验了学生对电影主题和文化的理解、对角色的把握,也发展了学生的英语能力。

由于操作、课时和影片类型上的限制,上述体验活动不太可能一一完成。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笔者会根据影片特点和学生学情进行适当取舍和调整,一般按照“1+1”的模式。其中,前一个1为必选项,经典台词诵读和词汇记忆。第二个1为任选项,可在剩余的三个活动中选取。

3.感悟文化精髓

安排2课时授课,教师启发学生对影片抒发感想,通过“中西同类影片文化对比”或“拍摄微视频”的体验活动进行。这时,学生化身影评人,教师成为观察者。这两个活动又集中体现了体验学习中最高层次——行动实验的阶段。学生需分组完成同类影片文化的对比,例如,以课堂影片为支撑材料,小组讨论中西同类电影在“人物塑造、剧情铺设、特效处理”等方面的异同,将讨论结果以PPT形式在课堂上呈现。或者鼓励学生拍摄关于影评的微视频,可参照“龙哥说电影”的评述方式,表达对某剧情、某人物或某文化现象的个人见解。

(三)体验后的教学评估

师生双方进行教学反思,又对以上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评价,可利用网络媒体开展,例如微信等。在学期考评时,采用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以“严过程,松终结”为原则,具体见表1。过程性评价从对个人学习的评价和对参与集体学习的评价两个层面;终结性评价则采用了菜单式考核方式,让学生自由选择,将选择主动权交与学生。

表 1 课程评估模式表

在这个模式实施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际参与电影,既使中西文化认知达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又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语言学习。从宏观文化习得,学生自主搜集相关的影片资源和观看电影,到微观文化现象解读,学生讲述和表演电影情节,再到感悟文化精髓微视频拍摄等,充分体现了体验式学习螺旋上升的四个过程。该模式强调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存在以及与教师间的协作学习。

三、思考和建议

在“英文影视欣赏”课程教学中以体验式文化教学理论为指导进行教学实践后,产生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期末,教师对任课班级的学生开展调研,结果发现,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满意度大大提升,纷纷表示“非常喜欢这样的授课模式,每周都满怀着期待的心情上课” “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和活动的形式比以前要多得多了”“感觉自己真正在赏析英文影片的能力上有所收获,既增长了文化知识又学习了电影语言”。在此,笔者想谈几点关于该课程教学的感想和建议:

(一)课内外联动提升学生文化素质

笔者十多年的英语教学发现,为数众多的高职生缺乏中西文化素养,文化认知水平普遍很低,较为明显的表现是:对于中西方传统风俗民俗认识不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道双方存在着各不相同的传统节日,但却说不清道不明有哪些节日、各节日的庆祝方式、庆祝的意义。而对于像传统思想、古典文学等深层次文化内容,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集体失语症”,这些都势必会对他们将来的跨文化交际造成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却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过分夸大对“他文化”的学习,忽略对自文化的深入认知。例如,他们熟知西方情人节、圣诞节而对中国传统节日如中元节、重阳节知之甚少。对西方传统习俗的了解已远远超越了对本土民俗的认知,这无疑是让人无比遗憾和惭愧的事情。

对此,教师觉得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应该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的第二课堂实践体验。例如,某高职院校师生开展的“海韵青年,走读千岛”的系列实践活动,就是一项让学生深入认知本族文化的举措。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实地走访、阅读地方志等方式多角度地了解舟山本土文化遗产,把握舟山历史文化命脉,提升学生群体共同参与和保护舟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又如,邀请外教开设专题讲座,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文化交流和探讨等。这些活动都有利于学生文化层次的提升,以课内带动课外,课外促进课内。

(二)对英语同类课程的积极借鉴意义

在很多高职基础英语的同类课程中,例如 “实用英语B级”“英语视听说”“英语精读”,文化内容板块的教学都占据着不容小觑的一席之地。如何在这些以语言提高为主的课程教学中,穿插进行文化教学是值得广大教师热切研讨的话题。为此,本文提出的一些关于文化教学的活动组织形式,能为上述课程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像角色扮演、微视频的拍摄、PPT成果展示以及课堂讨论等等这些都可以有效地突出文化内容和主题,使得文化部分的教学在原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开展和实施,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文化认知。至于在像“跨文化交际”这类完全倚重文化习得的课堂授课中,教师也应极力避免单一讲授文化理论知识,而是以理论介绍为辅,实践性为主,通过学生的自主实践来构建跨文化知识体系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融合和文化交流的深入,越来越多地象征着各国传统文化的意象符号,例如印度瑜伽,泰拳,我国的中医医疗、风水占卜等,都通过英文电影的形式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广泛的传播。于是,在一些影片的过分渲染、剧情烘托和演员出色演绎之下,很多学生就容易产生思想上的误解,认为在电影里宣扬的东西都是对的、好的,应该在生活中积极仿效和大力推广。在这种情形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就显得尤为必要了:鼓励学生既要保护和尊重母语文化,避免对他文化的盲目崇拜,又要学习和借鉴各国文化中积极有意义的部分,摒弃消极不健康的部分,为我所用。

(四)做好学生的学习同行者,提高个人综合水平和能力

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不一定总是那些传授正确东西的教师,而是能和学生共同成长,相互提高的学习伙伴和引导者。引导是平等和双向的,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同时,也通过不断地观察学生、聆听学生深受启发和引导。优秀的引导者不是让学生言听计从者,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给予充分的时间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除此之外,教师应身体力行地全方位提高个人能力。如果一位教师本身不具备对优秀电影的辨识度,不具备解读电影文化的能力,又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通过电影他们想要传达给学生哪些文化知识,要求对学生进行哪些语言训练,又谈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学生也将手足无措、错失学习的方向。因此,教师本人的中西文化积淀,对影片的深入解读能力、教学设计的能力、编写英文影视教材的能力等等这些方面都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英语能力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之一。教师必须在平时做好做足“功课”,不断地进行自我修炼。

四、结语

英文影视作品蕴含着一个国家和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色,它不单给学生带来了生动鲜活的语言,还向学生展示、传递着多彩的他国文化和异域风情。如何“打开”英文电影这扇窗户,使同学们善于发现窗户外的别样风景,应该是教师反复思考和不断完善的问题。为此,本文主张将“体验式文化教学”理论运用于影视欣赏课程教学,通过教师带领学生体验像角色扮演、讲述剧情、制作PPT等活动,让学生在提升中西方文化认知的基础上,满足了语言发展的要求。

[1]戴日新,彭宣红.高职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实施[J].职教论坛,2012,32(35):44.

[2]陈冰冰.高校英语文化教学及其变量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4(3):21-24.

[3]李早霞.大学英文文化体验教学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4]李一鸣.谈角色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2,36(5):55-56.

[5]李全福.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创新实现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21):201-203.

[6]唐小波.基于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堂教学创新——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37(17):34-38.

10.3969/j.issn.1672-9846.2017.03.011

G712

A

1672-9846(2017)03-0062-06

2017-07-12

翁洁静(1981-),女,浙江舟山人,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研究。

猜你喜欢

体验式英语课程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读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