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港油田“斜坡”挖宝

2017-11-01谷珊珊

中国石油石化 2017年18期
关键词:斜坡勘探油气

○ 文/谷珊珊 张 伟

大港油田“斜坡”挖宝

○ 文/谷珊珊 张 伟

斜坡带的突破,为大港油田稳健发展谱写了崭新篇章。

近日,由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成藏研究”创新工作室团队完成的“断陷湖盆斜坡带油气富集理论与勘探实践”科技成果,被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评为2016年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多位院士评委均对此做出高度评价。

“斜坡带”这一公认的勘探潜力股成为大港油田增储上产的主阵地。

“智囊团”聚焦斜坡带

大港油田是一个经历53年勘探开发历程,当前不论在勘探还是开发上,都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和瓶颈的老油田。面对长期持续低油价的挑战,作为油田的“智囊团”,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及时调整策略,围绕规模增储和效益建产开展工作。

断陷盆地是我国东部主要的含油气盆地类型,渤海湾盆地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其主要特征是发育单断或双断的箕状断陷。目前,对于箕状断陷的结构划分与成因机制上存在不同的理解与认识,但是斜坡带的广泛分布与巨大的勘探潜力已经成为石油勘探家的广泛共识。由于斜坡带长期处于低势区,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方向,有利于形成大规模连片分布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因此,斜坡带是成熟探区主要增储领域,也是研究的热点。

为突破斜坡带这一成熟探区主要增储领域,大港勘探开发研究院成立了跨系统联合相关研究所的“油气成藏研究”创新团队工作室。工作室成员来自多个科研科室,专业领域涵盖地震、构造、沉积储层、烃源岩与油气成藏研究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以往各科室的“单打独斗”,将优势力量整合,聚集发力开展斜坡区油气成藏富集规律研究工作,确保油田增储上产取得实效。

“优势相”助力勘探开发

如何在老区块实现储量新增成为摆在创新团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思路决定出路,转变观念寻油气”是这个创新工作室的工作理念,这个年轻充满活力的团队紧密结合科研生产实际,积极应对挑战,无畏困难,团队成员打破传统思维惯性的束缚,针对科研工作中的难题和关键点,积极开展科研攻关。

创新团队将歧口凹陷斜坡区作为一个整体认识单元,从重新认识地震资料开始:解释三维地震4 120平方千米,地震地质层位标定1500余口井,井震结合识别地震剖面80余条,岩心描述2000余米,观察镜下薄片照片1000余块,绘制平面图件600余幅……他们以这样的实际行动,推动斜坡区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经过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成藏研究”创新工作室团队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该研究建立了斜坡形成动力学方程,量化了断陷盆地多类型斜坡成因机制与主控因素。通过对斜坡构造演化恢复后的几何学特征、基底起伏、差异性沉降等方面的定量表征,建立了斜坡形成演化的动力学方程,定量揭示了阶状断裂斜坡、多阶挠曲斜、简单斜坡及旋转掀斜斜坡四大类斜坡成因机制的差异与主控因素,为斜坡区油气成藏与富集规律认识奠定了基础。

创新工作室团队经过研究提出了斜坡区“沟坡扇”控砂模式,揭示了不同类型斜坡控砂控藏机制。高斜坡带发育断控沟槽和侵蚀沟槽控砂两种类型,砂体既是输导体又是储集体,具有沟槽控砂控藏特征,主要为源外成藏;中斜坡发育挠曲坡折和断控坡折,具有坡折控砂控藏特征;低斜坡主要发育重力流和远岸水下扇沉积,砂体分布受扇体控制,储集物性普遍较差,主沟道砂体、溶蚀和裂缝发育区是油气富集有利相带。提出了油气连续性成藏与差异性富集理论新认识,丰富了富油气凹陷斜坡区“优势相”成藏理论。歧口凹陷古近系烃源岩演化序列完成,自沙河街组末期至今,从凹陷中心至中斜坡边缘,油气生成具有“连续性”特征;油气富集主要受关键要素决定的优势相带控制,其中高斜坡区油气富集相带为优势通道相,中斜坡区油气富集相带为优势构造相,低斜坡区油气富集相带为优势储集相。该认识为油气勘探靶区优选与部署提供了支撑,勘探成功率由攻关之前的50%左右提高到70%。

●2000余米的岩心描述见证着创新团队成功途中的艰辛与汗水。 供图/谷珊珊

创新团队谱新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在苦寒来”。这支年轻又富有战斗力的科研团队,用他们锲而不舍、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扎实有效的科研工作换来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为提高优质储层评价效果,创新团队在“地质模型-正演模型-反演技术”三位一体优质储层预测的技术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地震-成岩作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碎屑岩孔隙成因机理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构建了构造背景下的沉积、成岩一体化孔隙度预测模型。运用该预测新方法,创新团队有效解决了地震预测多解性强、地质预测精度偏低的技术瓶颈,优质储层预测精度提高到90%以上。此外,创新团队还总结形成了富油气凹陷斜坡带“4X3”精细勘探程序和方法,形成了配套的精细勘探技术体系,对斜坡带优势相区的目标评价与部署具有重要指导和推广意义。

在开展科研的同时,成员们还十分注重对科研硕果的总结,及时将其转换为有形化成果。自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工作室成员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5篇,核心期刊收录38篇,申请申报国家发明专利8项,授权2项。

针对斜坡区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创新团队完善了“断陷湖盆多类型斜坡区优势相油气富集理论”,形成了适用于湖相断陷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富油凹陷精细勘探技术”。在理论、技术的指导下,大港油田先后在板桥斜坡、埕北断坡及歧南斜坡等斜坡取得重大勘探发现,提交石油三级地质储量2.2亿吨,其中板桥斜坡形成2个千万吨级高效储量区,埕北断坡形成1个千万吨级高效储量区和1个亿吨级规模增储区,为大港油田稳健发展谱写了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卢凯瑞znshixingru@163.com

猜你喜欢

斜坡勘探油气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勘探石油
信仰的“斜坡”
立秋
梦是长长的斜坡(外一首)
浅析测绘在煤矿勘探中的应用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
无轨斜坡道在大红山铁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