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工程教育改革中学生心理诉求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7-10-31李艳梅

大陆桥视野·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工程教育学习动机

李艳梅

【摘 要】工程教育改革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重点。当代大学生具有许多鲜明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只有学生内发的认同高校工程教育的各种改革和设计,所有的改革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本文基于这一现实需求,以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根据该专业工程教育改革措施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推进中碰到的问题,从学生心理诉求的角度,反观现代工程教育中培养机制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效。根据大学生对工程教育,特别是工程实践设计的接受度和反馈,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从教育主体的内因出发,探索提高卓越工程教育实效性的途径和手段。

【关键词】工程教育;学生心理诉求;学习动机;本科导师制

引言

我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程教育在建国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世界工程科学大国相比,存在规模大,基础扎实,但是创新力不足的问题。我国从2005年开始开展工程教育认证以来,进行了包含“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内的一系列工程教育改革举措,现有14000多个工程教育专业布点数,占高等学校专业总布点数的1/3。我国工程教育认证旨在转变高校办学模式,制定了学生培养的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2013年6月,我国成为了“华盛顿协议”的第21个成员,标志着我国的工程教育将逐步与国际接轨。

现代工程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将学生置于教育教学系统的核心是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我国在工程教育改革中也提出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但是在高校教育改革中,其实效性如何?特别是国家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后,学生将累计有一年的时间进入企业实践,如何提高学生对此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是教育者在实施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高校工程教育改革中學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能动性不足

由于生活环境和学习经历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有依赖思想严重、不能吃苦、心理承受能力弱、不受约束、眼高手低等性格缺点,导致工程教育改革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的不够。

(2)学生对于非知识能力培养的认识不足

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不能转变学习观念,习惯于标准答案而不习惯于在不确定的问题空间中找寻最优解。在卓越工程教育中,除了学生的理论学习外,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要求比较高,学生存在不理解、不接受的抵触心理,导致部分学生对卓越工程教育的参与度不高。

(3)学生提前融入社会的心理压力较大

“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大学生在毕业前至少要在企业学习一整年,企业与校园的环境有较大差异,学生要融入团队,与人相处合作,来自工作环境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压力需要学生有强大的素质去面对,往往会出现部分学生的心理焦虑,甚至出现退缩或逆反,也会对卓越工程教育造成阻力。

(4)学生自我发展需求受到制约

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大学生在专业选择、课程选修、参与项目研发、科研团队及实习基地选择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不能按照自身发展、专业兴趣、以及自我提升需求的规划来选择,这也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学生的心理焦虑和抵触情绪,影响工程教育的顺利开展。

2.针对学生心理诉求提高工程教育改革实效的对策

本文以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根据该专业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推进中碰到的问题,在理论分析和教学实践中,以调研、定量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针对当前工程教育中学生的积极心理诉求和消极心理诉求,从学生内发的角度,探索卓越工程教育的实效性,从而提出进一步完善培养机制的对策和措施。

(1)提高学生对工程教育的认知水平,变消极心理为积极心理

针对当前卓越工程教育实施过程,从认知水平,接受度,参与度,主动创新等方面,跟踪调研每一阶段学生的心理诉求和教学反馈,掌握第一手数据。引入SWOT分析方法,详细列出学生在当前卓越工程教育中的积极心理诉求的各方面和消极心理诉求的各方面,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思想认识、心理方面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对工程教育的认知水平。

(2)建立符合工程教育规律的教学体系

通过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的研讨性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开发,反复递进训练,梯度强化工程理念,建立符合工程教育规律的教学体系,用培养目标来衡量和推进教育工作,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①通过新生教育充分宣传工程教育及其实践教学体系。让新生尽早接触工程实践,在第一学期结束就让新生进入企业认知实习,接触到真实的工程实践。

②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强调学科间有机联系,相互支撑,按照培养综合素质能力的课程单元和项目设计相互支持的课程体系,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设计,构建相互支持的课程群。

③以课程群为依据,强化教学团队功能。根据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特点,将其整合成服装艺术设计、服装结构与工艺、服装工程基础、服装CAD/CAM课程组,按照课程组实际情况,配置教师团队,强化教学团队功能。

④实施“本科导师制”,根据学生心理诉求,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学业进步。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自201年以来实行本科导师制,所有学生均配备导师,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专业认知、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分析、学业指导等。

(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

通过心理诉求分析,从内因角度出发,促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提升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自主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结论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取得相应成果,对高校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比较普遍的指导价值。通过对大学生工程教育实践中心理诉求的研究,针对性地提出工程教育中的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实施方案、导师指导等教学管理方法,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目标达成作为工程教育成效的重要观察点,实现工程教育“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

参考文献:

[1]石祥.“卓业计划”背景下大学生的逆商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5):45-47.

[2]王贵成,崔迪.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学生的要求[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32-34.

[3]陈燕敏.实行本科导师制,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2005(7):119-120.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程教育学习动机
大学生韩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CDIO模式下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CDIO理念的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法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早期发展
基于工程思维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金属材料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