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效课堂下如何提高英语课堂讨论有效性的策略思考

2017-10-31杨晓宏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讨论有效性策略英语课堂

杨晓宏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推行,很多英语老师已经习惯于在英语课堂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课堂讨论是最常用,最受欢迎的形式之一。这种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全体同学参与到对知识的探究中来,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英语教学的科堂效果。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一活动形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英语课堂 讨论 有效性策略

一、英语课堂讨论存在的问题

有效的课堂讨论,必须是民主的、有序的、全体成员都能共同参与。然而,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许多课堂讨论表面上热热闹闹,实则毫无实效,流于形式。具体来说,英语课堂讨论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用中文讨论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给出一个或几个讨论话题,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用中文交谈,根本没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展讨论。学生不使用所学的英语进行讨论,不注重运用语言交流的过程质量,而只关注讨论形式,那么,这样的讨论活动就失去了课堂讨论的本质意义。

问题二:参与度不均

课堂讨论大大增加了学生言语实践的机会。可是我们在课堂讨论中也会发现,语言表达能力强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次数多;大部分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搭便车”,很少或从不发表个人意见,并且对小组合作漠不关心。

问题三:有效评价的“缺席”

讨论结束后,学生汇报讨论结果。但由于时间紧张,教师没有进行有效的评价,也就是说对学生所付出的劳动没有给予及时客观的评价。长期下去,会减弱他们今后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二、提高英语课堂讨论有效性的策略

1.英语课堂讨论前的有效设计。

(1)合理分组。合理分组是课堂讨论取得实效的前提。在分组时,教师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可以增加小组间的可竞争性。

(2)设计适当的讨论话题。要使课堂讨论取得效果,讨论话题必须恰当。在组织课堂讨论前,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充分挖掘教材,并明确教材哪些部分适合组织课堂讨论。讨论话题要融趣味性、开放性和思考性于一体,使学生的讨论既有过程的体验,又有成果的展出,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讨论中发现、思考与解决问题。

(3)选择正确的课堂讨论形式。课堂讨论形式的多样化对于提高讨论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根据小组讨论话题的特点和活动的要求,灵活采用多样化的讨论形式和方法,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使他们的思维一直处于一种被激活的状态。

①小组式讨论。这种方式适合于中心议题多、难度较小的问题。教师可根据情况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work inpairs)或多人一组(wor kingroups)。

②全班开放式讨论。这种讨论形式是教师为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或在讲课中遇到容易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即席发言、集体讨论的方式。这种方式能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专心致志、主动学习,发展逻辑思维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③调查式讨论。在调查式讨论中,学生在教师设计或书中所给表格的问题引导下,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这种讨论方式可以强化教学活动中的“操作”意念,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英语课堂讨论中的有效调控。课堂讨论是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生是讨论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讨论的引导者、咨询者、合作者和分享者。教师对学生适时的帮助、调控和鼓励,有助于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在课堂讨论的组织中要激励、点拨、引导学生,使课堂讨论能够达到预定目的。

(1)教师的示范。有效的课堂讨论离不开教师的示范。教师示范一般包括语言示范、方法示范和过程示范。教师应该提示学生可以使用哪些关键词和句子结构进行讨论,并告之学生讨论的过程和方法,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讨论结束后,教师也应该以适当的方式引导、示范学生进行汇报。

(2)时间、节奏的控制。课堂讨论的时间需要灵活掌握。教师一方面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和准备时间;另一方面,要控制讨论的节奏,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讨论任务。课堂讨论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占用其他教学活动的时间。

(3)规范讨论行为。小组讨论中,教师要加强在小组间的巡视,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教师发现个别学生用中文交谈,做与讨论无关的活动或者讨论遇到困难时,要及时地明确讨论要求并予以指导,避免课堂讨论流于形式。在开放式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话题中心进行发言,避免偏离讨论主题。

3.英语课堂讨论后的有效评价。课堂讨论中或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教师可以从学生讨论的态度、讨论过程、主要观点及闪光点等方面对课堂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同时,为了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讨论后学生必须作自我报告。这种自我报告既包括小组讨论观点的陈述与总结,也包括小组成员对讨论贡献的评价。学生总结陈述自己努力和贡献的过程,也是继续交流思想的过程。可以说,课堂讨论后的评价过程,既是评价过程,也是进一步学习的过程。

实践证明,课堂讨論是一种有效的英语教学组织形式。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课堂讨论的组织艺术,有效、科学地组织好英语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帮助学生逐步将知识转变为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讨论有效性策略英语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英语课堂中语用学委婉语的使用研究
论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
英语课堂常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