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进攻者的优势
2017-11-01理查德福斯特RichardFoster
□理查德·福斯特(Richard Foster)
创新:进攻者的优势
□理查德·福斯特(Richard Foster)
当《创新:进攻者的优势》在1986年出版时,获得了那个时代读者的共鸣。这本书曾以17种语言与50万名读者见面。回顾过去,人们需要了解不断变化的技术将如何影响未来的世界,至少是未来的商业世界
反思
坐下来重读我30年前写的书让我既兴奋又紧张,这是一个让人头疼的事情。一些在当时看似合理的推测,如今却不尽然。哪些预测最后证明是严重错误的?该如何向现在的读者,尤其是外国读者解释这些错误?这些都是我重读这本书时思考的问题。我发现《创新:攻击者的优势》中大部分的内容仍然是准确的,甚至有助于读者去思考未来30年的机遇和挑战。许多在后来的岁月中已经淡去的想法,却在当前的经济时代中得到了验证。
20世纪80年代《创新:进攻者的优势》写成时,美国经理人、投资人和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公司力量中“规模”是最重要的维度。公司越大,对于员工和投资者来说就越容易成活并繁荣。在《创新:进攻者的优势》中也讨论了这个普遍认同却并不正确的观点。对员工和投资者来说,长期差异来自“创新能力”,而非“规模”。这里的“创新能力”是指:为了给客户、员工和投资者带来利益,发掘潜在的机会,然后组织劳动力和资本去实现这些机会的能力。
1986-2016年,这30年间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一部分在美国出现,但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更是如此。《创新:进攻者的优势》中引用了大量在当时被认为是“增长行业”的案例,而现在都已发展为成熟行业,比如化工行业、复印机、轮胎 、消费品、塑料等。如今,美国经济从化工和消费品转向金融、医疗保健和科技行业。然而,从当今中国消费者或投资者的眼光来看,书中的许多例子仍然与当前中国经济直接相关。而且,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出人意料,谁会在30年前想到中国吉利汽车会收购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但他们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成功。虽然美国在过去30年中发展势头强劲,但中国的发展更加迅速。
总的来说,《创新:进攻者的优势》30年前为美国和欧洲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用的指南,希望在未来几年也可以为中国提供有价值的指南。30年前的美国,“行业龙头企业发现他们的财富突然消失,往往是被比自己小很多的公司打败。” 这是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也是现在的中国。
本书的主题
《创新:进攻者的优势》涵盖了与现代读者相关的四大主题。
1.领先地位的丧失。一些竞争者最终会从“坚定的”行业领先者手中夺走权利。这不是稀有事件,在《创新:进攻者的优势》中有大量案例,比如施乐、IBM都曾有过类似事件发生。
2.用有效的方法帮助理解。为预测公司在未来竞争中获胜的概率,提供了评估方法。告诉读者该如何确定未来竞争中获胜的时间和途径。其中有四点特别能帮助管理者和投资者透过技术变化的迷雾找到成功的路径。 (1)“技术限制”告诉人们,所有基于基础物理、化学和数学的行业未来要有进一步发展都是非常困难的。正如田径运动中撑杆跳、跳高和马拉松的个人纪录,难以被打破。在写《创新:进攻者的优势》时,几乎所有案例中的数字都快要到达极限了,如今我们仍然面临着这些极限。一旦处于“极限”状态,进步就会是非常困难和昂贵的。(2)“S曲线”记录并说明了投资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可靠关系 ;(3) “收益率曲线”将技术变革的经济影响与实现这种变化所需的投资分离;(4)“位移分析”显示了在竞争市场中慢-快-慢的变化模式。
3.进攻者的优势。不论是在1986年还是现在,数据清楚地显示: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技术的不连续发展将会越来越多。正如《创新:进攻者的优势》1986年所指出的那样:“科技发展的不连续性将在我们走向2000年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频繁,在不连续发展的过程中,进攻者比防御者有更多的优势。” 这个观点在 1986年是正确的,如今也依然正确,只是领域发生了变化。基因编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自动驾驶车、自动证券交易等新技术都足以证明,这些在30年前还难以想象。未来30年,将会出现一系列令投资者着迷的新技术。而其中有许多新技术会从中国诞生。
4.防御者的窘境。目前所有市场领导者面对的最困难的抉择是,在开始进攻之前要防御多久。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其中还包括心理因素(不做决定的“悔恨”,做出错误决定的“遗憾”,不得已出售或关闭企业的“悲伤”)。《创新:进攻者的优势》里提到哈里·华纳(华纳兄弟工作室创始人)的故事,华纳在20世纪20年代初不停自问,谁会想听演员说话?他当时得出的答案是“没有人”。那时所有的电影院里的无声电影加现场乐队模式已经非常受欢迎,谁会想听演员讲话呢?但事实证明,所有人都愿意,华纳兄弟因此错过了产业发展的第一次机会。虽然最后他们又重新回到市场,但已经失去重大份额。
历史的回响
我的好朋友,麦肯锡高级合伙人马克斯·戈尔 登 斯(Max Geldens)曾经记录过新科技取代旧科技遭到抵抗的历史。马克斯在30年前记录:“对机器将取代人类工作的担忧已经有至少700年的历史。在1397年,科隆公会就曾说服市镇政府禁止使用大头针生产机器,因为它会导致失业。在16世纪的英格兰为保护手工制造业,议会颁布了一项限制购买织布机的法律。1663年,伦敦工人摧毁了可能会威胁生计的新型机械锯木厂。阿姆斯特丹的政府官员通过禁止建造新式磨坊来缓解工会的危机感,数百个高效磨坊被关闭。新型磨坊只能另谋城市建造,但最终阿姆斯特丹的旧磨坊还是被取代了。1676年,丝带制造机在荷兰被禁止,在英国被捣毁。飞行穿梭器的发明者约翰· 凯 克(John Key)曾被暴徒袭击,房子也被烧毁。1811年,机器粉碎者已经形成了组织,并自称为“卢德分子”(Ned Ludd 30年前摧毁了分配给他操作的机器)并系统性地摧毁了英格兰各个地区能节省劳动力的设备”。
如今也是这样。虽然技术和地理位置不同,但所传递的信息是相同的。
S曲线范式和对社会有积极推动作用的不连续性发展,不一定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正如Max Geldens所记录的那样,有些人会因技术变化获利,而有些人则会失利。但总的来说,相比其所淘汰的部分,技术变革总是带来更多的机遇。即使技术变革带来挑战,也会促使我们再次学习,将企业变成更好的学习型组织。
这本书只是一个阶段的开始,而不是获得“进攻者的优势”所需的全部处方。有一些没能详尽表述的内容在《创造性破坏》中另有阐述。其中也会涉及控制人类系统的极端困难这样的话题,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内容,未来在等着我们。
(作者为“创造性破坏”之父,麦肯锡荣休董事、合伙人,耶鲁大学教授,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