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数学课本走向生活

2017-10-31沈纯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数学生活

沈纯娟

摘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理念,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把数学真正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去。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学生能否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0-072-1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給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那如何才能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呢?这是值得我们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

一、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数学

很多学生提起数学都觉得枯燥乏味,不感兴趣,到了高年级,这种现象更为严重。所以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兴趣也就越浓。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日常生活中打折购物、按一定的比例设计平面图等问题均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并且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因此,教师要多创设教学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因此,课堂教学的形式可以多样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的“利息问题”时,完全可以跳出书本上的例题,直接以同学们刚收到的压岁钱为素材,以谈话的形式,问学生压岁钱通常怎么处理?当学生说出存银行这个方法时,可以问问存银行有何好处?从而引出利息问题。让学生带着“如何才能算出自己压岁钱的利息”这一问题,来学习利息的计算公式,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这一知识。同时,也可为学生创造一个“开银行”的实际情景,分别让学生扮演营业员和顾客,让学生分组活动,这样既让学生不断的巩固了利息计算的方法,又避免了不断做数学习题的枯燥乏味。

二、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缺乏空间概念,所以有时我们就可以寻找生活中的模型,利用模型帮助学生树立表象意识,从而达到学习目标。许多学生在做有关长方体表面积的应用题时,有时必须在生活中找到相关的事物,才能找到正确的思维方向。比如“教室的长12米,宽8米,高3米,黑板和门窗的总面积是25平方米,现在要粉刷教室,需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时,学生必须需要教室这个参照物,仔细观察后思考,那些地方需要粉刷?往往学生不思考,就把地面的面积也计算进去了,那就导致解题错误。又如,在教学“时、分、秒”时,因为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它比较抽象。因此,我设计了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有数脉搏、跳绳、拍皮球、晃忽拉圈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亲身感受、体验到1分钟、1秒钟的长短,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三、创建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创新性思维

数学课堂要想让学生们快速的准确的理解某个知识点,单凭机械的讲解和演算是不太科学的,作为教师一定要结合这个时期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中,这样学生才能快速的接受数学知识。

如在《圆》这一节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校园的读书区,高大苍翠的松柏、梧桐树和杨树耸立在这片土地,让人心旷神怡。这时教师指着一颗大树问学生:“你们谁知道这棵大树的直径是多少?”几分钟之后,有同学兴奋的举起手来回答道:“老师我运用绳子能测量出大树的直径。”在这名同学的演示下,他运用绳子缠绕在大树的外围,然后标记下来,最后伸展绳子拿尺子测量就得出大树的周长,运用数学公式C=2πr=πd,可以得出直径。这个简单的课外实践活动完全打破了课堂上机械的演算,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如此之大,这样的生活实例素材不仅锻炼了他们对知识掌握的灵活度,更重要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性思维。

总之,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数学本身是非常枯燥的,教师如果一味的引导学生进行枯燥的数学学习,学生会感到非常的没有意思,从而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或者放弃学习数学的心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在生活中寻找一些案例,先拉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先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一定的趣味性;随后教师可以寻找一些生活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作为学生思考的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的去认识数学;最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加主动地去研究数学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数学生活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