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PR改进框架下的教育科研机构智慧校园设计*

2017-11-01

中小学电教 2017年10期
关键词:科研单位业务流程框架

☆ 赵 铮 纪 巍

(1.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191;2.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安全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天津 300222)

BPR改进框架下的教育科研机构智慧校园设计*

☆ 赵 铮1纪 巍2

(1.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191;2.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安全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天津 300222)

作为现阶段国家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普及到各个教育机构,获得了一系列经验性成果,并逐步向智慧校园发展过渡。但目前在教育科研机构信息化建设领域,仍存在信息化建设定位不明确、技术支撑不明显、缺乏顶层设计等问题,亟需一种科学化的指导框架。本文在分析高校及基础教育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教育科研单位特点与业务流程,在科研、空间与技术的维度下提出一种改进的BPR框架(BPR-RST),该框架有助于完善教育科研单位智慧校园建设的理论体系,可对后续实践和扩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教育科研机构;智慧校园;BPR改进框架

一、引言

早在上世纪末,伴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化校园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得以快速建设和发展,随着网络新技术的涌现,数字化水平越来越高,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与教育系统的业务融合越来越深入。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信息技术手段将环境、资源、活动进行数字化,形成硬件集群、数据集成、业务集成的数字化生态系统,使各类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和利用,提升了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效率,促进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1]。由此可知,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这就要求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的全方位创新,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都在制定符合当地教育发展特点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天津为例,天津市教委在《天津市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围绕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为基础,建设由“高速校园网络、面向精细化服务的应用系统、基于深度数据融合的决策支持平台、多维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等组成的“云、网、端”一体化的智慧校园服务体系,并且重点强调,要继续加强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完善科研协作和成果转化支撑平台建设。

教育科研单位作为教育领域科研协作、成果转化以及生成决策等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应在教育现代化方面起到引领作用。但目前随着各领域教育机构从数字化向智慧化过渡,教育科研单位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在信息化的道路上普遍没有得到针对性的支撑,影响了科研与管理的效率。如何面向科研单位设计适合的信息化环境是当前相关部门与学者普遍关注的方向,而其中指导性的框架研究更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智慧校园设计框架

(一)BPR框架下的数字化校园建设

1.现阶段数字化校园建设瓶颈

由于各地区机构原有基础设施储备情况不同,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大多都是自下而上的建设方法,即一个机构内各个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各有不同,有的部门为与上级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已经具备一些办公系统,例如财务、政务、党务等职能部门。在进行数字化建设的起始阶段需考察不同部门的先前系统建设情况,尽量将各个部门平台系统的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处理,通过做接口等形式将数据连通起来,达到数据整合促进整个数字化校园的运转。但根据前期调查结果,这种形式的建设存在以下三点问题。

(1)数据不流通

由于先前建设的进度不统一,机构内各个部门的系统建设是根据各自体系进行建设,彼此具有独立性和切割性,并且数据传输的标准并不统一,一方面使跨部门、跨系统的数据共享受到阻碍,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各部门之间在业务上缺少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不高。

(2)应用不方便

自底向下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基本是以部门功能为导向进行科学、合理的拼凑,在部门内员工信息素养水平相适宜的前提下(通过前期调研,我们发现另一个问题就是现阶段教育科研部门人员信息素养普遍有待提高),虽然能够很好地促进本部门内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并没有对整个单位的工作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为各自建设所涉及的人员并没有考虑部门间的业务交流以及整个单位的工作流程,使得信息往往都是单向流动,降低了办事效率。

(3)内控存在风险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教育科研单位对于科研现代化的需求也是办公现代化的需求,由于目前各个部门间的系统的独立性,行政以及服务流程没有统一的管理和监督,在内控风险防范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自2012年财政部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来,各个机构普遍迫切需求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单位进行及时评价与监督,实现科学、合理的风险规避。

2.基于业务流程重组的设计框架

教育科研单位行政管理与科研管理并重的特点,使得传统行政部门的内控措施和手段并不能进行直接的借鉴,科研管理往往更加复杂,监管实际操作变得更加困难。科研业务与行政管理的复杂交织标识着自底向下的建设很难适应现阶段教育科研单位的需求。随着领域内研究的深入,基于业务流程重组(BPR)的建设方法逐渐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其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Michael Hammer提出,目的在于对组织管理以及业务经营的思考,方式包括对现有与潜在的业务流程需求进行调查分析、诊断及重新设计,然后进行重组和再建的过程[2]。BPR的优势在于首先对业务流程进行了分析,不仅能够将单位内各部门从整体业务角度有机地调动起来,促进了整个单位更科学、高效的运转;还能够在理清部门联系与数据联系的基础上,从数据流通与使用的角度进行技术革新,以达到整个教育科研单位内信息化应用方式的创新。此外,从业务梳理角度来看,还能够适当规避内控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点,对于最近政府及相关部门一再强调的内控规范化有很好的支持作用。

BPR的整体建设思路应属于自顶向下的模式,但是不同于传统的统一设计和部署,其建设的前提是以单位或机构内各个业务流程为针对目标,进行面向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支撑环境构建,其流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目标与流程分析阶段、流程重组阶段、论证与实施阶段。

目标与流程分析阶段包括对单位或机构内所有业务流程进行调研和梳理,将现有业务流程与单位发展目标以及信息化建设目标相匹配,确定潜在业务流程目标;流程重组阶段包括在目标指导下分析原有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分析内部控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点、确定重组流程;论证与实施阶段包括提出具体信息化建设方案以及具体的实施论证方法。

虽然在数据互通、整体应用以及风险防控等方面,以流程为中心的BPR框架比以职能为中心的设计方法更具一定的优势,但从目前教育科研单位的信息化建设现状来看,BPR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大部分案例仍然表现出所制定的业务流程流于形式或仅仅停留在纸质版或单位制度墙之上,并没有贯彻到单位每一项业务之中,并且科研单位内ERP建设也普遍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换言之,如何将BPR与ERP进行合理的应用,还需要针对每类单位或机构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本质特征和需求为着力点进行探讨,对设计框架进行重新整合和设计。

(二)科研单位结构特点剖析

政府教育科研单位是一个特殊的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由于其相比教育类大专院校在服务决策、探寻规律、指导实践等方面对于地方来说更具有领导性作用[3],此外,其本身所在人员结构和职能分配等方面都有显著不同,所以,研究教育科研单位本身特点是系统分析业务流程的重要前提,影响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业务部门间研究跨度大,科研部门之间联动性需要支持

相比大专院校以及其他学术部门或组织,政府教育科研单位整体具有体量小、领域多的特点,由于传统环境的限制,各个业务部门在空间上缺少合作、协同的机会,往往是内部研究员集中研究的机会很多,而跨部门之间的研究机会较少,缺少对部门之间的联动支持。通过调研发现对于硬性要求的协同项目,往往都是以研讨会的形势进行集中讨论,彼此之前缺少过程性了解,效率不高,所以,目前特别需要信息交流与数据共享平台来实现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研究。

2.“下校”研究时间多,个人科研管理整合性需要支持

在职能分工方面,政府教育科研单位与大专院校有显著的不同,其特点大致可以归为通过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为政府及教学机构提供支持的服务型研究部门。其中,机构内科研人员往往需要将先进、科学的教育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验证,同时还需要从实践中提取问题,形成能够解决本土性问题的方法,最终将方法形成体系转化成相关本土理论[4];另一方面对比其他研究机构,政府教育科研单位持有相应的政府性行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教学一线也需要其进行及时的调研,从而更全面的了解问题[5]。政府教育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经常要参与实验区(校)的研究项目,与实验区(校)中的教师或教研员一起进行实地的调研和协作研究,特别需要信息技术特别是云平台对于个人科研管理的支持,一方面能够及时地了解本单位的通知与消息,另一方面能够形成自己的研究档案,方便自我管理和安排。

(三)一种改进的BPR框架

由教育科研单位特点可知,现存BPR框架并不能完全满足机构与人员的需求,集中表现在自身部门独立性较强,以及人员的时空弹性较大两个方面。面向科研单位进行智慧校园的设计构思需要保留BPR对于科研单位的优势支撑,信息技术对于BPR来说有天然的促进作用:首先信息技术能够替代或简化了原有工作流程中的数据录入工作,大幅度地减少了人员的劳动成本;其次相比传统的业务环境,信息技术能够大幅度地缩短时间与空间概念,减少业务进行的时间,提升了业务进行的效率;此外,信息技术能够对流程进行实时的监控与分析,确保了BPR不再停留在纸质的制度之中。而如何更为贴切科研机构,这就需要在构思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蓝图时确定建设价值取向应从部门内业务导向转为以员工体验为导向,在整理流程重组的基础上,以科研人员的适应性出发,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支撑环境。笔者认为相比传统的BPR,对于科研单位的设计框架应在重视业务重组的同时关注员工行为的分析,聚焦于对业务流程和科研过程的分析(如图1)。

图1 BPR框架下数字化校园设计步骤[2]与BPR改进框架下科研单位智慧校园设计步骤

以个人体验为针对目标进行设计,是在面向流程重组的基础上更强调人本主义的色彩,其中,技术支撑的网络空间对于个人体验有很好的适应性。随着“三通两平台”政策的推进,网络空间在教学中应用已经逐渐得到普及,因其具有个性化、情景化以及社会化的特征,对于在线学习有着很好的适应与促进作用。根据面向使用对象不同,形态大致可分为学习空间、教研空间以及管理空间三个方面,贺斌等人认为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主要围绕于“人是如何学习”的命题进行展开[6]。我们注意到,网络学习空间对于教研本身就有很好的支持性,科研人员本身也是处于不断学习、不断研究的进程之中,其科研流程同样也需有一定的模式和理论进行支撑在个性化以及模式化的服务支撑方面为空间从教学到教研的应用迁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应用基础。所以,借鉴教学的思想,在进行科研管理方面,空间对于科研人员同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

有学者在分析BPR影响因素时认为人员与组织结构是制约流程重组的主要维度[7],结合科研单位自身特点,我们认为人员的适应性和体验性是智慧校园设计框架需要关注的主要方面,在如何处理学习者体验方面,基础教育中,David Radcliffe教授所提出的PST空间很好地解释了学习空间中教育—空间—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学习空间的开发提供了一种发展性的指导框架[8],这对于科研人员的关注以及科研单位智慧校园建设同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为此笔者以PST框架为具体设计维度,设计了改进的BPR(RST)框架,以期为科研单位的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参考(如图2)。

图2 科研单位智慧校园建设框架

如何从PST过渡到RST,这需要重新了解其中概念的内涵。

1.科研(Research)

科研(R)的定位相当于PST框架中的教育(P),其代表着整个空间的实质与内涵,并且规定了整个空间动态发展价值取向。在科研中应更加注重对研究员的关注,在新手与专家的对比试验中,专家的特点在于对于事物的概念以及发展规律有清晰的把握、能够制定清晰的计划、及时的评价事实与计划的冲突并合理的调控。研究员在科研进程中与学生一样也需要学习和提高,相比学生而言,研究员在认知水平上侧重于元认知发展的培养和锻炼,所以,研究(R)维度更需要强调对研究员在认知规划以及认知操控中的体验。

2.空间(Space)

作为支持以科研人员体验为取向的研究维度,空间维度应创设以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为主的应用环境,基于BPR概念框架的空间设计应有两方面的衔接作用:

(1)衔接人员与业务流程

科研单位大多数由科研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构成,人员的科研或行政业务能力直接制约着单位的发展,而能力的培养往往与业务流程的顺利展开密切相关,空间能够为流程的展开提供可操作的概念环境。例如科研人员在进行科研任务时,需要采取查阅、调研、交流、实验等相关科研行为,并且操作中往往形成了一种带有个人风格的习惯性,空间的设计需要契合于该种模式或流程,提供个性化的适应支持,使科研人员更轻松、愉快、高效地进行科研工作。

(2)衔接应用与技术服务

技术条件是对科研而言的附加属性,其设计不能脱离具体的科研应用,就像智慧课堂需要研究教学本身一样[9],如何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技术环境,需要我们着眼于具体的科研与业务流程,通过分析科研单位的主要科研与行政业务流程,诊断其中的需求点和风险点,抽取共性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撑。空间是人与业务流程的桥梁,也是衔接技术与应用的桥梁,通过空间所蕴含的概念与物理环境,能够很好地将人—业务—技术有机地融合起来。

3.技术(Technology)

基于BPR改进框架下的技术(T)维度设计整体包括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系统两个方面,相关技术应在智慧校园对技术的定义之内,符合智慧校园所要求的技术标准[10],具有智能性、针对性、易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11]。相比传统科研单位的数字化校园,基于BPR改进框架下的技术维度不仅提供了科研人员交流与日常业务管理的物理空间,更聚焦于帮助科研人员统筹各个业务流程,包括实验管理、经费管理、进度调整等,技术能够进行及时的分析、预警预报,帮助科研人员合理地进行规划和决策。

三、总结与展望

伴随着国家教育现代化战略的迅速发展,智慧校园有望全面普及,政府教育科研单位作为现代教育研究的主力军之一,需提升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一线教学研究进行对接,从整体上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应用条件,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均衡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3-04-29.

[2]卜忠飞.BPR框架下的数字化校园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2):77-79.

[3]谭文丽,胡燕.区域教育科研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以成都市教科院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4,(06):34-36.

[4]汤林春.坚守与创新: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的发展抉择[J].上海教育科研,2013,(01):7-9.

[5]张年国.教科院所的功能定位与实现条件[J].当代教育论坛,2009,(10):32-35.

[6]贺斌,薛耀锋.网络学习空间的建构——教育信息化思维与实践的变革[J].开放教育研究,2013,(08):84-95.

[7]张鹤达.企业BPR影响因素分析及效果综合评价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5.

[8]刘永权,刘海德.开放大学未来学习中心的架构——基于PST框架的智慧学习环境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4,(03):47-51.

[9]唐烨伟,庞敬文等.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23-29.

[10]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02):75-84.

[11]许亚锋,张际平.面向体验学习的未来课堂设计——基于改进的PST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13,(04):13-19.

福建:遴选高校示范性产业学院

福建省教育厅近日下发通知,支持高校主动面向区域、行业办学,提升精准服务能力,打造产教融合品牌,决定遴选建设基础较好、创新特色明显、办学成效显著的示范性产业学院。

福建明确,此次遴选的示范性产业学院要面向行业、依托龙头企业合作办学,学院内主体专业(群)整体参加合作办学。合作方在基本建设、办学经费、专用设备等方面投入折合金额累计不低于1000万元;企业承担专业课、实践课时数50%以上,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材、案例库等,建成1个以上省级以上平台、基地。同时,产业学院要有连续3个及以上年级学生参与改革试点并取得实效,合作项目持续3年以上,并获得省级以上教改项目或教学成果奖励1项以上。

福建强调,要把服务办学水平提升、服务学科专业建设、服务师资队伍提升、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服务学生成长和创新创业作为产业学院建设的根本任务,以学生是否受益、受益大小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准,按需建设,量力发展。

(龙超凡)

G434

A

1671-7503(2017)19-0006-04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面向小学生开展“食物教育”的路径与机制研究》(课题编号EHA160440)。

[编辑:郑方林]

猜你喜欢

科研单位业务流程框架
航天企业基于信息化的业务流程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嘉吉(Cargill)进军RAS饲料研发,与美国知名科研单位达成合作
框架
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公司的业务流程再造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咨询服务的业务流程分析
科研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探析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