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协同研究

2017-11-01张在旭

河南社会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贸易

王 丛,张在旭

(中国石油大学 经管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协同研究

王 丛1,张在旭2

(中国石油大学 经管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供给侧改革新阶段·

市场经济发展历程表明,通过供给侧与需求侧同时发力,能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持久保障。在需求侧,需要不断开发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净出口需求;在供给侧,要保证要素供给、结构供给与科技创新供给;在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建立起良性的辩证关系——供给能够决定需求,需求与消费能够决定供给与生产,任何不适合消费者诉求的商品与服务,均是无效供给或者盲目生产。从这个角度讲,协调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关系,应该以辩证的整体思维与精准的操作艺术对待之,既要体现重点,也要共同发力。也就是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应保证“供需两侧”同时发力以达到有效协同的目标,借助有效的需求侧管理,促进经济增长和适度扩张,保证经济健康运行,并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借助完善消费环境,加快消费市场建设,让新消费需求得到有效释放,也能够拉动供给创新,让新需求和新供给之间进行有效匹配。由此可见,当前乃至以后,需要不断加强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在两者的有效协同中,有效保障与促进经济社会改革的持续深入。

一、文献梳理

自2015年12月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这一适应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不断被应用到实践中,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深入关注和广泛探讨。刘晋陆(2016)指出,需求侧管理之“趋同”会让经济结构呈现出简单化、低端化与经济政策单一化和短期化的特征,并会因此而产生产能过剩、效率损失以及经济转型迟滞的情况。而在供给侧改革中,“求异”的做法有利于提升经济动能的更迭,提高经济抗风险水平。因此,综合平衡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趋同”和“求异”,能够促使经济在可持续的道路上健康发展。肖林、王沛(2016)指出,借助有效的需求侧管理,可以达到经济增长适度扩张的目标,也可以就此保障经济运行和就业环境的整体稳定,并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此外,在完善消费环境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促进消费市场和消费体制改革的规范,这对促进消费升级,让更多新消费诉求得到有效释放,继而拉动供给创新,让新需求和新供给之间进行有效匹配。金碚(2016)指出,当今时期的市场失灵一般是因为存在结构性障碍引起的,也就是说由于市场没有顺畅的运行而使得调节机制出现了系统性失效。所以,在供给侧能够采取的措施就是要体现出实体性、长期性与结构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让供给侧和需求侧紧密关联在一起,不可“单独行动”。任何经济对策的实施都要关注宏观需求管理和供给侧改革两个方向。这是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在于供给系统对需求变化能够产生更高的弹性,反应能力更加灵活。而为了让市场经济体制表现得更为完善,就需要在宏观需求管理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对经济整体的调控作用,并以适当的需求管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行提供必要的景气条件。曹月佳和赵雷(2016)通过研究后发现,从“需求侧”至“供给侧”的转变,与我国经济管理方式的本质变化有关,与之相对应的是要素利用效率更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更强的服务型政府。他们指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下一时期,应更加注重“供给端”的重点发力端,即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与深化改革。李娟、沈沛龙(2017)对近年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的理论和政策依据进行了梳理,对供给侧和需求侧管理的实现路径予以探讨,认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均衡要在以下层面着力:借助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以及其他相关的需求侧管理工具应对供给侧改革可能遭遇的金融风险;要求产品管理与货币调控结合在一起,以促进市场流动性;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需求侧总量调控相融合,重点推动需求侧管理层面的结构性改革,最大限度地发挥需求侧之逆周期监管功能。其他还有丁焕峰(2017)、齐骥(2016)等学者从不同侧面对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得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结论。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之后开始进入新常态之中。此时,有关供给和需求关系的理论成为经济学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内容,饱受关注也饱受争议。但是,针对当前乃至未来中国经济的可能走向,为了提升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和实力,需要在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这也是本文要进行深入研究的内容。

二、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理论依据与着力点

供给与需求作为市场经济内部关联的两个主要方面,两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可以说,无论是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还是世界各国政策调控的演化过程,有关其重要性的探讨都一直存在。

(一)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理论背景

1.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供给侧改革

自2015年以来,有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讨论就一直在持续。理论界和实践界通过挖掘其内涵和理论基础,试图为其提供更多直接而准确的解释和佐证。而事实上,在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这一对问题上,已有文献形成了两大派别:其一将西方供给学派视为理论基础,形成了所谓的“新供给学派”;另一种针对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问题,主张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这和西方供给学派的主张存在显著差异。在1803年,法国经济学J.B.Say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就指出了“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的思想。但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经济大萧条,从根本上葬送了萨伊定律。在这一定律失效以后,西方国家开始奉行凯恩斯主义,即通过总需求调控政策让经济走出低谷。这种做法虽取得了成效,但也让饱受危机冲击的国家进入难以控制的“滞胀时期”。至此,以A.Laffer、J.Wanniski、G.Gilder等为首的美国经济学家重拾供给学派的大旗,希望借助减税与降低政府干预的形式对经济发展进行刺激。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晓,西方国家借助供给学派之主张是以“滞胀”的出现为前提的,但我国目前出现的只是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法简单借助“供给创造需求”来实现,需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和工具应对之——在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同时,扩大有效供给,实现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平衡。

2.基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侧管理

当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之时,我国宏观经济也处在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阵痛式调整、先期刺激政策消化之“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曾经有过一段时期,人们在重点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并未对需求侧管理予以应有的关注。而事实上,需求侧管理不但能够助力供给侧改革的实现,还能创造更多需求,让经济社会发展的“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粉碎了萨伊定律之后,凯恩斯主义逐渐崛起,需求管理理论发展成当时最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指导理论。在凯恩斯主义看来,需要借助政府干预的形式提升有效需求水平,并借此实现充分就业和增加国民收入的目的。事实表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重点推行其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凯恩斯主义在促进战后经济恢复和增长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我国,自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宏观经济管理或多或少地借鉴了凯恩斯主义的思想——注重总需求管理政策的实施,注重经济增长,并将经济总量增加视作目标,提高货币在需求管理中的地位,借助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经济施加影响。已有的经验表明,基于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管理政策确实能够在短期内发挥作用,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可是,需要认识到的是,总需求管理对调整结构性问题并非“万能药方”,其作用十分有限。尤其在处理我国当前所出现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时,更需要将总供给政策和总需求管理予以协调和搭配。

(二)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着力点

1.供给侧改革注重长期过程,需求侧管理关注短期效益

在凯恩斯主义看来,经济体之活动总量通过投资、消费、出口组成,因此,如果经济体呈现出过快或者过慢增长,就寄希望于通过紧缩或者扩张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总需求加以调控。但是,已有的经验能够证明,对需求侧进行的调控并非经济增长之基本动力,需求侧管理不过是以经济运行之结果为出发点、对宏观经济予以短期的逆周期干预,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消除周期性波动,尽量维护短期的经济稳定。从这个角度讲,需求侧管理作用也需要得到重视。但需要认识到的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适应性正在减弱。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要么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要么对生产力进行更新。事实上,自1978年改革开放一直到2016年,在这近40年时间里,我国GDP几乎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在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一个GDP增速的“神话”,远超二战后日本经济连续11年的高速增长。只不过近年在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增速开始稳中下行,连续几年保持7%左右的增长率。这说明,一味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势必会对其发展目标进行重新优化和调整,尤其要将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的发展目标,对产业结构进行重构和协调。否则就会因为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合理,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实施了多年的与需求侧管理有关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这让产能过剩成为系统性与长期性的问题,这就需要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对之。

2.供给侧关注产品管理,需求侧注重货币调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生产与提供产品的价值活动,隶属于实体经济之范畴;需求侧注重购买力的形成,隶属于货币经济体系之范畴。而基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总需求调控指的是当经济处在低速增长阶段时,借助扩张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施加影响,借助提高货币供应量与政府支出的形式促进就业,实现经济社会的稳步增长。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实体经济之发展就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坚实基础,失之不可。在当前乃至以后的一段时期,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要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通过对要素进行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增长之质量与数量。而与需求侧管理相关的货币经济体系将货币之出现与信用之发展视作前提,将银行、资本市场等现代金融服务业视作核心,通过股票、债券和金融衍生品等资本行为构建起经济体系。可以说,需求侧管理以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的宏观调控为重点,将货币之流通手段视为经济交易的关键媒介,唯有当实体经济内的供给系统生产的产品总量和货币系统所形成的流动性总量基本均衡时,才会认为实现了宏观经济供求间的均衡。

3.供给侧适用于结构失衡,需求侧适用于总量失衡

从宏观经济学的层面出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为总量调控政策,而财政政策也被看作是结构性调控政策,在某种程度上,财政政策更倾向于结构性调控。比如,对居民收入水平加以调控的收入政策同样属于总量调控的范畴,可如何实现调控目标,就需要借助结构性调整来完成。在针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制定措施时,就需要按照不同区域居民收入水平提供不同的政策措施,这属于收入政策之结构性调整;而调控物价总水平和物价水平增长率就属于价格政策的总量调控范畴,其总量调控在于借助制定结构性调控目标来完成。同时,作为需求侧管理重要工具的货币政策要建立在货币流量分析的基础之上,相较而言,这种做法更加注重总量管理,即对总量失衡的管理。此外,在货币政策中一般对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业务和利率进行调整。

三、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互文”效应分析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单纯依靠供给侧改革或者需求侧管理都会造成顾此失彼的结果,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十分不利。正确的做法是,让两者之间保持某种紧密关联的同时又有所区分,既要注重供给侧改革的“求异效应”,强调经济增长的表象结果,注重经济发展之根本动力;又要注重需求侧管理的“趋同效应”,以便在经济社会新旧动能转换中防止出现“硬着陆”的现象。也就是说,要注重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的“互文”效应,通过改革、转型和创新,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源,促使我国经济获得持续健康发展。

(一)供给侧改革的“求异”效应

自2015年以来,我国社会的各项改革举措不断推进落实,经济发展之导向也不以将经济总量做大为准,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对利益主体角色进行了弱化,要素资源正在逐渐实现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在这一过程中,供给侧改革就体现出了“求异”的意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求异”有利于提高经济之抗风险能力。近年,由于经济增速放缓,我国长期处在高速增长期被掩盖的风险不断暴露出来。在制造业领域,从2012年3月起,PPI已经超过50个月为负数,从2015年2月起,工业企业利润连续超过10个月持续下滑。企业赢利能力的下降直接促使投资趋势性放缓,加之我国金融资源主要集中在银行系统,而银行信贷的投放以国有企业与政府融资平台为主,大量民营企业与中小微企业无法从中获得同等成本的贷款,而是普遍通过更高成本进行融资,其资本结构较之于国有企业和政府融资平台更加不合理,这不但造成了金融不公与效率错配,增加了金融风险隐患,还让众多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举步维艰。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有必要借助地方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以及证券市场改革等,强化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让“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第二,“求异”有利于新旧经济动能之间的更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提升效率、鼓励创新,并以此为核心理念对经济主体进行引导,使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经济体能够把主要精力放在政策、要素和生产等相关层面,以达到调整结构、提升质量的目的。为此,在生产领域,要让产业产品结构从低端向中高端转移,借助产业政策的优化,让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为经济社会的进步贡献更多力量;在政策制定层面,应加快从总量优先朝结构优先的转变,借助推行政绩考核机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区域体制改革等,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通道;在要素层面,需要加快相关资源要素从落后产能向先进产能的转移。

(二)需求侧管理的“趋同”效应

从1992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以后,宏观调控就延续了凯恩斯主义的思想,侧重于需求侧管理,希望借助需求拉动供给的方式提升经济总量。在目标设置方面,将货币视为需求的起点与终点。因此,那些能够更容易获得货币的经济主体,就能够抢得生产先机。在这一时期,市场竞争态势最为平稳,利润空间最高,资金回笼的速度最快,企业能够借助回流的资金扩大生产规模,以此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在途径选择方面,那些优先获得贷款的企业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高利润行业,借助当时十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以及生产技术开展生产、运营和销售工作,这不但可以削减生产成本,还能让产品价格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都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当然,限于当时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诉求,改进生产技术和创新产品研发的决策都退而求其次了。由此可知,需求侧管理能够体现出一定的“趋同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经济政策具有单一化和短期化的特点(这与前文的分析一致)。因为经济主体行为目标与途径保持了高度一致性,各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这就让各地政策出现了内容雷同和急功近利的特征,不但招商引资的政策和宣传相近,市场竞争环境也会因此变得更加恶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秩序甚至公序良俗。第二,经济结构呈现出简单化和低端化的趋势。由于将扩大经济总量视为经济增长,在此思想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资源要素就会以竞争的方式进入那些成熟行业和政策扶持行业当中,然后以低价格获得市场份额,这种竞争策略由于较少考虑产品质量,使得企业在争夺政府订单的过程中,不断破坏经济运行结构,让产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四、供给侧与需求侧均衡的实现路径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委以重任”。而为了取得更为理想的改革效果,除了要狠抓经济结构调整、增长动力结构优化外,还应在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注重结构调整与总量调控相结合、有效引导资源配置。同时,协调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应对供给侧改革中的金融风险,让产品管理与货币调控相结合,保证市场流动性,保证供给侧与需求侧能够均衡发展。

(一)协调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以应对风险

在我国,产能过剩行业一般为传统行业,此类行业通常占据大量银行信贷资源。因此,去除过剩产能会在短期内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造成很大经济下行压力。而作为需求侧管理关键工具的货币政策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物价稳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就需要协调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应对供给侧改革中的金融风险,并在维护物价稳定的过程中关注充分就业的社会目标。从这个角度讲,供给侧下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合理增长需要和金融稳定之间构建起紧密关联——需要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保持协调,同时借助利率与货币供应量等手段对宏观经济加以调控,以此在提升经济增长的同时解决就业问题。此外,还应配合宏观审慎政策对资产价格予以关注,借助调节逆周期资本要求和贷款价值比等方法防范与控制系统性风险,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合理增长以及金融稳定的宏观经济目标。

(二)借助产品管理与货币调控结合保证市场流动性

已有的经验表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进行“去产能、去库存”等操作,会直接关系到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而货币调控的主要内容便是对流动性的关注,通过提高流动性保证供给侧改革顺利进行。因此,需要根据国际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积极而有效的创新与探索。在供给侧下,需要全面发挥公开市场业务之基本操作,持续加大对流动性政策工具进行的探索和开发,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组合的过程中,保障商业银行和金融体系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同时,货币调控还要适度调节货币供应量。这是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体现在供给系统对需求变动的较高弹性,也就是两者之间应该具备较高的灵活反应能力。否则,就会出现产能过剩与库存积压,让供求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

(三)结构调整与总量调控结合对需求侧结构进行调整

当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的过程中,要实现总量管理还应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其中,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不但能够促进产业结构更加高效,还能优化金融机构存贷款结构,让经济发展方式朝更加完善的层面转变。这是因为,结构性货币政策能够对信贷结构和利率等进行调整和调节,对市场供求变化和资金流向能够起到引导作用,并且会促进生产率的提升。在供给侧下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需要坚持把信贷投放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在一起,发挥货币政策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之作用;同时,应不断提升货币政策工具之灵活性与针对性,可以对当前的过剩产能和相关行业、企业等进行定向降准、定向降息和低利率抵押补充再贷款(PLS)等,以提升落后产能淘汰、过剩产能缩减的效果。

(四)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有效引导资源配置

中国居民对风险的规避程度较高,储蓄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处在高位。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居民个人消费潜力进行进一步挖掘,以便更加有效地引导资源配置。而在优化消费结构的过程中,首要的就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升居民收入占比。与此同时,为了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还应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思想的引导,让金融和居民生活真正联系在一起,通过理财投资的形式激发居民的投资和创业热情,创造更多的财富增长的途径。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借助税收杠杆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对收入差距进行约束,政府应进一步明确自身与市场之间的界限,以便让市场能够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比如,需要在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过程中,对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进行深度调整,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引领,让更多高效率的制造企业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生产性服务企业能够发挥更大作用,使之能够直接服务于制造业转型升级。

五、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协同的现实案例:中国贸易转型增长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对经济增长起到关键作用的对外贸易也出现了增速放缓的趋势,这一方面与国际市场紧缩有着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国出口结构有不合理之处。因此,我国贸易转型增长不但要面临供给侧结构性的制约,还要面临需求侧结构性制约。为了实现贸易可持续转型增长,就需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

(一)我国贸易转型增长的结构性制约

1.贸易转型增长的供给侧结构性制约

图1 低效率均衡与结构性锁定

(1)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在国际生产体系中以大量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即便在承接高技术产品的过程中,也以价值链低端生产为主。以此类生产格局与贸易模式参与国际贸易,虽然可以在数量边际上构建竞争优势,却也会因此而陷入越来越严峻的低效率均衡和结构锁定效应之中(图1)。图1中,S1S为低端供给曲线——以低成本、低价格为核心的劳动密集型出口。SS2为高端供给曲线——以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密集型出口。D1、D2、D3为对应需求曲线,E1、E2为均衡点。在低端供给阶段(S1S),需求扩张(D1→D2)拉动供给增长(Q1→Q2)。在高端供给阶段(SS2),供给曲线折弯,需求扩张(D2→D3)抑制供给增长(Q2→Q3)。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贸易依然占有较大比重,而其他类别的出口商品或者出口附加值较高的商品却供给不足。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在技术密集型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呈现出增长趋势,可是和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相较,还是存在十分明显的差距。而在贸易环境代价方面,我国的贸易增长始终表现为显著的内涵能源净输出模式,最终导致了越来越明显的贸易顺差和“生态逆差”,这两者并存的格局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供给侧改革造成了极大阻碍。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国际贸易产品的能源消耗强度一直处于高位,这对我国能源需求以及绿色经济的发展构成了显著压力。

(2)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基础长期处于较弱状态,加之服务业数量很少,传统服务部门在服务业中占有较大比例,而服务贸易总量占全部贸易总量的比例、占GDP的比例都相对较低。其原因在于我国的服务贸易在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方面相对滞后,配额较低。比如,我国目前的服务贸易还处在较大逆差结构层面。虽然从2000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已经呈现出相对明显的数量化和规模化增长,但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其相对增长率越来越低甚至出现了显著下降的态势。此外,我国在新兴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十分缓慢,服务贸易基本都集中于教育、物流和旅游等领域,这使得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长期处于低位,与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差距依旧十分明显。

2.贸易转型增长的需求侧结构性制约

(1)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周期的错配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明显影响。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的情况下,全球贸易体系陷入紧缩状态,全球进口需求与重要经济体进口需求表现为“双下降”的形式。而TPP作为美国主导建构和积极推进的区域性贸易体制,还在进一步建设之中,但其目标已经相当明确——通过TPP体制向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原则、思想与价值观,借助打造TPP代替WTO或者构建和WTO同等重要的局面,借机主导和重构世界贸易体制和规则体系,让美国利益最大化。即便特朗普政府退出TPP,也不能改变其宗旨。这是因为,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与军事实力的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呈现出十分重要的影响力,而这会影响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利益。当前,TPP体制还处在构建阶段,即便在短期内无法构成对我国贸易尤其是亚太地区贸易格局之影响,但在长期视角上,如果TPP体制完整之后将会对我国贸易体制造成严重冲击。

(2)发达经济体通过“再工业化”和“工业4.0”等战略构建更为强大的贸易竞争力。“再工业化”中部分制造业回流至发达国家的情况,已对我国制造业和贸易体系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以长期视角进行分析,发达经济体的“再工业化”会对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构成很大挑战和冲击。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兴起也会产生一定的贸易效应。同时,我国当前制造业和贸易体系本身就承受着严重压力,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成本较之于我国显得更为低廉,比如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和南美部分地区等。这些国家和地区具有一定的制造业基础,借助外资的大规模引进,能够建构和最终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加工贸易系统。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国家的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等并没有呈现出消失态势,但我国制造业在这方面的比较优势却逐渐枯竭,我国主要贸易产品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就会出现下降趋势。

(二)贸易转型增长的供给侧—需求侧协同机制

在我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国际贸易也面临着转型增长的压力。为此,通过在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同时发力,才能保障国际贸易中的产品供给(尤其是中高端产品供给),在促进商品流通的过程中,不断提振国际消费能力,在优化配置的同时实现“保增长、调结构”的目标。这需要在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之间构建起非线性结构,通过政策设计和引导让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周期波动保持一致,并在当前和整个“十三五”期间在多个核心部位同时做出努力,如图2所示。

图2 供给侧—需求侧均衡的实现路径

(1)构建贸易转型和新型开放经济战略协同机制。让中国经济尤其是国际贸易活动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中。尤其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过程中,要保证投资活动体现出便利化的倾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更加灵活的贸易政策和制度安排。

(2)构建贸易转型和制造业转型协同机制。重点发展我国制造业,使之一直保持为我国贸易增长的关键产业基础,不断从低端价值链向中高端价值链推进,打破我国贸易低水平建设格局。

(3)构建传统贸易增长和新兴贸易增长协同机制。在传统贸易良好基础与规模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其增长速度和边际潜力,重点发展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新兴贸易基础方面要不断增加其体量规模,借助不断递增的边际潜力,重点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要将传统贸易视为我国贸易的核心,在短期内要始终坚持其主体地位,同时,要将新兴贸易视为我国贸易未来的努力方向。

(4)构建贸易转型和跨境经济协同机制。借助互联网平台和跨境资本通道,重点发展跨境投资、跨境并购和跨境电商以及跨境金融等。在此类跨境经济领域中,应把贸易转型增长纳入跨境经营体系,以此促进我国在全面国际化环境与国际经济大格局中获得新的贸易增长点。

(5)构建贸易转型和国际产能协同机制。当前乃至以后,我国都要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借助国际产能合作提升跨境投资的规模,建构跨境产业链和价值链,以此降低国内产能压力。同时,要将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放在制造业上面,借助制造业对国际贸易的融入,让国际贸易能够在与国际产能合作中形成新的契合环节,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平台。

[1]Sun,J.W.Changes i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ergy Intensity:A Complete Decomposition Mode[J].Energy Economics,2015,(1):85—100.

[2]刘晋陆.需求侧管理的“趋同”与供给侧改革的“求异”[J].中国经贸导刊,2016,(6):67—69.

[3]肖林,王沛.中国宏观调控新方向: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协同——新供给经济学的视角[J].科学发展,2016,(8):5—11.

[4]金碚.总需求调控与供给侧改革的理论逻辑和有效实施[J].经济管理,2016,(5):1—9.

[5]曹月佳,赵雷.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侧和供给侧改革[J].国际融资,2016,(4):78—79.

[6]Giles,John and Yoo,Kyeongwon.Precautionary Behavior, Migrant Networks, and Household Consumption Decisions:An EmpiricalAnalysis Using Household Panel Data from Rural China[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17,(3):534—551.

[7]崔鸽.比较优势下深化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发展的路径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117—122.

[8]Chamon,Marcos and Prasad,Eswar.Why Are Saving Rates of Urban Households in China Rising[J].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Macroeconomics,2016,(1):93—130.

2017-06-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401585);中央高校基本业务科研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5CX04038B);东营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DYSK(2016)55];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2016-B-50)

1.王丛,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管学院博士研究生;2.张在旭,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贸易统计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