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扶贫日系列论坛成果丰硕
2017-10-31王晓霞
王晓霞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全国喜迎党的十九大的氛围越来越浓。作为第四个全国扶贫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扶贫日系列论坛于10月9-10日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主题,组委会今年设置了15个扶贫日分论坛,展示了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中做出的努力,展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的伟大成就,交流了各地在开拓创新中探索出的典型经验,探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焦点难点问题,为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等领导同志出席,各地各部门领导干部,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驻村扶贫干部、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关心脱贫攻坚事业的企业界人士、新闻记者等约1800人参加论坛。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扶贫论坛以“通路 通车 通邮 通心——让交通扶贫更有温度”为主题。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介绍,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部支持建设了7.5万多公里国省道和44万多公里农村公路,截至2016年底,1177个贫困县(区、市)中有88.4%的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97.95%的乡镇和93.10%的建制村通了硬化路,全国94%的建制村通邮。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指出,交通扶贫在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希望通村硬化路的路线走向尽可能串联带动更多自然村,推进一定人口规模的自然村通硬化路。论坛还启动了“交通公益+旅游扶贫”项目,发布了全国首批100条扶贫旅游线路。
土地是“财富之母”。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土地副总督察张德霖在扶贫用地政策论坛上介绍,十八大以来,国土资源部为助力脱贫攻坚出台了一系列超常规、“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一是专项用地计划政策为脱贫攻坚项目落地提供保障,比如,对全国832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片区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每个县专项安排600亩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二是增减挂钩政策使“土地变成金”,有力助推易地扶贫搬迁。三是土地整治“向耕地要效益”,为贫困群众铺就脱贫致富新出路。四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让贫困群众更多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搭建信息高速路,助力脱贫攻坚战。记者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承办的信息高速公路助力脱贫奔小康论坛上获悉,过去两年中,中央财政和企业总投资超过400亿元,支持全国27个省(区、市)13万个行政村开展宽带网络建设和升级改造,前两批试点项目中已完工70%,开通光纤宽带网络的试点行政村已经超过5万个,发展用户28万户,在电商销售、智慧农业、远程医疗、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信部表示,将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98%行政村通光纤、90%贫困村通宽带的目标,尽快缩小城乡数字化鸿沟,助力脱贫攻坚战。
老区精神是推动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动力源泉。脱贫攻坚是坚守信仰之战,传承了老区精神的红色基因;脱贫攻坚是决胜小康之战,体现了老区精神的英雄气概;脱贫攻坚是解放思想之战,彰显了老区精神的开拓创新;脱贫攻坚是勠力同心之战,凝聚了老区精神的众志成城,这是今年老区精神与脱贫攻坚论坛形成的共识。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出席会议。
在“互联网+”精准社会扶贫论坛上,中国社会扶贫网的爱心帮扶、电商扶贫、扶贫众筹、扶贫展示、扶贫榜样五大平台以全新面貌亮相。据悉,中国社会扶贫网自今年3月启动试点以来,截至9月底,累計完成帮扶次数36万次,成功对接率达到60%,实现帮扶金额超过5100万元。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出席论坛并讲话,他希望这一连接贫困户多元化需求和社会爱心资源的桥梁,能为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提供一个公信力强的、便捷的参与平台。论坛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向深度贫困地区捐赠了流量,中国社会扶贫网与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助力贫困地区修筑移动互联高速路。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在教育扶贫论坛上介绍,十八大以来,教育部以就业脱贫为导向,基本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职教扶贫制度体系,稳步提升了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能力和水平,大力支持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到发达地区接受优质职业教育和培训,逐步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职业教育资助全覆盖。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指出,教育扶贫工作要下“绣花”功夫,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加大“雨露计划”执行力度。二是配合教育部门加强落实职业教育东西扶贫协作,确保学生毕业后稳定就业。三是要在深度贫困地区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
在由国务院扶贫办主办、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承办的贫困县大学生村官脱贫攻坚论坛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范小建勉励大学生村官,脱贫攻坚是一个大考场,越是环境艰苦的地方,越能看出一个人各方面的品质;经历的困难越多,就越能锤炼一个人坚韧不拔的意志。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袁文先介绍,截至今年10月,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共举办村官培训班37期,为28个省(市、区)培训了7000多名大学生村官,扶持他们成功开发产业项目300多个,带动1000多个贫困村、 10.8万户、43.2万贫困人口脱贫。今后,协会将在“锤炼红色接班人、开拓共同富裕路”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头号工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地区司承办的易地扶贫搬迁论坛,以“聚焦后续脱贫发展,增强群众内生动力”为主题,强调要坚决守住对象精准的“界线”、住房面积的“标线”、搬迁负债的“底线”、规范管理的“红线”。据悉,按易地扶贫搬迁近6000亿元的总盘子计算,各渠道下达的资金额度已达到70%,有效保障了工程建设需要。截至8月底,已累计开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4万多个,开工率达95%。其中,有13个省份的项目开工率达到100%,为完成全年搬迁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endprint
为助力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早日摆脱因水而困的局面,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在水利扶贫论坛上介绍,水利扶贫已经形成了行业扶贫、定点扶贫、片区联系、对口支援、老区建设“五位一体”的水利扶贫工作格局,2012—2016年,水利部共安排贫困地区中央水利投资2266亿元,是贫困地区水利投入最大、水利发展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五年来,水利扶贫累计解决贫困地区1.1亿名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式供水覆盖率分别提高到70%和75%以上,累计安排了400多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论坛由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领导小组承办,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出席并讲话。据了解,截至今年9月底,进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的民营企业有3.53万家,精准帮扶3.87万个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2.57万个)的558.3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产业投入466.28亿元,公益投入106.3亿元,安置就业49.8万人,技能培训53.5万人。今后,该行动将以深度贫困地区和群众为重点,努力在提高帮扶实效、建立脱贫长效机制、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方面下一番“绣花”功夫。
由国务院扶贫办主办、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承办的县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论坛,围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健康扶贫四个方面,展示了相关政策和扶贫成果,发布了一批重点扶贫项目,并组织了县、企对话和扶贫项目洽谈签约。“产业组团、包县脱贫”实施一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响应。在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的大力推动下,近千家企业参与其中,与贫困县签约扶贫项目,取得了可喜成效。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出席会议并讲话。
农业要强,农民要富,农村要美。在乡村发展与脱贫攻坚论坛上,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副会长李振生总结了过去一年“村帮村”对接工作的成效,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致富带头人汇报了帮扶成果,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刘晓山作了题为《把握好脱贫致富带头人的为民方向》发言,指出脱贫致富带头人要把握好五个关系:一是大力支持带头人与为民谋利益的关系;二是党委、政府支持和群众参与与认可的关系;三是培育带头人与建强基层组织的关系;四是物质扶贫与扶志扶智的关系;五是发展产业与保护生态及从长远发展的关系。
产业,是脱贫的根本。农业产业扶贫论坛以“深入推进农业产业扶贫 让贫困群众获得持续稳定收入”为主题,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等出席论坛并讲话。论坛分“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宏观政策与战略”“农业产业扶贫创新实践与经验”两个环节,研讨产业扶贫思路、重点和政策措施,交流各地产业扶贫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余欣荣介绍,截至目前,22个扶贫任务重的省份,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基本形成,产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龍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正在通过产业带动实现脱贫。2013—2016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实际增长10.7%,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居民收入是2012年的1.52倍、2010年的2倍。
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健康扶贫论坛以“建立健康扶贫长效机制,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主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夏更生出席论坛并致辞。据了解,目前,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已提高到80-90%,已经分类救治360万名大病和慢性病贫困患者。论坛提出,要坚持落实“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管理、重病兜底保障”的工作思路,将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到人、精准到病,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文化扶贫论坛上,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今指出,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文化扶贫政策体系逐步健全,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更加丰富,特色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水平日益提升,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今后,文化部将突出抓好艺术创作、公共文化、文化产业等三项重点工作,聚焦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文化建设,促进贫困地区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文化小康。
这些论坛涉及行业多、关注视野广、观察角度新,研究问题深入务实。期间,20余位来自各部委的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从教育、健康、农业、水利、文化、交通、土地、信息化等行业角度阐释相关扶贫政策;陈开枝、王绍据等几十位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扶贫中的艰辛与收获。上千位专家学者、基层干部理论联系实际,对脱贫攻坚实际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出剖析、提出对策。不少论坛还采取了图片展览、视频播放、圆桌会议、自由问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使论坛信息量更大,交流更充分,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