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进口铁矿石定价权缺失的原因和对策建议

2017-11-01王国平李钟山柳群义孙立楠

中国矿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定价权铁矿石铁矿

袁 博,王国平,李钟山,柳群义,孙立楠,赵 敏,4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北京 100083;2.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北京 100037;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我国进口铁矿石定价权缺失的原因和对策建议

袁 博1,2,王国平2,李钟山2,柳群义3,孙立楠2,赵 敏2,4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北京100083;2.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北京100037;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在国际经济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我国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中却缺乏相应的定价权,只能被动接受进口铁矿石的价格。本文在系统梳理国际铁矿石市场定价机制和进口铁矿石价格走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进口铁矿石定价权缺失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我国进口铁矿石定价权的对策建议,一是建立铁矿产品和产地相结合的战略储备体系;二是实施铁矿石“走出去”战略,调整利用境外资源结构;三是推进我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和现货交易平台建设;四是加强铁矿资源运输通道建设。

铁矿石;定价权;战略储备;价格指数

铁矿石作为钢铁行业的主要原材料,其价格与钢铁行业、乃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我国对铁矿石的需求不断增长。鉴于我国铁矿资源品位低、难选冶的特点,供给保障能力总体不足,国内铁矿石产量已无法满足钢铁行业的生产需求,致使我国铁矿石的年进口量持续大幅增长。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我国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中却缺乏相应的定价权,只能被动接受进口铁矿石的价格,这不仅与我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所处的地位极不相称,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在国际铁矿石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

1 国际铁矿石市场定价机制沿革

1950年以来,国际铁矿石市场定价机制经历了多次变迁(表1),定价机制主要有长期合同协议定价机制、现货交易定价机制和指数化定价机制三种方式。

表1 国际铁矿石市场定价机制变迁

1) 长期合同协议定价机制。铁矿石长期合同协议定价机制始于1981年。从1980年的第四季度开始,世界铁矿石三大矿业公司(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与日本、德国等主要钢铁企业进行进口铁矿石离岸价格的谈判。一般程序是,任何一家矿业公司与钢铁企业就铁矿石价格达成协议,则其他各谈判方均应接受该结果,价格确定后,每年的交易从4月1日开始按新价格执行。该机制的最大特点是年度定价,一旦铁矿石价格被确定,整个财年都将执行此价格。由于钢材市场时常剧烈波动,因此给钢铁企业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因素,相比而言,对矿业公司的风险则小很多,随着其矿业垄断地位的不断提高,矿业巨头更易于利用产能,有效控制风险。

2) 现货交易定价机制。与铁矿石长期合同协议定价相比,现货交易定价最大的特点就是供需和价格的灵活性。一方面,钢铁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安排进口量,调节库存,机动灵活;另一方面,却造成了需求量的起伏不定,在现货市场上卖货的矿山(主要是印度矿山)也无法根据未来需求合理安排生产。正是由于现货市场供需的不确定性,致使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买现货矿的钢铁企业难以像长期合同那样稳定成本。

3) 指数化定价机制。自2010年开始,在世界铁矿石三大矿业公司的强势推行下,维系多年的全球铁矿石谈判机制宣布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以现货市场为基准的指数化定价机制。按照世界三大矿业公司的定价公式,每一季度的铁矿石价格将按照上一季度市场的现货指数均价来确定。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比较有影响力的铁矿石指数主要有三个,一是普氏能源资讯的普氏指数;二是环球钢讯的TSI指数;三是金属导报的MBIO指数。其中,普氏指数作为世界三大矿业公司季度和现货贸易结算的定价基础,成为决定铁矿石价格的官方指数。

2 近十年我国进口铁矿石价格走势

以近十年(2007~2016年)我国铁矿石进口年平均到岸价为数据源,分析其价格走势,可见铁矿石价格具有明显的波动(图1)。

从2007年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在国内供应不足的情况下,钢铁企业需要进口大量铁矿石,带动铁矿石进口价格大幅攀升,并在2008年8月达到154.5美元/t的历史高位。

2008年9月以后,钢铁产业链逐渐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主要钢铁企业大幅度削减钢铁生产,铁矿石需求量下降,全球铁矿石供需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供过于求非常明显,铁矿石现货价格更是节节下调,同时牵引铁矿石长期合同协议价格有较大幅度下调,在2009年6月回归到68.1美元/t的低位。

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特别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铁矿石需求量迅速回升,铁矿石价格也随之上升,在2011年9月我国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上调至175.9美元/t,重新达到历史高峰。

2011年9月以后,在欧债危机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铁矿石市场供过于求的格局初步形成,进口铁矿石价格进入快速下行通道,2015~2016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一直在60美元/t上下低位徘徊。

目前,全球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世界铁矿石市场供过于求的格局已经形成,出现了阶段性供应过剩。三大矿业公司凭借其资源和成本优势,还在纷纷扩建和增产,以此达到“以量换价”的战略目的。未来,随着新增铁矿产能的集中释放,我国进口铁矿石价格还将继续在低位区域运行。

图1 2007~2016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变化趋势图

3 我国进口铁矿石定价权缺失原因分析

一般而言,国际定价权往往指的是某地或者某个机构在某种商品上的定价能左右或者严重影响国际上对该商品价格的定价的能力。归纳起来,我国进口铁矿石定价权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内铁矿资源保障程度较低。我国进口铁矿石定价权缺失的原因很多,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国内铁矿资源的保障程度较低。一是我国铁矿资源禀赋不佳。贫矿多、富矿少,国产铁矿石平均品位在26%左右,目前只有鞍山弓长岭二矿区和海南石碌铁矿有富铁矿。铁矿石矿产类型多,矿石类型复杂,选矿加工难度大,由于国内选矿性能差,目前贫矿多数尚未利用。二是我国铁矿资源供应严重短缺。受国际矿业市场影响,国内铁矿勘查投入趋于下行,2016年我国铁矿勘查资金投入为10.28亿元,同比下降41.6%;钻探工作量为59万 m,同比下降39.2%。国产铁矿石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钢铁行业的需求,需大量进口铁矿石,致使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且进口来源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三个国家。三是我国铁矿石综合成本过高。世界平均的原矿开采成本在40~45美元/t,澳大利亚、巴西的矿山均低于40美元/ t,我国则高达400元/t(约合67美元/t),比澳大利亚和巴西的生产成本高出很多,在能源动力、税费、人工、可控费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2) 国际铁矿石市场寡头垄断。国际市场寡头垄断及供方联盟是导致我国进口铁矿石定价权缺失的直接原因。目前,国际铁矿石市场份额70%以上被世界三大矿业公司占据,国际市场处于严重的寡头垄断状态。随着三大矿业公司的铁矿石产量占比不断提高,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话语权”还在不断提升。此外,从近几年的谈判过程也不难看出,这三家铁矿石供应巨头已经形成了一个坚固的供应联盟,有时甚至通过减产营造资源紧张的假象,使得现货市场价格暴涨,进而为谈判增添筹码。因此,只要这三大矿业公司联合起来形成供给联盟,那么我国钢铁企业就只能受制于人,被动接受进口铁矿石的价格。

3) 国际铁矿石市场定价机制缺乏公信力。国际市场定价机制缺乏公信力是导致我国进口铁矿石定价权缺失的重要原因。目前,以现货市场为基准的指数化定价机制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中被广泛使用,但是在透明性和公正性上受到广泛质疑,现行定价机制下我国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以普氏指数为例,作为主流的定价标准,同样存在着指数编制采用的样本容量严重偏小,询价对象大量参考中、小型钢铁企业现货市场成交价格,编制机构与矿业公司之间存在利益关联等问题,使我国钢铁企业被迫接受进口铁矿石的价格,利益受到严重损失。

4) 铁矿资源运输通道风险和成本较高。由于我国进口铁矿石主要通过海上运输的方式入境,因此运输通道风险和成本较高也是导致我国进口铁矿石定价权缺失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受复杂的国际形势与地缘政治影响,短促、高强度的局部争端或战争的风险依然存在,马六甲海峡等海上运输通道依然处于不安全状态。另一方面,世界铁矿石三大矿业公司在自运铁矿石能力上占据主导优势,根据有关统计资料,三大矿业公司已经控制全球60%以上的铁矿石海运市场份额。由于在运力上拥有绝对优势,三大矿业公司可以通过调节海运费来不断调整现货价格,进而达到控制进口铁矿石定价权的目的。

4 提高进口铁矿石定价权的对策建议

为提高我国进口铁矿石定价权,首先,应以提高国内铁矿资源保障程度为基础,建立铁矿产品和产地相结合的战略储备体系。其次,应坚定不移的实施铁矿石“走出去”战略,调整利用境外资源结构。除此之外,还应积极推进我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和现货交易平台建设,加强铁矿资源运输通道建设等。

1) 建立铁矿产品和产地相结合的战略储备体系。近年来,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是进行战略储备的有利时机,可节省大量资金。建立铁矿产品和产地相结合的战略储备体系,是国家实施铁矿资源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铁矿资源的保障程度,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中的定价话语权。铁矿产品储备作为短期储备,通过控制铁矿资源的供应时机和供应数量,可以有效缓解铁矿资源供需矛盾及价格的剧烈波动,有利于稳定国内市场、平抑我国进口铁矿石的价格。建议产品储备由国家和企业共同参与,在国家储备一定规模铁矿的基础上,再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建立铁矿产品储备。铁矿产地储备是为了国家中、长期战略储备而设立,通过调控资源勘查开发时空布局,调整资源在代际之间的分配,重在提高铁矿资源的保障程度。建议由中央财政出资开展以储备为目的的铁矿资源勘查工作,发现的矿产地符合储备要求的纳入储备管理。勘查区域重点选择我国鞍本地区、冀东地区、攀枝花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2) 实施铁矿石“走出去”战略,调整利用境外资源结构。在国际铁矿石市场高度垄断的格局下,我国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铁矿石“走出去”战略,调整利用境外铁矿石资源结构,进一步提高我国进口铁矿石的定价权。就短期而言,可通过参股、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着力推进境外铁矿资源勘查开发,进一步提升境外权益矿的比重。就中长期而言,应积极寻找矿业权合作,或在有重大找矿前景的地区登记矿业权,通过持续的勘查投入,在境外力求建立长期稳定、可靠的铁矿石供应基地。在地区选择上,要充分利用我国的政治和地缘优势,以铁矿资源丰富的“一带一路”周边、非洲和拉美国家为重点,实现我国铁矿资源供给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在运作机制上,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坚持以企业为投资主体,尤其要重点支持已拥有相当经济实力、有能力参与国际矿业市场竞争的国有大型企业“走出去”,勘查开发境外铁矿资源。

3) 推进我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和现货交易平台建设。基于指数化定价机制受到市场广泛质疑的现状,我国迫切需要探索更加透明公正的铁矿石定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维护自身的权益,提高我国铁矿石的定价权。经过长时间的酝酿,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单位研发并推出的“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于2011年10月正式向社会公开发布,由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等单位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于2012年1月正式运行。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积极应对国际铁矿石市场金融化的趋势,提高铁矿石进口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比重,充分发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等单位自身的优势,不断提高“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和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的制度性、规范性,保证其快速、健康发展,提升市场号召力和国际影响力,不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4) 加强铁矿资源运输通道建设。海上长距离运输不仅增加了铁矿石的利用成本,更重要的是加大了利用风险,因此加强铁矿资源运输通道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建议着力加强中巴经济走廊,尤其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投资建设,建立多元化、多选择的铁矿资源运输通道网络,进一步减少对马六甲海峡运输通道的依赖,提升我国铁矿石进口运输通道的供给安全,提高我国进口铁矿石的定价权。

[1] 杨丽梅.铁矿石资源约束下的中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2] 叶卉,张忠义.铁矿石资源的战略研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3] 杨继瑞.价格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4] 杨丽梅.国际铁矿石谈判机制的特点及走势预测[J].商业时代,2009(12):36-37.

[5] 吕兵.铁矿石市场走向何方[N].中国冶金报,2011-06-11(0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EB/OL].(2016-11-15)[2017-08-07].http:∥www.mlr.gov.cn/zwgk/ghjh/201612/t20161205_1423357.htm.

[7]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资源性产品进出口关税及定价相关政策研究[R].2012.

[8]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铁矿资源形势与储备研究[R].2015.

[9] 陈甲斌.打铁还须自身硬——谈如何提升大宗矿产品贸易定价话语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06-13(07).

[10] 余良晖,余韵,苏轶娜,等.主要矿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2016年)[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6.

StudyonthereasonsandcountermeasuresofChina’slackingofimportedironorepricingpower

YUAN Bo1,2,WANG Guoping2,LI Zhongshan2,LIU Qunyi3,SUN Linan2,ZHAO Min2,4

(1.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Economic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2.Centr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Fund Management Center,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Beijing 100037,China;3.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37,China;4.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Wi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has been increasingly strong.As the largest iron ore importer in the world,China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ociety.However,our country lacks of the corresponding pricing power in the international iron ore market,which makes China can just accept the price reluctantly.The authors analyze the reasons of lacking of imported iron ore pricing power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international iron ore market pricing mechanism and imported iron ore prices trend.The authors put forward reasonable countermeasures.The first one is to establish a resource strategic reserve system;the second one is to implement the “Going Out” Strategy,adjusting the structure of using foreign resources;the third one is to promote the price index,spot trading platform’ development;the last one i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 transport corridors.

iron ore;pricing power;strategic reserve;price index

F407.1

A

1004-4051(2017)10-0097-04

2017-08-23责任编辑赵奎涛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西部地区战略性矿产储备调查与资源潜力评价”资助(编号:DD2017963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中国能源与矿产资源安全动态评价与决策支持系统建设”资助(编号:DD20160084)

袁博(1984-), 男, 北京市人, 副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矿产资源储备和资源经济研究工作, E-mail:yuanbo1984@163.com。

柳群义(1977-),男,湖北云梦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矿产资源战略,E-mail:lqycsut@163.com。

猜你喜欢

定价权铁矿石铁矿
6.58亿吨
漫画与幽默
国家发改委废止教材价格管理法 教材定价权下放
论产业链整合与产业价值实现
冀东南部铁矿区重力异常特征
国际投机资本对产业安全的影响
铁矿石中全铁测定的探讨
无轨斜坡道在大红山铁矿中的应用
中国铁矿石需求增长潜力有限
我国铁矿产能4a增6.8亿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