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山的守望

2017-11-01作者尹清怡

创作 2017年5期
关键词:老支书老爷子上学

作者:尹清怡

学校:长沙市雅礼中学

如山的守望

作者:尹清怡

学校:长沙市雅礼中学

安溪村穷,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穷。石子圪拉的地里总是稀稀拉拉地歪着几排玉米,常年泛着青黄色。白水河水越来越细,在孩子们咿呀的歌谣里逐渐变成了白水溪。顺着水流的方向,山一座连着一座,在老人们的眼里如同逶迤的牛群。

农闲的时光总是大把要打发的,老人们散坐在屋前脚地上津津有味地扯起老日子的故事,六十多岁的老支书手上不停地编着篾筐,却总是闷声不响,好像总在琢磨着啥事。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话题中心人物。老人们扯到几十年前,老支书——那时还是个城里下乡的知识青年,如何对上眼,娶了村里最俊的姑娘,从此安家落户,又扯到老伴早逝后,老支书的儿子如何争气考了乡里的状元,上大学去城里过好生活……到最后,总要止不住问起老支书为啥还不去城里带孙享清福;问急了,老支书拍拍裤腿上的泥,笑笑说,舍不得这官哟!啧啧,大家撇撇嘴,心里明镜似的,这支书的“官位”也没给他带来多少好处,只有多累着些,特别是这两年,老支书的日子越来越忙碌了。老支书的儿子怕他累着,每次过年过节回来,除了大包小包,总要试图说服老爷子跟他去城里住,可老支书执意不肯,说,走不开。三番两次后,儿子急了,对他吼道:“你以为你是谁啊!都六十多岁了,还有什么走不开的!”老支书只是执拗地摇摇头,还是那句,“我走不开”。

吱呀一声,老牛轻轻地用角顶开了门,仿佛是偷偷来瞧瞧主人家不常回来的儿子。牛的骨架子大,却瘦得仿佛只有一层皮包着,一走起路,便会吭哧吭哧地喘起来。牛本是村里王老贵家的,去年收成不好,过年时在城里打工的娃儿也没寄回来钱,老支书好心抬高了价,从他手里买来这头牛,权当接济了。年轻时,王老贵也是条干脆的汉子,可怜他收下老支书的钱时,满面皱纹的脸上竟淌下泪来。

老支书站起身,吆喝了一声,走出了门。牛在他后面亦步亦趋地跟着,儿子在牛的后面也沉默地跟着。

走过阿南嫂的家门口,老支书熟稔地径直拐进了排列齐整的蔬菜大棚,蹲下腰查看豆子的长势。豆荚上滚圆的水珠溜到老支书的手心,却濡湿了儿子的心。他记得去年建大棚时为了买到紧俏的竹棚和塑料薄膜,从不为自己的事情麻烦儿子的老支书硬是对他下了死命令,要他托不到人、买不到材料就不要回来过年,现在,温暖的大棚里,绿油油的青菜长势喜人,眼看今年的蔬菜可以让村里乡亲们的收入多上个几百元,老爷子眉眼扳不住都是笑,比喝了他孝敬的老酒还要开心!

走过村子里的小学校,小娃娃们刚放学,围着老支书吵着喊着要骑牛。老支书把最小的一个娃儿抱起来放在牛背上,一只手扶着孩子的腋下,是怕摔,也是心疼牛,替它承把力。牛走得不稳,但仿佛每一步都踏踏实实地震在儿子的心上。他想起,早先,村里没有学校,孩子们每天要走上七八里山路去上学,有的人家也心疼学费,干脆就不送孩子上学了。老支书跑完乡里跑镇上,硬是跑来了建材跑来了支教的老师,又带领村民们轮流出工派饭,在这村里办起了这个只有三个年级的小学校。毕竟,孩子们都上学了,毕竟,可以等孩子们筋骨都结实些再走远路去上学。老支书办成了这件事,心里还是很熨帖的,专门让人弄了根白铝杆,做成了像模像样的一个旗杆,从城里买回崭新的国旗,每周都张罗着在小操场上举行升国旗仪式。那感觉,美!

走过白水河的岸滩,老支书顺手帮着把赵三大爷飘在水里的渔网挂回木桩上,儿子感觉父亲也把什么挂在他的心上,沉甸甸的。他记起有年村里的鱼塘害烂鳃病,大片大片死鱼浮上来,赵三大爷急得腿都软了!老爷子连夜打电话来,让他找城里的技术专家到村里来帮着解决问题,他因为那几天连轴加班本来就没睡好,半夜里接到电话一听又是让给村里人办事,气得把电话都摔了。虽然过后他还是把人给请来了,可前后足有两个月老爷子都没给他好脸色看。现在,看到父亲沉默而自然的举动,儿子不由得羞赧侧身,躲开了父亲的目光。

老支书最终领着牛来到了一块地边,他挽起裤腿,走下田垄,摸索着拾起地里的工具。儿子在高处喊了一声,“爹,那不是咱家的地。”老支书仿佛没听见,看也没看他,把牛牵下了地。半晌,才闷声说:“这是徐婆婆家的地,他家里人都出去打工了。”儿子不说话了。他不会做农活,只在旁边蹲着看。

天色慢慢地黑了下去,老支书从田里上来,儿子递上一根烟,点着了。

儿子说,“我走了?”老支书猛抽了两口,满足地吐了个大烟圈。

“走吧!”

“你不跟我一起?”儿子明知不可能了,但还是问了句。

“不了,我走不开。”顿了一下,又重重地说,“我就守在这儿,守着他们。”边抬手在空中无目的地画了个圈,仿佛把整个小山村都划了进来。

儿子和媳妇开车走了,村里的路,开起来还是很颠,他想起父亲说过,明年开春就要组织大家搞道路硬化,等路修好了,村里后山上的几十亩果树就好卖果子了!想着这些,他从后视镜里回望过去,老支书靠在树上,一只手夹着烟,一只手抚摸着低头吃草的牛脖子,夕阳下一幅简洁的剪影。

车拐一个弯,人和牛都看不见了,迎头只有青黛色连绵起伏的山包,像逶迤的牛群,扑面而来。

点评:父亲是山,是山村的守望者。文章以“我”为线索,见证了老支书对家乡的眷恋与奉献,赞美了当今时代仍守候在农村的一代最朴实的乡村老干部。细节描写体现了人物独有的个性色彩,环境描写尤其烘托了人物品质。可以看出作者用心之巧和文字功力。

猜你喜欢

老支书老爷子上学
执灯而立
秘密
小老爷子的指甲刀
折纸圣诞老人
上学啦
解梦
举报信
暮鼓
好处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