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间质瘤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及临床效果观察

2017-11-01王国亮

保健文汇 2017年2期
关键词:开腹切口腹腔镜

●王国亮

胃间质瘤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及临床效果观察

●王国亮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胃间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51%,低于对照组的25.53%,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促进患者迅速康复,而且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适合临床推广。

胃间质瘤;腹腔镜手术;临床效果

胃间质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具有恶性发展倾向和侵袭性[1]。目前,手术是该病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分为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形式,均具有独特的优势。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能减轻患者的疼痛,但是临床医学界对其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为了探讨其方法和效果,我院选取了94例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5年9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胃间质瘤患者中选取94例进行研究。入选者均符合该症的诊断标准,并经病理活检证实,知情研究内容,自愿参与;排除手术禁忌症和非原发性肿瘤患者[2]。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纳入47例,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30~76岁,平均(49.52±5.27)岁;其中贲门胃底27例,胃体11例,胃窦9例;肿瘤直径(6.41±0.56)cm;ASA分级Ⅰ~Ⅱ级29例,Ⅲ~Ⅳ级18例。剩余47例自动归入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18例;年龄27~73岁,平均(48.67±5.54)岁;其中贲门胃底25例,胃体12例,胃窦10例;肿瘤直径(6.72±0.83)cm;ASA分级Ⅰ~Ⅱ级31例,Ⅲ~Ⅳ级1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和ASA分级等数据比较,分布均衡,组间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给予全麻,于腹部正中作手术切口,逐层分离后,进入腹腔,明确胃间质瘤的位置,利用触摸确定肿瘤的大小、范围,分离周围的血管和系膜,结扎,并于肿瘤外周1~10mm处将其切除,缝合胃基层和浆膜层。

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具体操作为∶行全身麻醉,于脐部下方10mm处作观察孔,脐部左侧60mm处和右方30mm处分别做主操作孔和辅助操作孔,查找并明确肿瘤位置,置入操作器械,按照对照组的方式分离血管和系膜,结扎后将肿瘤切除。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主要指标包括∶引流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粘连性肠梗阻以及渗血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x2检验和t检验。以α=0.05为校验标准,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胃间质瘤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d,±s)

表1 两组胃间质瘤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d,±s)

组别 引流持续时间 肛门排气时间 卧床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n=47) 3.40±0.41 1.92±0.24 5.70±0.71 11.45±1.85观察组(n=47) 2.24±0.35 1.19±0.38 3.48±0.37 7.86±0.94 t值 14.752 11.135 19.010 11.860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51%,低于对照组的25.53%,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胃间质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胃间质瘤具有恶变的潜在风险,且对化疗和放疗均不敏感,因此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胃间质瘤本身并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浸润,也不会出现淋巴结转移,所以在采用手术方法将其切除时,范围只限于局部病灶,而且要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来选择合适的切除方式。同时,在切除时,应该在包膜外切除,保持包膜的完整性,而且要确保胃肠道的畅通[3]。

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都是治疗胃间质瘤的有效方法,而且各具优势和局限性。开腹手术可以和肿瘤直接接触,能够利用触觉感知,对肿瘤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尤其是位于腔内的生长型肿瘤,还有胃后壁的肿瘤,通过直接触摸定位有助于肿瘤的完整切除。但是这种手术方式产生的切口较大,牵拉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会对机体造成较大的损伤,给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微创手术,通过视频探头的应用可以避免做过大的切口以及过度的牵拉,可以在减小手术创伤的基础上实现对肿瘤的彻底切除。但是,这种手术方式无法直接触及肿瘤,会给肿瘤的定位带来较大难度,延长肿瘤定位消耗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4]。对于瘤体较大的手术切除标本,需要采用取物袋装套标本,并酌情扩大脐部切口以利于标本的取出,扩大切口时尽量采用绕脐切口,术后恢复仍然能达到理想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为8.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充分说明,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有助于促进术后机体功能的恢复,表现为排气时间提前,流质饮食和卧床时间缩短[5]。

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促进患者迅速康复,而且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适合临床推广。但是,本研究存观察指标较为单一,且缺乏对远期效果的随访研究,可能会对结果造成偏畸,有待于今后扩大样本,进行多维度、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该结论。

(作者单位:贵州省第一人民医院)

[1]余昌中,张维一,柰超,等.腹腔镜、胃镜联合手术治疗胃间质瘤48例临床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2014,41(2):157-159.

[2]李伟邦.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刊,2014,32(3):542-543.

[3]杨东海.联合应用胃镜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0(5):224-226.

[4]李黎洪,陈晓.胃间质瘤患者经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9(76):128-129.

[5]王伟,季科炜,胡耕远,等.腹腔镜和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比的Meta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3,17(4):366-342.

猜你喜欢

开腹切口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