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学生体验打造活力课堂

2017-10-31张玉妹

关键词:磁体大头针活力

张玉妹

摘要:活力课堂应该是每一位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都有所收获的生本课堂。本文结合物理课堂教学实例,提出了以合理创设情境、倡导自主探究、体践行生本课堂、活化练习模式以及拓展探究空间等策略,打造活力课堂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体验;活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識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0-074-2

《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多的注重学生的体验,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快乐,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让课堂真正富有活力。本文结合了《磁体与磁场》一课的教学,谈谈笔者如何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体验,打造活力课堂。

一、合理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一个人一旦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课堂上让学生产生兴趣,带着兴趣投入学习,学习效率会成倍提高,知识记忆会更持久。常规的新课引入都是教师一人完成的,以旧引新、视频、演示实验等都是物理课堂常见的引入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这一环节却很少。下面是笔者设计的由师生共同完成的引入环节:

师:同学们,这一堂课我们由一个魔术开始,道具就是这个小磁针。我不用风吹,不用手拨,能使它转动起来,你们相信吗?

生:(疑惑)不相信。

师:那我就来试试看。(搓一搓双手,手掌伸平朝下,在小磁针上方从左至右缓缓的移动)。

生:啊?怎么动了?

师:有没有同学也想上来试一试?

(很多学生举手,跃跃欲试)

生1:模仿我同样的动作,没有成功。

生2:换了一只手,还是没有成功。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为什么?

生:想。

师:其实老师袖口里有一样宝贝,它就是强磁体。(取出展示),从而引入

新课。

看似一个简单的体验活动,但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体现了以学生

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也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倡导自主探究,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物理课程目标提出,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能在观察和学习中发现问题,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不能替代学生去感知、去体验,要给学生发现的机会,这样才会有思想交流的碰撞,收获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下面是笔者新授伊始设计的学生体验发现环节:

PPT投影:课桌上有磁体、大头针、金属圆柱(铁、铜、铝)、玻璃片、塑料片、铁片、小磁针等器材,利用它们你能做哪些与磁有关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磁”字用红色、加粗、字号加大,以作体验方向的明确)

(学生动手体验并汇报自己的发现)

生1:磁体能吸引大头针、铁柱、铁片和小磁针。

生2:磁体不能吸引铜柱、铝柱、玻璃片和塑料片。

生3:在磁体吸引大头针时我发现被磁体吸引的大头针还能吸引其他大头针,

能连成一串。(并且做了演示)

生4:两个条形磁体相互靠近,有时吸引,有时不能吸引。

……

学生的发现基本涵盖了“认识磁体”这一教学内容的大部分,所以教师引出接下来一系列的知识点就水到渠成了。

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理念,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重知识灌输,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误区。通过解放学生的双手,充分给与学生自由,在动手的同时动脑,从中体验发现的快乐,并把这种发现通过口头表述和实验演示等方式分享给其他同学,这样产生出的效果是我们简单说教的好几倍。这和课程标准中要求“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有自我反思和听取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不谋而合。

三、活化练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众所周知,知识的学习最终目的是运用并解决问题,而当堂训练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很多老师都认为训练就是设计几道题目,让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完成,通过讲评了解学生的正确率从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的训练模式学生已经见多了,经历多了,麻木了,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笔者在讲完磁化这一知识点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

如下图所示,磁体吸住两根铁钉的一端,那么这两根铁钉的另一端将()

A.互相吸引,如图甲所示

B.互相排斥,如图乙所示

C.既不吸引也不排斥,如图丙所示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我先让学生进行了思考和小组讨论,但得出的答案极其不统一,争论很激烈。

(很多听课老师在后来的评课时也说出了同样的感受,看到题目的第一感觉是题目太难,但是没有想到

我却用了非常巧妙的方式成功化解了这个难点。)

师:“同学们,到底谁的答案正确呢?我们自己动手用桌上的器材来验证吧!”

(很多同学马上就想到用大头针代替铁钉(如右图),还原了题目的情景,结论瞬间就出来了,有的组同学兴奋的跳了起来,也有的组百思不得其解)

师:我们请回答正确的小组同学来试着来作一下解释吧!

(虽然学生不能完全的解释正确,但在实验的事实面前再加上老师的补充说明,很多学生都信服的点了点头)

兴趣对学生学习可以起到定向、维持、内驱和强化的作用。我们不应该只注重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去吸引学生,而忽视了对于学生来讲乏味的练习。其实在这片被遗忘的角落更需要兴趣这股新鲜血液的注入,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正是解放学生的主阵地,教师应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体验中收获更多的知识,让物理课堂活力四射、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们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磁体大头针活力
活力
发光大头针
瓢虫卖大头针
一枚大头针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野外徒步旅行的导航仪
活力青春
巧用环形磁体“演示”牛顿的抛体运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