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偶然背后蕴藏着十二分的努力

2017-10-31

新城乡 2017年10期
关键词:国力竹丝灵光

前不久,我去攀枝花一个村子采访时,遇到一名老乡,他的经历经常被村民们视为成功范本:几年前,老乡和其他村民一样,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日子过得紧巴巴。有一天,老乡突然开窍,改种桃树,并规模化种植,自己富了,还带动其他村民致富。

老乡的成功仅仅源于那次开窍?当然不是。村民没看到老乡开窍背后的努力:为了找到合适的品种,老乡曾尝试过种梨、香蕉、火龙果等,走了不少弯路、花了很长时间才确定种桃子。

选错了,可能会失败,但如果就此放弃、不再努力的话,连再一次试错的机会都没有。只有加倍努力,才有更多选择机会。

在“完璧归赵”的故事中,蔺相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其智谋与胆略令人称道。但要是没有秦昭王远交近攻拼杀出来的战绩,赵王也不会因心存忌惮,让大臣去赴这场注定要吃亏的约。因为秦王努力,国力强盛,他才有放过或是不放过蔺相如的选择权。

同理,西周到了末期,倒是想要在紧要关头有更多选择,但战乱频繁,社会矛盾激化,老百姓食不果腹,羸弱的国力让他没有选择。谁都知道,骄奢淫逸的周幽王有多不努力!

这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努力并不保证你一定会胜利,但越努力机会越多。即使是人们眼中的天才,靠的也不是偶然的灵光一现,而是日积月累的努力。

以前上物理课时,老师经常拿爱迪生的例子教育我们要善于观察。说爱迪生找灯丝时,偶然发现一把芭蕉扇边上缚着的竹丝,于是把它处理成电灯灯丝,这才有了白热灯。听起来这项伟大发明似乎归功于那次偶然发现,但真正促成这次发现的是爱迪生背后的努力。在发现竹丝灯丝的前3年,他已经做过上千次试验,得出了一些试验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发现竹丝后,他又在某个技术环节下功夫,仅植物类的试验就达六千多种,试验笔记有四万多页。把他的成功归功于灵光一现,太过武断。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爱迪生才喊出那句“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被我们误解的还有牛顿的苹果,瓦特的壶盖,他们成功的背后都蕴藏着十二分的努力。

也许有人会问,他们之所以愿意努力,是因为喜欢自己的工作或事业。那如果不喜欢怎么办呢?

日本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的回答是:“姑且一心不乱、拼命投入工作再说。”他认为,无论做什么,只要努力把它做成,就会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在此過程中,痛苦会生出喜欢,越努力、越投入,就会越喜欢。

这在我采访的那名攀枝花老乡身上也得到印证。老乡说,起初他并不想改变现状,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也不至于穷困潦倒,要改变就得冒风险。即使开始很痛苦,他也不喜欢,但当他愈是心无旁骛地投入,就愈发喜欢这项事业,最终开辟出一片天地。今年,他种的寿桃已销往全国。

未来无法预知,但你要相信,你所付出的点滴努力,都会在将来以某种方式串联起来,不要忽视每一份微小努力的力量。不管你有多聪明,守住勤恳;不管你有多得意,守住谦逊;不管你有多灰心,守住初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力竹丝灵光
竹丝工艺产品的再设计方向研究
喀纳斯河流闪着灵光
黑色灵光
云的故乡
语言与国力